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二力的平衡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
7.5二力平衡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 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
D. 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截止2019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位。在高速公路上有许多失控车辆避险车道,当汽车下坡时,如果刹车失灵,司机可以将汽车开上铺有碎石且上坡行驶的避险车道如图所示,最终汽车会停下。汽车在避险车道上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开上铺有碎石的路面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速度变小的汽车惯性也变小
C. 冲上坡的过程中汽车受力平衡
D.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一个轻质的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重为G的小球轻轻地放在弹簧的上端,小球在弹簧上端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图乙中分别给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与G是一对平衡力
B. 和是一对平衡力
C. 和是相互作用力
D. 与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在平直的路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重为150N的小车匀速向西运动,则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20N,向西 B. 20N,向东 C. 150N,向西 D. 150N,向东
- 如图所示,物体正随水平传送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传送带对物体向右的推力与传送带对物体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如图所示,平衡车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新型代步工具。人们脚踏底座,手推操纵柄,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就可控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而且还能原地转弯。人站在平衡车上在水平面上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 平衡车的轮胎上有大量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 2019年中国女排11连胜,为祖国国庆献礼,下列关于女排运动的说法中符合物理原理的是
A. 女排二传手将排球垫起,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受到平衡力作用
B. 主攻手大力扣杀时,排球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排球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C. 发球手发出排球后,排球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力作用
D. 排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地面对排球的作用力是由于排球的形变产生的
- 用手施加力F把木块压在墙面上使其静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手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如图对拔河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拔河比赛中,运动员穿上新的球鞋,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 比赛中,甲队取胜,是因为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
C. 为了取胜,常选用体重较大的运动员,是为了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D. 拔河中甲乙两队分胜负静止时,甲队对乙队的拉力,与甲队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 教室里水平讲台上放有一个静止的黑板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讲台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则在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 N,运动的路程为 m;在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如图甲,高速转动的扇叶将空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吹,因而获得一个向上的升力,与这个升力平衡的力是______;火箭升空时如图乙,有个力推动火箭向上加速运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空气”、“喷出的气体”。
- 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
摆锤到达最高点B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
小明发现摆锤从A点到O点时速度越来越大,他从照片中获得的证据是______。 - 如图所示A、B物体的质量分别为5kg和3kg,图甲中A物体恰好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此时受到的拉力为______ N。现要让A物体按图乙所示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拉力F为______ 取。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重力忽略不计的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拍下其运动轨迹每隔拍摄一次如图1是依次记录了小球在第1、2次拍摄时的位置。
请在图1中画出紧接着的第3次拍摄时小球的位置。
若小球用“”表示只受两个力。图2中已画出其中的一个力,请画出另一个力的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大小。
- 如图,悬挂在天花板下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电灯的受力示意图。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_________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__ 对实验的影响.
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方案。
当物体处于______ 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 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 。
乙实验中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 时,小卡片静止。
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 才能平衡。
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 才能平衡。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近年来,独轮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如表为某型号独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质量为60kg的人驾驶该车,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min,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倍,求:
车的重力是多少N?
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N?
质量 | 12kg |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 |
最大速度 | |
充满电行程 | 24km |
- 如图所示,一辆装载货物的卡车总质量为1000kg,在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以的速度沿平直的路面向左匀速行驶。已知该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始终为整辆车总重力的倍。
求:此时卡车的总重力;
当卡车卸掉300kg的钢卷后,要使卡车能以的速度继续匀速直线行驶,需要的水平牵引力为多大?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甲组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带有挂钩的木块,两根细绳的一端拴住木块,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钩码相连。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该实验中,应尽可能让桌面______一些。选填“光滑”或“粗糙”
在进行实验时,是通过调整钩码的质量来改变______的大小。
如果要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应进行怎样的实验操作?______。
乙组同学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案来进行实验:在竖直放置的支架顶部固定两个相同的滑轮,两根细绳的一端拴住一个硬塑料片,另一端通过滑轮与钩码相连,如图2所示。与甲组同学的方案比较,请说出乙组同学方案的一条好处和一条不足:好处:______;不足:______。 - 教室的竖直黑板上吸着磁扣,磁扣为什么不掉下来能?与磁扣受到的重力平衡的力是黑板对磁扣的吸引力还是别的什么力呢?喜欢受力分析的小明,对静止在竖直黑板上的一个磁扣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出了与重力平衡的力,请你利用如图所示的磁扣进行受力分析,并判断出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画图说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人的稳定性,不能增加板对地的压力,故A错误;
B、人对滑板的压力,受力物是滑板,滑板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是人,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变滑动为滚动,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故C正确;
D、滑板在地面能够继续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更加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本题考查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减小摩擦的方法、提高稳度的方法以及惯性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
2.【答案】A
【解析】解:
A、汽车开上铺有碎石的路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速度变小的汽车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
C、汽车开上避险车道后,汽车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该过程中汽车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路面和汽车上,即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摩擦力越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本题以汽车开上避险车道为情景,考查了对平衡力、惯性、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综合题。
3.【答案】C
【解析】解:
A、小球在G和这两个相反的作用力下保持静止,所以G和是一对平衡力,是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故A错误;
BC、是弹簧支持球的力,是小球压弹簧的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正确;
D、和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是,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容易混淆,注意区分: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是一个受力物体,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受力物体,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4.【答案】B
【解析】解: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重为150N的小车匀速向西运动,小车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20N,向东。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深入理解平衡力的条件,以及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可解答此题。
5.【答案】D
【解析】解:
A、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物体正随水平传送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与物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不受摩擦力,也不受向右的推力,故B错误;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分析解答: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6.【答案】B
【解析】解:
A、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人站在平衡车上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时,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当民警驾驶平衡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民警相对于平衡车位置不变,所以,以运动的平衡车为参照物,该民警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否发生了变化。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7.【答案】B
【解析】解:
A、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由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排球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排球的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发球手发出排球后,排球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惯性力,故C错误;
D、排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地面对排球的作用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0;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惯性是一种性质;
弹力是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惯性、弹力等,都属于较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A、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竖直向上,手对木块的压力水平向右,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
C、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正确;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正确。
故选:A。
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而平衡,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
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平衡力的区别在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9.【答案】C
【解析】解:A、拔河比赛中,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有益摩擦,防止鞋子在地面打滑,故A错误;
B、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在拉乙的同时,乙也会给甲一个反作用力,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其中甲胜利的原因是甲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B错误;
C、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故C正确;
D、拔河中甲乙两队分胜负静止时,甲队对乙队的拉力作用在乙队上,甲队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甲队上,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一对平衡力需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主要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增大摩擦的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紧扣教材,联系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0.【答案】C
【解析】解:
A、讲台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对讲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讲台对黑板刷的支持力和黑板刷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讲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平衡力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的掌握,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关键。
11.【答案】0
16 等于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小车在内运动的速度为,运动的路程为;由于小车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为;在内小车做加速运动,但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为。
12.【答案】下;直升机的重力;喷出的气体
【解析】解: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高速转动的扇叶将空气下吹,空气对扇叶一个反作用力,因而获得一个向上的升力,与这个升力平衡的力是直升机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气体,从而获得一个反作用力。因此,推动火箭向上加速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
故答案为:下; 直升机重力;喷出的气体。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做出解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运用,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3.【答案】否;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
【解析】解:到达最高点时,摆锤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由于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它处于非平衡状态。
由题意,频闪仪每隔相同时间照相一次,而摆锤间距越来越来大,则知摆锤的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否;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
到达最高点时,摆锤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根据几个力平衡的概念可知一个力不能平衡。
由题意,频闪仪每隔相同时间照相一次,说明照片上相邻两球位置所经历的时间,根据小球间距的变化,分析速度的变化。
本题中频闪照相与打点计时器类似,抓住周期性,根据摆锤的间距变化,判断其运动情况,是基本的方法。
14.【答案】30 60
【解析】解:在甲图中,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则;而向右的拉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即,故;
在乙图中,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没有变化,只是方向改变了;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向左的拉力F与向右的两个力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故F;即水平向左的拉力大小为60N。
故答案为:30;60。
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关键;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准确哪个力和哪个力是平衡力很关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运用平衡力的知识,可求出最终的拉力;分析受力情况时要细心,且勿漏力或加力。
15.【答案】解:由题知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保持不变,由1、2两个小球间距离和方位画出第3次拍摄到小球的位置,如图1所示: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均为20N,同时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故画出的另一个力如图2所示。
【解析】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分析解答本题。
物体在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受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可画出另一个力的示意图。
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16.【答案】
【解析】
【分析】
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电灯所受重力、拉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
悬挂在天花板下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且是一对平衡力。
电灯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也画在电灯重心上,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画出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图:
17.【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重力;拉力;、A、C;摩擦力;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解析】
【分析】
此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受力平衡;
弹簧测力计测得重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怎样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来分析解答;
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或运动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解答】
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图为滑动摩擦,A图为滚动摩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B、A、C;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故答案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重力;拉力;、A、C;摩擦力;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18.【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乙 乙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相等 同一直线上 同一物体上
【解析】解:
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甲方案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而乙方案中小卡片的重力小,可忽略不计,水平方向上小卡片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很小,故乙方案更好,理由是乙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因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当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时,卡片就保持静止;
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才能平衡;
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松手后两段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才能平衡。
故答案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乙;乙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相等;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甲方案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而乙方案中小卡片的重力小,可忽略不计,水平方向上小卡片只受两个力的作用,据此分析;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需要重点掌握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19.【答案】解:车的重力:;
人的重力:,
人和车的总重力:,
该车受到的阻力:,
因该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
答:车的重力是120N;
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16N。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独轮电动平衡车的质量,根据求出车的重力;
根据求出人的重力,然后求出人和车的总重力,利用求出该车受到的阻力,该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出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20.【答案】解:
此时卡车的总重力;
当卡车卸掉300kg的钢卷后,300kg的钢卷重力,
总重力,
此时的阻力,
卡车以的速度继续匀速直线行驶,则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大小。
答:此时卡车的总重力为10000N;
需要的水平牵引力为1400N。
【解析】已知卡车总质量,由可求得此时卡车的总重力;
卸掉300kg钢卷后,总重力改变,新的阻力变成,卡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重力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21.【答案】光滑 拉力 小木块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纸片的运动情况 减小摩擦力带来的影响 不容易控制小卡片保持静止状态
【解析】解:把木块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有利;
实验中通过调节钩码的数量来改变卡片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由图知,甲方案木块与桌面之间是滑动摩擦力,比较大,会影响实验结果,乙方案可以减小摩擦力带来的影响;乙实验中,不容易控制小卡片保持静止。
故答案为:光滑;拉力;小木块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纸片的运动情况;减小摩擦力带来的影响;不容易控制小卡片保持静止状态。
桌面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
实验中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卡片受到的力;
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应改变力的方向;
根据滚动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进行分析。
此题探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需要掌握。
22.【答案】解:如图所示,磁扣静止在竖直黑板上,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磁扣受到黑板吸引力和黑板对磁扣的支持力为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磁扣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为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答:与重力平衡的力是黑板对磁扣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磁扣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据此对磁扣进行受力分析,判断与重力平衡的力是什么力,进而判断其大小和方向。
此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重点考查学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明确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是解答此题关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二力平衡》同步练习,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北师大版五、二力的平衡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五、二力的平衡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五、二力的平衡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五、二力的平衡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