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72 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及应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72 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及应用(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点强化练72 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及应用1.(2021·河南许昌一中高三期中)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既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组成成分,又包含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图中可以实现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组分只有甲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分解者,该图中的非生物的物质(CO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的食物链(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正确;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B正确;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均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错误。2.(2021·浙江舟山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A~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A、B、C表示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字母D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其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B.CO2被A的光合作用吸收转变成体内有机物质C.碳从生物群落返回大气的途径之一是C→DD.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时,A→D与D→A的速率基本相等答案 D解析 字母D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因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含量有明显昼夜变化,A正确;CO2被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B正确;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碳返回大气,C正确;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时,A→D的速率要小于D→A,因为碳返回大气的途径还有B→D和C→D,D错误。3.(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在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在F→B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答案 C解析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动力,物质循环总是伴随着能量流动同时进行,不可分割,A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为A→D→E→F和A→E→F,若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B正确;A是生产者,C是无机环境中的CO2,B是分解者,其余生物是消费者,即D、E、F是消费者,C错误;A→C过程指的是生产者到无机环境的过程,碳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过程指的是消费者到分解者的过程,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D正确。4.(2021·湖南益阳一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C.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再利用答案 D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A正确;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而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所以有的生态系统可不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质补充,但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正确;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C正确;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再利用,但能量不能被利用,D错误。5.(2021·海南琼海一中高三期中)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B.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C.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⑥过程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答案 A解析 图中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A错误;疏松土壤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加快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正确;③代表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C正确;⑥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所以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正确。6.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B.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答案 A解析 过程①是产生CO2的过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都能产生CO2,过程②表示生物群落吸收CO2的过程,只有生产者参与此过程,A错误;过程②增强可使生态系统CO2的吸收量大于CO2的释放量,可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故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7.(2021·辽宁辽阳高三期中)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代表相关生理过程,Ⅰ、Ⅱ、Ⅲ、Ⅳ、Ⅴ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V类群生物都属于异养型生物B.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均为捕食关系C.②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①过程进入生态系统D.①和②过程中交换的物质种类和能量形式均相同答案 A解析 V类群生物属于分解者,属于异养型生物,A正确;由消费者至分解者的过程不是捕食,B错误;②是各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不能被利用,C错误;①和②过程中交换的物质种类相同,都是CO2,但能量不同,①是太阳能或光能,②是热能,D错误。8.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②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③甲、乙、丙共同组成生物群落④生物X可能不具有核膜,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乙、丙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①错误;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第三等多个营养级,②错误;甲、乙、丙共同组成了该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③正确;生物X是生产者,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如硝化细菌,生物Y是分解者,可能含有线粒体,如蚯蚓,④正确。故选D。9.(2020·黑龙江双鸭山质检)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碳的不良排放有关。下图为生态系统碳的循环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中A、B1、B2、B3、C分别为一个种群,如果B2中某种生物被过度捕杀,B3的数量可以维持相对稳定B.为了提高B3的产量,人们往往需要投入一些饲料,饲料中的能量不属于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C.②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少雾霾天气,应该提倡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D.若B3中某生物能依据B2中某生物的气味、声音等进行捕猎,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 D解析 图中A、B1、B2、B3、C分别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能包括多个种群,A错误;为了提高B3的产量,人们往往需要投入一些饲料,饲料中的能量也属于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B错误;③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C错误。10.雾霾天气的持续出现,是粗放式无序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带来的后果。减少人类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决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如图为某地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分布情况,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食物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丙为________,通过____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甲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3)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2)分解者 分解(或呼吸) 光合(或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 (3)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呼吸消耗外,还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及流向分解者11.(2021·山东即墨一中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干旱地区草场物质循环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循环。(2)自然界中的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3)图中缺失一个重要的流程,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雾霾,但一定程度内的雾霾可自行散去,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保护生态平衡,该地大力进行环境整治,下列做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有________。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B.引入天敌,控制当地虫害,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D.大力植树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稳定的森林群落演替答案 (1)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2)蓝藻和硝化细菌 (3)牧草等植物→大气中的CO2库 (4)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AC 解析 (2)生产者是能够将CO2转变成有机物的生物,除了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和蓝藻。(3)在碳循环过程中,各营养级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至大气中的CO2库,所以缺少牧草等植物→大气中的CO2库这个过程。(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在一定程度内清除雾霾。(5)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A正确;盲目引入天敌,可能造成本地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C正确;能否演替成森林是由当地的环境决定的,如果当地气候干旱则不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错误。12.(2019·陕西宝鸡质检)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成分,请据图回答:(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①主要是____________。(2)图中过程②③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4)鼠是该生态系统某营养级的生物,流入鼠体内的能量除未被利用的外,一部分通过________散失,一部分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5)草原在遭到严重火灾或极度放牧后,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降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6)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相比,间接价值________(填“大”或“小”)。答案 (1)光合作用 (2)含碳有机物 CO2 (3)D→B(4)呼吸作用(热能) 遗体残骸(或分解者利用的能量)(5)抵抗力 增加(先增加后稳定) (6)大解析 (1)图中A、B、C、D分别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通过CO2的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通过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因此,过程③(从分解者流向无机环境)中碳的传递形式是CO2,过程②中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3)食物链由生产者D和消费者B构成,即D→B。(4)流入鼠体内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流向分解者,这两部分能量都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5)草原在遭到严重干扰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在恢复过程中,由于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也增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6)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74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原理和应用(解析版),共9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70 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应用(解析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