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圆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具准备:课件、直尺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剪刀、彩笔、直尺、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二)结合实际、举例引入新课师: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总结: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在纸上画一个圆,再用剪刀把圆剪下来。2.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剪好的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问题1: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问题2: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2)量一量: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r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学生自学得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d)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教师板书:d=2r r=d/2 (6) 同圆或等圆中,半径有无数的条,直径也有无数的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一)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1 圆的认识(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复习思考,三、探究新知,四、巩固反思,五、小结练习,六、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创设,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实际应用,深化认知,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