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2、能力目标: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3、情感目标:(1)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2)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三、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四、教学课时1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新单元,指导学生阅读第二单元的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6页“想一想,议一议”,导入新课,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PPT4)(二)学案导学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36~39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40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三)合作探究1. 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观察显微镜问题(1)①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②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如何转换镜头?③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阅读教材P37页,完成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问题(2) ①如何取放显微镜?②如何对光?③如何调焦观察到物像?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显微镜的结构。(2)会使用显微镜。3.师生互动教师点拨、讲解: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有两面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PPT5~8)引导学生独立使用显微镜。(PPT9)引申:对光时不同光线下反光镜和光圈的选择。教师点拨、讲解显微镜使用:a.取镜和安放。①左眼观察,右眼睁开。②放在实验桌左边。b.对光。 (光线强弱的调整,强光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弱光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c.观察。①镜筒下降时眼睛盯着物镜以免压破玻片标本。②先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成像特点:倒像。(PPT10~18)小结:观察要点与绘图。(PPT19~22)练习:1.标本上写个“b”,视野中看到的是( )2.视野中左上方看到细胞(如图),如何移动标本,使它到视野中央?(PPT23)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T24)引申:显微镜的倍数,大小、数目,明暗的关系。问题:手指或头发能在显微镜下看见吗? (PPT26)4.教学评价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四)知识梳理归纳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回答:(1)你知道显微镜的结构吗? (2)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27) 显微镜(五)巩固练习1.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2.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免费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学方法,课时,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优秀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