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各种信息的含义,知道在应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分段计费问题中的作用,并能根据各种信息和数据特征灵活地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分段计费问题。
2、提高信息理解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在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发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判断,合理选择,并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各种信息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
1、情境:课件展示教师乘出租车的情景,定格后出示例9,问这里的6.3㎞表示什么?
(表示老师出租车乘了6.3㎞,那么要付多少车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出租车费中的秘密。)
2、设疑:同学们有没有坐过出租车?能看懂出租车发票吗?拿出自己带的出租车发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地方讨论讨论。
3、课件出示收费标准:3千米以内7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二)、信息归类,发现出租车中的计费规律
1、阅读和理解。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千米以内7元表示什么?学生边说教师填表
那“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又表示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中4千米的下面填入8.5元,问8.5元是怎么算出来的?
从“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我们可以知道乘车3.5千米需要付多少出租车费。为什么?
(2)知道了老师乘车乘了6.3千米,你能帮老师算一算需要付多少出租车费吗?
2、分析与解答。
(1)学生独立计算,可填表,也可列式计算。
方法一:乘坐6.3千米按7千米计算,前面3千米是7元,后面4千米按每千米1.5元算是1.5×4=6元,合起来是13元,列出算式是
7+1.5×4=13元
方法二:可以先按每千米1.5元算,7千米是1.5×7=10.5元,再把起步价中少算的加上。7-1.5×3=2.5元, 10.5+2.5=13元
3、回顾与反思
(1)刚才我们是怎么解决出租车费用的问题的?它与我们平时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试着完成上面的表格,同桌讨论。
(2)发现:出租车费是先有起步价,再一段一段计费的,教师出示课题:分段计费问题。
(三)、推广与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8页练习四第6题,进一步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
(1)小云家的用水量在12吨以内,所以,每吨的价格是2.5元,用水11吨应缴水费为
11×2.5=27.5元
(2)小可家的用水量超过了12吨,要分段计费,用水17吨应缴水费为
12×2.5+(17-12)×3.8=49元
2、第18页练习四第9题。
(1)阅读和理解:“本埠”、“外埠”各表示什么?
(2)小组讨论:小亮寄给本埠同学135克的信计费时要分成几段?其中100克要付多少邮费?超出的35克要付多少邮费?为什么?
(3)小组汇报:
小亮一共要付邮费:100÷20×0.8+1.2=5.2元
小琪寄给外埠叔叔一共要付邮费:100÷20×1.2+2.00×2=10元
(四)、小结
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分段计费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行驶的里程/㎞
1
2
3
4
5
6
7
8
9
出租车费/元
7
7
7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