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导入,互动课堂,课堂小结,随堂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
1、认识我们交友的情况。
2、认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初步认识和怎样的人交往才能发挥友谊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认识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
2、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
2、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谊的获得付出实践和努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播放歌曲周华健的《朋友》导入
设计意图:播放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师: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当我们告别小学,进入初中,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时,我们会迎来新的朋友,新的友谊。今天我们就来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38页的运用你的经验。同学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情境做出自己的选择。其实有一份调查完全可以论证同学们的这种选择。(出示幻灯片)我们愿意把很多的秘密告诉伙伴、同学、朋友,是不是意味着对朋友有很多的渴望和期待呀?从另一个角度说,伙伴、同学、朋友,成为了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互动课堂】
一、如何认识青少年对友谊的渴望
活动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和一份调查结果的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情境的选择和调查结果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伙伴、同学和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师:就像感受亲情一样,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友谊。今天,就让我们搜索一下自己的朋友,看看生活中我们拥有哪些朋友?
活动二:了解我的朋友圈P39探究与分享
活动提示与要求:
(1)阅读“我的朋友”坐标图的填写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填写朋友的情况。
(2)交流表格填写情况
出示思考问题:
每个时间段你写了几个朋友的名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理解中学生的友谊在交友范围和交往层次上的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与交流,我们发现到了中学之后,有些同学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扩大;有些同学的朋友圈比以前小,但交往的层次更深,朋友关系更密切了。随着朋友圈的变化,交往的程度也随之变化。在交友的过程中,我们有些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活动三: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怎样做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呢?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圈的变化,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梳理,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师:面对同学们的感慨,我们应该经常的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逐步的去学会处理交友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觉察自己对朋友的期待、友谊的渴望。从而去感受友谊的美好和力量。
二、友谊有什么力量
活动四:
1、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
(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对朋友的影响有了怎样的认识?(提示:从影响的程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等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力量来自朋友对我们重要的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2、分析材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师: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结交怎样的朋友做益友呢?
及分析经典解读:孔子对交友的看法
设计意图:巩固朋友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在生活中我们应结交有益的朋友。
师:出示(马克思恩格斯图片)在这里老师很希望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作为伟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他们又是怎样诠释益友的美好?
活动五:观看视频《品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谈感悟
设计意图:从体会友谊的力量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课堂小结】: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随堂演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的朋友圈,友谊的力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和朋友在一起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