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解析版)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73 理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与保护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73 理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与保护 (解析版),共7页。
重点强化练73 理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与保护1.(2021·山东泗水一中高三月考)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蜘蛛感受蛛网的振动属于接收物理信息B.植物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都属于化学信息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卷叶螟的性外激素诱捕雄虫属于化学防治答案 D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就是一种物理信息,A正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就是化学信息,B正确;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诱捕雄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的方法,D错误。2.(2021·河北唐山一中高三月考)研究发现,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该斑马群属于同一种群,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B.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的成功率越低C.斑马条纹属于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的特点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斑马群时发现第二次捕获更难,则斑马群的实际值会小于计算值答案 C解析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据题干“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可知,其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A正确;由“斑马群整齐地排列成一队使条纹融合在一起,让捕食者难以专注于一个猎物而增加其发现单个猎物的难度”可知,斑马群的密度越大,则捕食者的成功率越低,B正确;斑马条纹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根据题意第一次抓捕后,第二次捕获会更难,所以第二次抓捕中带标记的个体数变少,所以计算值会比实际值偏高,D正确。3.(2021·山东宁阳一中高三月考)某地爆发山火,焚烧了数千万亩的土地,不仅将美丽的森林烧成灰烬,也给当地人们带来无尽的伤感和挑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地区生物群落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B.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将无法恢复C.火灾过后,受灾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原来的强D.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 C解析 火灾过后该地区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火灾产生的后果没有超出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仍然可以恢复,B错误;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增强,C正确;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4.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有的结构状态所需时间的图像。下列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强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强C.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D.甲为森林生态系统,乙为草原生态系统答案 C解析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据题图分析可知,甲偏离稳态的幅度大,表明抵抗力稳定性差,乙恢复稳态所需时间长,表明恢复力稳定性弱,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应强于草原生态系统,C项正确。5.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点3附近好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C.地点3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C解析 地点3溶氧量最少,说明好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A正确;水中溶氧量从地点2开始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B正确;地点3溶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C错误;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6.(2021·山东青岛二中高三开学考试)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水鸟的栖息繁衍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一些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减少,降低了其抵抗力稳定性B.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 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C.决定水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答案 B解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故贝类、鱼类、 水鸟不能组成食物链,B错误。7.(2021·湖南常德高三期中)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已经种上梭梭树等树木,以前的沙漠,现在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地方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增强了B.沙漠变绿洲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D.种植梭梭树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 D解析 由于这些地方的物种丰富度提高,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故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有所增强,A正确;由于人类的活动沙漠变绿洲,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B正确;由于该地气候条件波动性较大,故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种植梭梭树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8.(2021·湖北襄阳四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在接受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时,均可能有神经系统的参与B.在控制动物危害的防治技术中,利用化学物质进行的防治都属于化学防治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推迟黄麻开花从而提高麻皮产量,这是物理信息合理利用的结果D.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答案 B解析 动物在接受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时,均可能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如声音需要被听到、行为需要被看到,然后才能将信息传递出去,而听和看均涉及神经细胞的参与,A正确;利用化学物质性引诱剂诱捕同种异性个体属于生物防治,不属于化学防治,B错误。9.(2021·江西上饶一中高三月考)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信息传递B.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甲昆虫天敌数量减少,乙昆虫天敌数量增加C.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D.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无机环境和生物答案 B解析 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因此X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信息传递,A正确;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故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B错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是利用乙昆虫在蜘蛛网上产生的振幅,因此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C正确。1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引进物种不慎和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模拟鸟类外形的原理,研制出的飞机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 C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A项正确;引进物种不慎和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大量繁殖,使本地有些物种大量灭绝,破坏生物多样性,B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C项错误;模拟鸟类外形的原理研制出飞机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直接价值,D项正确。11.(2019·河北保定摸底)城市中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湿地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沼泽湿地在蓄洪防旱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2)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多少称为________。(4)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充分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6)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生物群落 间接 (2)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垂直 丰富度 (4)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次生演替 (6)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湿地在蓄洪防旱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除太阳能外,还包括生活污水所含有机物中的化学能。(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2.(2021·山东广饶一中高三月考)近年来,常年干旱的东非和中东等地突增降雨,地下蛰伏的虫卵孵化,使多国爆发蝗灾。据研究蝗虫可呈两种生活形态,数量少时是散居型,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使其聚集,成为群居型。请回答相关问题:(1)外激素属于________信息,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的。(2)如图所示,信息传递需要信源、发送器官、信道、接收器官和信宿五个主要部分。散居型蝗虫幼虫呈绿色,群居型蝗虫体内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此时鸟类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3)干旱地区真菌、蛙类较少,是蝗虫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目前,人们尝试应用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治理蝗灾,将使蝗虫种内斗争的强度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该防治措施属于________。答案 (1)化学 双向 (2)降低 信宿 种间关系 (3)寄生 减小 生物防治 解析 (1)外激素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2)散居型蝗虫幼虫呈绿色,利于其隐藏在绿色植物中不被捕食,群居型蝗虫体内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此过程信源为蝗虫,鸟类属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接收者,即信宿。鸟类和蝗虫之间为捕食关系,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3)干旱地区真菌、蛙类较少,是蝗虫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说明真菌和蛙类能抑制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其中蛙类与蝗虫为捕食关系,则真菌与蝗虫应为寄生关系。人们尝试应用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治理蝗灾,绿僵菌与蝗虫为寄生关系,能使蝗虫种群数量降低,则蝗虫种内斗争的强度将减小,该防治措施利用了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对人类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本3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2O及含N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文件包含专题5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教师版docx、专题5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3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Word版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