


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将CO通入盛有12 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 g,则反应氧化铁的质量为( )
A. 2.4 g
B. 5 g
C. 8 g
D. 9.6 g
2.下列建设地铁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 锰钢
B. 水泥
C. 玻璃
D. 塑料
3.2016年4月22日是世界第4个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可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 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4.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
A. 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C. 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
5.不属于赤铁矿冶铁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CO2+C2CO
C. Fe2O3+3CO2Fe+3CO2
D. Fe3O4+4CO3Fe+4CO2
6.现将X、Y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表面有铜析出,Y无明显变化,则X、Y、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X>Y>Cu
B. Cu>X>Y
C. Y>X>Cu
D. X>Cu>Y
7.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220 ℃时,氧呈液态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 ℃的温度
D.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
A. 氯化镁溶液
B. 稀硫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9.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 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 滤液中只有Al2(SO4)3
D. 滤液中只有CuSO4
10.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 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 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1.最新科技成果“泡沫铝”是轻质多孔泡沫铝合金的简称,它除了具有隔音、隔热等优良性能外,同时还具有金属铝固有的防潮、耐蚀等性能。你认为该材料具有耐蚀性质的原因是( )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差
B. 金属铝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致密的氧化膜
C. 泡沫铝的多孔结构
D. 铝的表面有泡沫成分使铝与外界隔绝
12.“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
A. 甲同学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回收
B. 乙同学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C. 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
D. 丁同学用废弃的包装药物胶囊的铝塑板凹槽替代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1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两个常见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可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水有关
B. 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植物油有关
C. 乙实验可探究物质的燃烧需要接触氧气、温度需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D. 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14.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 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 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 ④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 ⑤用食醋涂抹 ⑥用酱油涂抹 。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 )
A. ①②③④⑥⑦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⑤⑥⑦
15.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
A.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B. 铝不易氧化
C. 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初步分析]
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_______;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________;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与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如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_______,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___。
17.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金属镍(Ni),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分析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__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18.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化学社团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2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探究过程如下:
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Ⅳ.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________、________、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Ⅱ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________(填“大”或“小”或“无法确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21.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 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 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 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为1.4 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g·L-1。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 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上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 g;
方案二:另取10 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 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质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 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4.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2 g-9.6 g=2.4 g,根据化学式可求出氧化铁的质量为2.4 g/(48/160)=8 g。故选A。
2.【答案】A
【解析】A项,锰钢属于铁的合金,其中含有铁、锰等,属于合金,正确;B项,水泥主要成分: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无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错误;C项,玻璃是混合物,不含有金属单质,错误;D项,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绝缘性、耐腐蚀性能特点的高分子材料,不属于合金,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大力发展新资源,应该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故选C。
4.【答案】C
【解析】A项,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装置中装入药品;B项,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C项,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D项,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用水润湿,要直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故选C。
5.【答案】D
【解析】A项,在炼铁高炉中,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项,在炼铁高炉中,碳能与生成的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项,在炼铁高炉中,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项,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是四氧化三铁,不会发生此反应。故选D。
6.【答案】D
【解析】X能置换铜而Y不能,则三者的活泼性顺序为X最活泼,铜次之,Y最不活泼。故选D。
7.【答案】D
【解析】A项,铜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错误;B项,氧气的熔点是-218 ℃,在-220 ℃时,氧呈固态,错误;C项,水银的熔点是-38.8 ℃,不能测量-40 ℃的温度,错误;D项,钨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正确。所以答案选D。
8.【答案】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氢>铜>银。向氯化镁溶液中分别加入三种金属,都不能反应,不能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选项A错。向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三种金属,只有锌能发生反应,铜、银都不反应,只能判断出锌最活泼,而铜、银则不能判断,选项B错。向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锌和银,只有锌会置换出铜来,而银则不能置换出,可以判断出锌>铜>银,选项C正确。向硝酸银溶液中分别加入锌和铜,都能反应,只能判断出银最不活泼,而锌、铜则不能判断,选项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由于滤液是蓝色的,说明铝粉不足量,不能使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故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所以A正确;滤渣中一定只有铜没有铝,故选项B错误;滤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铝还有未反应完的硫酸铜,故选项C和D均错误。选A。
10.【答案】D
【解析】根据合金和金属的特性来分析。A项,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合金,由于其抗腐蚀性好,所以常用来制造医疗器械,正确;B项,金属铁具有导热性,可用来制造加热容器,正确;C项,铝合金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等优点,故铝合金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正确;D项,由于铅锑合金熔点低,所以不适合制造发热体,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薄膜致密而坚固,阻碍了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12.【答案】C
【解析】A项,把多余的金属回收属于节约药品,故不选A;B项,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备用,属于节约药品,故不选B;C项,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造成酒精的浪费,不符合节约原则,故选C;D项,用废弃的包装药物胶囊的铝塑板凹槽替代试管,起到了废物利用和节约药品的目的,属于节约原则,故不选D。
13.【答案】B
【解析】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故选B。
14.【答案】C
【解析】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可采取的方法可以是隔绝空气或水蒸气。①③都可隔绝,但汽油有毒,家中可选用植物油;水和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溶液的酸碱性则会加速铁的锈蚀,如②⑤⑥。故选C。
15.【答案】C
【解析】铝之所以不易锈蚀,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阻碍了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起到了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选C。
16.【答案】初步分析:C+O2CO2 C+CO22CO
猜想与假设:CO 碳
实验与探究:(1)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干燥气体
(2)取少量粉末,用磁铁吸引 部分粉末被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 Fe+2HCl===FeCl2+H2↑
交流与反思:没有尾气处理
【解析】初步分析:一氧化碳的产生经历了两个过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猜想假设:炼铁需要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后的气体A的成分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黑色粉末B的成分有可能是铁、碳、铁和碳的混合物;实验与探究:(1)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有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2)假设三是铁和碳的混合物,根据其物理性质,可选择磁铁来进行实验;黑色粉末B中与盐酸反应的是铁粉;交流与反思:该实验涉及了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应注意尾气处理。
17.【答案】(1) Ni+2AgNO3===Ni(NO3)2+2Ag (2)复分解 (3)降低
【解析】由反应①可知,Ni的活动性应在氢元素的前面,故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可生成银和硝酸镍,其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②是氧化镍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中反应前镍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化合价降低为+2价。
18.【答案】Al3+、Fe2+ 小 Fe+2AgNO3===Fe(NO3)2+2Ag或Fe+Cu(NO3)2===Fe(NO3)2+Cu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铜>银。向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会优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若铁还有剩余,就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根据题意,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滤出的固体中含有氢之前的金属,在这里氢之前的金属有铝和铁,但铁不能与硝酸铝反应,故这里能滴加稀硫酸产生气体的金属只有铁,说明铁已经过量,而且有剩余,那么硝酸铜和硝酸银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即金属离子为Al3+、Fe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溶解,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或析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在这里发生了两个反应——分别是铁和硝酸银反应Fe+2AgNO3===Fe(NO3)2+2Ag,铁和硝酸铜反应Fe+Cu(NO3)2===Fe(NO3)2+Cu。
19.【答案】(1)水、氧气 (2)五分之一 (3)试管内液面上升
【解析】(1)对比实验①②③,可知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的结果。(2)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足够长时间后,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五分之一。(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20.【答案】(1)Zn+H2SO4===ZnSO4+H2↑(2)洗涤 干燥 (3)小 未冷却到室温就夹紧弹簧夹
【解析】(1)由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与酸不反应,反应物是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先进行过滤,得到带有硫酸锌溶液的铜,进行洗涤除去表面的硫酸锌,再进行干燥除去水即可称量。(3)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那么从量筒中读出的示数就应该是由于生成氢气而排出的水再减去导管中留存的水,所以会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少,导致计算结果偏小;由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时,放出热量,如果没等冷却到室温,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可知进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多,计算的结果就偏大。
21.【答案】(1)Zn+H2SO4===ZnSO4+H2↑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2)过滤 (3)乙 (4)AC
【解析】(1)由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与酸不反应,反应物是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2)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先进行过滤,得到带有硫酸锌溶液的铜,再进行洗涤除去表面的硫酸锌,再进行干燥除去水即可称量。(3)根据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需要知道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而题中没有告知。(4)由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时,放出热量,如果没等冷却到室温,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可知进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多,再就是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计算的结果就偏大。
22.【答案】(1)42.7% (2)97% (3)①中石灰石可能没有反应完全;②石灰石中可能含有少量耐高温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
【解析】(1)高温加热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物质减少的质量为CO2,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CO2的质量(10-8.12)和CaCO3的质量关系求解得CaCO3为4.27 g,其质量分数为42.7%。(2)同理根据CaCO3+2HCl===CaCl2+H2O+CO2↑求得方案二中CaCO3为9.7 g,其质量分数为97%。(3)两个方案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可能是:①中石灰石可能没有反应完全;②石灰石中可能含有少量耐高温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
23.【答案】(1)Cu—Zn (2)①0.2 g
②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
x=6.5 g
合金中铜的质量为:26 g-6.5 g=19.5 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100%=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1)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因而铜锌合金能根据剩余金属的质量测定出铜的质量分数;而银的活动性比氢弱,也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因而铜银合金不能测定出铜的质量分数。(2)从图像中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 g;根据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锌的质量,进而算出铜的质量分数。
24.【答案】解:生铁中铁的质量为63 t×96%=60.48 t
炼出的铁的质量为60.48 t÷(1-10%)=67.2 t
设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x
=
解得x=96 t
铁矿石的质量为96 t÷(1-20%)=120 t
答: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120 t。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求解,要注意用的是纯净物的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培优测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