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品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1课时教案
展开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周次
第16周
日期
12.15
星期
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编号
30
教学目标
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教学重点、
难点
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中,我们学习了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今天我们将视角从未成年人的特殊权利,扩展至未成年人及普通公民的普通权利,一起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二、活动一:用法律维护权利
(一)知晓法律
1. 教师出示材料一(多媒体画面+配上画外音):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
2.学生观看后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你是怎么认识事例中不同人物行为的?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吕慧娴积极寻求各方保护,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可以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
4.请同学们阅读82页正文,并思考: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有哪些?
5.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PPT出示未成年人的权利大致有以下16种: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 刑事豁免权、隐私权、 受保护权, 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姓名权, 肖像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 著作权、专利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6.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要想到有法律,法律可以广泛保护我们的权利。
(二)用好法律
1. 教师: 大学生吕慧娴在法律援助中心实习。这一天,她为几名前来请求法律援助的人提供了建议。
2. PPT出示材料二,请同学们阅读四个案例,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请教,或者全班交流。
3. 模拟练习:同桌之间一位同学扮演吕慧娴,一位同学扮演求助者。演一演。
4.列举生活中亲身经历或遇到的事例,说说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
5.了解常见的司法方式:仲裁、私力救济、报案、诉讼等。
6.理解并朗读83页正文。
三、活动二:寻找未成年人的专门保护
1. 提问:国家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你知道有哪些法律吗?
2.请学生在“活动园”栏目中选一选,并组织交流,理解法律规定和配套制度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分析四个情境涉及的法律规定。
3. 拓展:师提供媒体视频,案例说明。林某猥亵女孩被判刑的案例。
4.交流课前的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
四、活动三:在法律范围内维护权利
1.出示活动园材料:广场舞的矛盾 (媒体展示:视频+文字+画面)
2.请同学们讨论:无限制的广场舞是否超越权利边界,侵害他人的权利?运用违法方式维护自身的休息权是否正确,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合法维权的做法有哪些?不同的合法维权方式,力度和效力有何不同?
3.交流后,教师小结:法律是维护权利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也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护自身权利。我们要选择合法、智慧、有效的维权方式。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第一个内容:用好法律,维护权利,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拥有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理解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
作业设计
随堂练习填空题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厘清概念,旁观者的借口,旁观者的做法,欺凌者的后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