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712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712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712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精品课堂检测
展开
9.5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的功越多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 功率不同的机械,它们做的功有可能相等
D. 增大功率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 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越慢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小
B. 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D. 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功率与其对外做功多少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做功越快的机器,功率一定越大 B.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 D. 机械效率越高,做功一定越快
-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拉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物体移动的距离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A点的拉力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有用功为
C.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D. 额外功为
- 如图所示,把重力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力也为G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点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A. B.
C. D.
-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整理和理解非常重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有些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质量、功率等,有些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力等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强的大小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C.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D. 如果没有重力,就不会出现大瀑布
- 如图,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为G,用一个水平推力F将物体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的效率为
B. 斜面的效率为
C.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D. 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值
-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
A. 所做的有用功多 B. 所做的额外功少
C. 所做的总功多 D. 所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
- 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A. B.
C. D.
- 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 B.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C. 机械效率越大,功率越大 D. 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000N的推力,将重为20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4m、高,则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______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使用斜面可以______ 选填“省力”或“省功”。
-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会把桶中的水一同提上来,在这种情况下,______是有用功,______是额外功。
- 在学校附近的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1200N的物体沿着长、高的斜面从底部以的速度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工人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推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
- 如图所示,手用的力直接将物体A匀速提升h,做功300J; 若借助长的斜面用力把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J,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______N。
- 如图所示,小明将重为20N的物体G悬挂在一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硬棒的中点,在棒的另一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重物提升,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不计摩擦,杠杆自重为______N。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如图所示,某人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把重的木箱从斜面底部推到斜面顶部。哪个力做的功是总功?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中,要竖直向上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如表所示的两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钩码悬挂点 | 钩码总重 | 钩码移动距离 | 拉力 | 测力计移动距离 | 机械效率 |
1 | A点 | |||||
2 | B点 |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该杠杆提升钩码做功时,也存在额外功。不计空气阻力,其额外功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不能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力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实验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
-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点上升的高度为、。
回答下列问题:
杠杆水平平衡时,我们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将测力计的悬挂点由B移至C,O、A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将重为90kg的物体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则:
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推力所做的总功?
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 如图示,质量为60kg的杂技运动员A,从距离跳板5m高处平台跳下,用时1s落到跳板一端,借助跳板的杠杆作用,可以将站在另端的杂技运动员B弹到4m高处,已知运动员B的质量为40kg。求:
运动员A的重力做功的功率。
跳板的机械效率。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如图所示的电动升降台机械效率是,升降台用60s把300kg的重物匀速提升求这过程中:
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
升降台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
|
- 体重为600N的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00N的木箱从水平地面匀速提高
2m,所用的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这个过程中: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动滑轮的重力;
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00N,在环境可变的情况下,可改变绕线方式,求小亮利用这个滑轮组工作时能提起的最大物重。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但是由于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就不确定,故A错误;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故机械效率与机械功率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BD错误;
C.功与功率的关系:,可知功率不同的机械,做功的时间也不相等时,做的功可能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深刻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还要充分考虑选项中的条件,适当运用公式等方法。
2.【答案】A
【解析】解:A、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说明做功慢。故A正确;
B、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机械的省力情况无关。故B错误;
C、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较多,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故C错误;
D、功率不同的机械,做的功有可能相等。如功率为5000W的机械60s做的功与功率为1000W的机械300s做的功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
机械效率反映了机械的性能优劣,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机械效率与做功功率和机械的省力情况无关。
深刻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要充分考虑选项中的条件,有些情况要适当运用公式说明。
3.【答案】A
【解析】解: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机器的功率就越大。故A正确;
B、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高低与做功多少无关。故B错误;
C、机器的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但不能说明做功多。故C错误;
D、机械效率越大,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做功不一定快,功率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
4.【答案】C
【解析】解:
A、由图可知,,轻质滑轮组说明不计滑轮的重力;若不计绳重、绳和轮之间的摩擦理想情况下,拉力,但绳重、绳和轮之间的摩擦是存在的,所以,,即,故A错误;
B、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该滑轮组的有用功是克服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做功,即,跟重力G无关,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有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以故C正确;
D、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跟重力G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可利用公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出摩擦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绳子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道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弄清哪些力是平衡力,不要被多余的条件所迷惑。
5.【答案】A
【解析】解:
直接提升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所以,沿斜面将等重的乙拉到等高处所做的有用功等于用绳子把物体甲从A点拉到B点时绳的拉力做的功;
沿斜面把物体乙从C点拉到D点,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是总功,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沿斜面将等重的乙拉到等高处所做的有用功等于用绳子把物体甲从A点拉到B点时绳的拉力做的功;沿斜面把物体乙从C点拉到D点,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是总功,则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与总功的含义是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
A、有些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力、速度;有些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长度、路程、时间、质量等,故A正确;
B、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粗糙程度有关,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故B正确;
C、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只能说明它做功快;故C错误;
D、瀑布是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形成的,如果没有重力,瀑布就会从此消失,故D正确。
故选:C。
有些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力、速度;有些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长度、路程、时间、质量等。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生活在重力的世界里,如果重力消失,只有不利用重力的才可以存在,利用重力的都将不存在。
此题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都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斜面的高为h,物体的重力为G,
有用功为:,
又斜面长为L,高为h,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推力为F,
总功为:,
则机械效率为:,故A错误,B正确;
,
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
,
,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故C错误;
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和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之和,故D错误。
故选:B。
斜面是用来提高物体位置的,有用功等于物体重力和斜面高度的乘积,即;总功等于推力和在推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即;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拉力做的功W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Gh和克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功fL之和,从而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
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和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之和。
本题考查的是功的计算和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弄清楚在水平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关键,知道使用斜面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关键在于明确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8.【答案】D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解: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做的额外功,
A、斜面的机械效率:,故A正确;
B、,故B错误;
C、,故C错误;
D、,故D错误。
故选:A。
把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做的有用功,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做的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含义是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故A错误;
B、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就越快。故B正确;
C、机械效率越大,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做功不一定快,功率不一定大。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较多,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意义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
11.【答案】3000 省力
【解析】解: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
所做总功为:;
故机械效率为:;
使用斜面能够省力,但不能省功。
故答案为:3000;;省力。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推力做的功,即总功;再根据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使用斜面的好处是能够省力,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熟练运用计算功、机械效率的公式,明确斜面能够省力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水 桶 对桶做的功 对水做的功
【解析】解:用力将一桶水从井里提上来,他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提水,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捞桶,捞桶时桶里带了一些水,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故答案为:水;桶;对桶做的功;对水做的功。
从我们的目的出发,我们必须要做的功叫有用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此题考查我们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理解。
13.【答案】1200 150
【解析】解:
工人做的有用功:;
推力做功的功率:
;
故答案为:1200; 150。
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利用求重力做的功,即有用功;
利用求推力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有用功、功率的计算,常见题目。
14.【答案】300 450 300
【解析】解: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即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则,
由可得,拉力所做的总功:
;
额外功:,
因额外功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
所以,物体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
故答案为:300;450;300。
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即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根据求出总功,总功减去有用功即为额外功,额外功即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求出其大小。
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以及额外功是关键。
15.【答案】5
【解析】解:小明所做的有用功:,
由可得,小明所做的总功:,
由可得,额外功:,
不计摩擦,克服杠杆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由可得,杠杆自重:。
故答案为:5。
先根据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求出总功,再根据求出额外功,最后根据求出杠杆自重。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在用杠杆提升重物时,不计摩擦,额外功就是因为杠杆自身重力引起的。
16.【答案】解:由题意可知,推力把箱子推动到斜面的顶部,所以推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推力的大小为100N,推力作用在手与物体接触的地方,推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解析】推力推动物体,则推力所做的功为总功;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正确确定推力的作用点及方向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会用力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力的三要素。
17.【答案】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出拉力的大小 杠杆自重 杠杆支点处的摩擦 两次实验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解析】解: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出拉力的大小;
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摩擦以及杠杆自重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克服机械的重做功、克服摩擦做功;
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悬挂位置不变;
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出拉力的大小;杠杆自重;杠杆支点处的摩擦;两次实验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出拉力的大小;
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摩擦以及杠杆自重做的功是额外功;
通过探究实验时,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采取控制变量法。
本题考查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把握有用功、总功的计算方式,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8.【答案】大于 不变 变大
【解析】解:若不计杠杆自身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自身受到一定的重力,所以杠杆水平平衡时,我们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要大于;
杠杆提升钩码时,对钩码做有用功,克服杠杆重做额外功,,
设杠杆重心升高的距离为h,所以,,G不变,不变,不变,
若只将测力计的悬挂点由B移至C点,钩码还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杆上旋的角度不变,杠杆升高的距离h不变,所以不变,所以也不变。
根据,分母不变,分子不变,所以不变;
钩码的悬挂点由A点移至C点,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有用功不变,根据三角形的知识可知:杠杆重心提升的高度减小,所以根据可知额外功减小,因此在有用功相同的条件下,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即。
故答案为:大于;不变;变大。
根据杠杆的自重分析;
将钩码的悬挂点从A移至C点,钩码还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杆上旋的角度虽然减小,克服杠杆重做功不变,有用功不变,额外功不变,总功不变,机械效率不变。
将钩码的悬挂点从A点移至C点,钩码还升高相同的高度,改变杠杆重心被提升的高度,改变了额外功,改变了机械效率的高低。
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及其应用,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
推力做的有用功:
;
推力做的总功:
;
由得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
,
由得物体所受摩擦力:
。
答: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900J;
推力所做的总功为1200J;
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75N。
【解析】利用求推力做的有用功;
利用求推力做的总功;
由得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再利用求物体所受摩擦力。
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20.【答案】解:运动员A的重力,
运动员A的重力做的功,
运动员A的重力做功的功率;
运动员B的重力,
运动员B克服重力做的功,
跳板的机械效率。
答:运动员A的重力做功的功率为3000W;
跳板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根据得出运动员A的重力,根据得出运动员A的重力做的功,根据得出运动员A的重力做功的功率;
根据得出运动员B的重力,根据得出运动员B克服重力做的功,根据得出跳板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有关计算,难点是机械效率的计算。
21.【答案】解: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
答: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为。
升降台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答:升降台对重物做功的功率500W。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
答: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为。
【解析】根据重力公式与做功公式就可算出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
根据功率公式就可算出升降台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就可求出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功和重力的计算、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解题过程中注意所求物理量的单位。
22.【答案】解:
小亮做的有用功:;
由图知,,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的拉力,
则动滑轮的重力:;
改变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当为 时,可提升物重最大,由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
答: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800J;
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00N,在可改变绕线方式下,小亮利用这个滑轮组工作时能提起的最大物重为2000N。
【解析】知道木箱重力和提升的高度,利用求小亮做的有用功;
由图知,,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的拉力,据此求动滑轮的重力;
由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00N,此滑轮组最多可以绕3段绳子,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求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本题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时有用功、动滑轮重力、能提升的最大物重的计算,利用好关系式: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的拉力。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路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课后复习题
2020-2021学年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五节 功的原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五节 功的原理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A,【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