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1)+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Word版含解析 教案 1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2)+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3)+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4)+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2021学年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优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优秀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位移—时间关系,位移—加速度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1课时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获得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用图象描述运动.图象的应用和公式的选择是两个难点.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学生状态分析 以基本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需要进一步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数学处理.在初中时已掌握y=kx+b图象,但对斜率认识有误区,对速度的变化首次定量涉及,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道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知道它的图象的物理意义,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3.能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 从表格中分析处理数据并能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本质特点,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应用数学工具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难点 1.注意数学手段与物理过程的紧密联系.2.将公式、图象及其物理意义联系起来.3.获得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用图象描述运动.图象的应用和公式的选择是两个难点.教具准备 多媒体工具,作图工具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物理学中将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一般来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本节,我们仅讨论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进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P33的实例并合作讨论表31的数据. 从数据中可知:小车速度不断增大,但是加速度保持不变. 得出结论:物理学中,称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最简单而且特殊的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一恒量.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但是为了讨论的方便,人们通常将某些物体的运动或其中一段运动近似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v0+at 速度公式:a=v0+at(由加速度定义推导) 其中v-t为末速度(时间t秒末的瞬时速度) v0为初速度(时间t秒初的瞬时速度) a为加速度(时间t秒内的加速度) 讨论:一般取v0方向为正,当a与v0同向时,a>0;当a与v0反向时,a<0. 当a=0时,公式为v-t=v0 当v0=0时,公式为v-t=at 当a<0时,公式为v-t=v0-at(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 可见:v-t=v0+at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达形式(只要知道v0和a就可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象:(1)由v-t=v0+at可知,v-t是t的一次函数,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倾斜的直线.(2)由v-t图象可确定的量:可直接看出物体的初速度;可找出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它的加速度(斜率=加速度);可判断物体运动性质;可求出t时间内的位移.例如:根据图3-1-1我们可以求出:图3-1-1(1)甲的初速度为2 m/s,乙的初速度为12 m/s;(2)在第2 s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6 m/s;(3)甲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2;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 m/s2;(4)甲、乙前2 s内的位移分别为:s甲=(2+6)×2/2 m=8 ms乙=(12+6)×2/2 m=18 m.三、位移—时间关系1.平均速度公式= (由课本35页拓展一步v-t图推出) 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是均匀的,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2.位移—时间关系s=v0t+at2.教师精讲1.推导 因为s=,=,所以s=×ts=(v0+v0+at)t=v0t+at2.2.讨论:当a=0时,s=v0t;当v0=0时,s=at2;当a<0时,s=v0t-at2(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例题剖析3]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开始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试求:(1)汽车在第3 s末的速度为多大?通过的位移为多大?[来源:Z|xx|k.Com](2)汽车开始刹车后的最大位移.(3)汽车通过最大位移中点时的速度.解析:(1)由公式v-t=v0+at可知v0为8 m/s,加速度a为-2 m/s2,3 s末的速度为2 m/s由公式s=v0t+at2可知s=15 m.[来源:学.科.网](2)汽车最大滑行位移为16 m.(3)汽车滑行过最大位移中点时的速度为4m/s.答案:(1)2 m/s;15 m (2)16 m (3)4 m/s四、位移—加速度关系由s=v0t+at与v-t=v0+at推出vt2- v02 =2as课堂例题1.自主思考——判一判(1)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 )(3)公式s=v0t+at2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 )(4)由公式vt2-v02=2as可知在一定时间t内,运动物体的末速度越大,位移就越大。 (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 (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 ( )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0,它一定做减速运动吗?提示:不一定,a<0只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a与v有可能同向。 课堂小结 速度公式v-t=v0+at和位移公式s=v0t+at2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在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可用“+”“-”号表示其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所以与v0的方向相同为正,与v0的方向相反为负.布置作业1.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4t+2t2,s和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C.4 m/s与4 m/s2 D.4 m/s与02.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刹车后6 s内汽车的位移是( )A.30 m B.40 m C.10 m D.03.试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 =.(利用速度和位移公式或者用v-t图进行说明)板书设计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v-t=v0+at 讨论:一般取v0方向为正方向,当a与v0同向时,a>0;当a与v0反向时,a<0. 当a=0时,公式为v-t=v0; 当v0=0时,公式为v-t=at; 当a<0时,公式为v-t=v0-at (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 速度—时间图象:(1)由v-t=v0+at可知,v-t是t的一次函数,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倾斜的直线.图3-1-5(2)由v-t图象可确定的量: 可直接看出物体的初速度; 可找出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 可求出它的加速度(斜率=加速度); 可判断物体运动性质; 可求出t时间内的位移.二、位移—时间关系 s=v0t+at2.活动与探究 研究和探究在100 m赛跑中,起跑阶段的加速度.习题详解1.(1)由公式s=v0t+at2可知代入数据1 200=×a×16.22,a=9.1 m/s2(2)由公式v-t=v0+at可知v-t=147.4 m/s.2.已知初速度为8 m/s,加速度为1 m/s2,位移的大小为18 m,由公式s=v0t+at2和公式v-t=v0+at可得速度为10 m/s.3.相遇两次分别在2 s和6 s两个时刻,求加速度、位移、相距最大距离等.4.由公式a=可知a=4 m/s2.5.(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其初速度为20 m/s;(2)从图上可以看出30 s时对应的速度为8 m/s,故加速度为-0.4 m/s2;(3)面积为梯形s=×(20+8)×30 m=420 m.6.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加下底乘高除以2.s=(v0+v-t)t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所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节 力的平衡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案,平衡和稳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3节 力的平衡公开课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第3节 摩擦力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