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2 奇怪的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2 奇怪的梦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进入梦境——读梦,欣赏作品 体验梦境——品梦,品味大师 感悟梦境——析梦,操作实践 游戏互动——造梦,创作实践 描绘梦境——画梦,评价作品 展示梦境——议梦,总结全课 拓展升华——追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奇怪的梦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隶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课。儿童大都喜欢做梦,梦中往往是白天所发生的事情或平时的想法和想象,儿童的梦给他们插上了美丽的翅膀,为他们的幻想和想象的发展构建了更大的空间。《奇怪的梦》这课教学内容丰富,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有人类奇特的梦,也有充满想象力的动物做的梦,有甜蜜的梦、惊险的梦,也有稀奇古怪的梦,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课题中的“奇怪”是本课发散性思维的生长点,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梦境的“奇”和“怪”,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根据自己的梦进行丰富的联想,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迅速积累阶段,他们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般的故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而科学的解释他们又不能完全理解。不受时空约束的奇梦之旅,打破了束缚其想象力的枷锁。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本功,熟悉一些画具、画材和画法,也为本课学生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提供了可能。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除了传统的书本、黑板、范画等媒体,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借助PPT图片赏析、视频剪辑观看、FLASH游戏小设计、博客互动平台来营造神秘梦幻的梦境,使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
教师准备:
有关梦的影片剪辑、图片、音乐资料,代表性范画几幅,大信封,装有蓝紫色水的喷壶,同龄学生有关奇梦的画面、有关梦境的描述,大师的作品等。交互课件、绘画工具及各种纸张等。
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毛笔、水罐等绘画工具,综合材料牙签、餐巾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各种各样的梦及梦的相关知识,体验梦的奇特之处。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与表现方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最奇怪最有趣的梦。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启发回忆和想象,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潜能,抒发自己的感情。引导学生在表现梦境的过程中,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与表现方法完成最奇怪最有趣的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想象、敢于表现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和创造。
教学难点: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用夸张的形象、奇特的构思、丰富的色彩表现奇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进入梦境——读梦
从同学们收到梦工厂的来信开始,小组内读读别人的梦,说说自己的梦,营造出奇特的梦之情境。
设计意图:以传统媒体——信的形式,交换传递不同的梦境。从生活经验出发,给每位学生感受与表达的机会,通过读别人的梦、说自己的梦,营造奇特的梦之情境,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发浓厚的兴趣。强化梦的主题,为下面环节做好铺垫。
二、欣赏作品 体验梦境——品梦
1. 我请学生观看梦幻影片拼盘,精心剪辑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百变狸猫》《哈利波特》《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纳尼亚传奇》《黑泽明的梦》中的精彩镜头,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看遍走迷宫、海底船、扫帚飞天、怪物游行的种种奇景,为电影艺术中的梦幻表现所震撼。
2. 其次让学生欣赏按类型精心选择的奇异图片,理解美好的梦、可怕的梦、离奇怪诞的梦是各不相同的,感受梦境的丰富性。了解奇怪的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奇特的现象也是人脑对现实信息加工发展的结果。专家研究认为梦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留在大脑里的痕迹,晚上白天的事物从大脑的潜意识中苏醒过来,融合在一起改变了形象,形成了梦。梦里的世界无奇不有,梦中的人们变化万千,梦是现实的延续和想象。
3. 请学生想想自己在梦里遇到过的最奇怪的形象,用线条简单画一画,师生一起尝试。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学生作品已经初具规模,有汽车人、木乃伊、食人花、武士、小怪兽、小精灵等等,但也有部分学生感到绘画技巧和构图有一定困难,教师同步勾勒一个外星人的形象,从线条和构图给学生初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视频展示,精心剪辑的各种电影梦幻镜头,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百变狸猫》《哈利波特》《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纳尼亚传奇》《黑泽明的梦》等,配上奇幻的音乐播放。精选有关梦的电子图片进行展示。通过层次分明的作品欣赏,让学生尽情感受梦的夸张、离奇、丰富,了解有关梦的知识,品味大师对梦境的表现手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一过程中逐层递进,为后面的造梦构思埋下伏笔。学生试画梦之形象,进行第一次梦境创作探索,以形象创作的方式进行师生对话。
三、品味大师 感悟梦境——析梦
欣赏大师的经典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风格的的梦境营造方法,针对构思、形象、色彩三方面讨论大师作品的特点。感受夏加尔、卢梭的神秘奇特,达利的怪诞超现实和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绘本的新型式,总结板书奇梦的特点——构思奇特、形象夸张、色彩丰富。
设计意图:展示大师作品,学习大师优秀作品,总结梦境表现特点,提升艺术认识层次。
四、操作实践 游戏互动——造梦
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全体来参与互动,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体验式的“造梦工厂”FLASH小游戏,只需轻轻点击相应的按钮,就可改变梦中的人物景物等。游戏中的小男孩能变成武士、魔法师、天使和超人,能放大缩小,能飞来飞去,能更换天空、雪地、森林、花园等各种背景,还有机器人、恐龙、怪物、宇航员和他作伴。学生们抢着来玩游戏,有的则在下面不停地出着主意,场面非常热烈,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高涨。
设计意图:有声有色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梦境中改变各种元素。互动课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兴致勃勃的操作中引导学生关注梦境的生成元素,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更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五、创作实践 描绘梦境——画梦
1. 直观演示: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梦境的绘画方法与要点,我在听取学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多重演示,设计画下自己童年时最有趣的梦:我让自己飞起来,漂浮起来,借助翅膀,借助道具,并且夸张变形梦里的其他景物,例如给前面尝试练习画的外星人加上三头六臂,让其他趣味物如星星、月亮、悬浮岛等进入画面,用彩笔添加缤纷的色彩,并用湿画法表现奇异梦幻的背景,体现梦境的模糊和朦胧。
2. 欣赏分析:
请学生欣赏同龄孩子的奇梦作品,重点分析作品中色彩的代表倾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奇梦的学习兴趣。对比很强的、鲜亮的颜色可以表现快乐、滑稽、荒诞、可笑的梦。柔和的蓝色和紫色可以表现美好、奇异、精灵般的梦。深沉的色调可以表现紧张、恐怖的梦。
3. 探究与示范:
教师出示一组梦境的画面,师生进行色彩探究性分析,选择课堂上可以使用的表现技法。鼓励学生使用喷画、擦画、刻画、染画等手法,将梦境营造得更有气氛。
4. 学生作业:
穿越时空,大胆想象,画出最奇怪有趣的梦,也可以编造动植物的梦。
在学生作画前,我出示了一组梦中人物的的参考图例,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绘画前让学生组内讨论回顾自己想表现的梦境,商讨构图及表现方式。
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
①可以重点表现梦中最精彩的片段。
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工具方法进行再次的创作探索。
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表现梦里的单个造型。
一组同龄人的梦境作品滚动播放,让学生一边创作一边寻找灵感,不断调整自己梦境中的形象与构图,使梦变得更奇特更有趣。班得瑞空灵婉转的背景音乐,营造梦幻的氛围,引导学生将心中酝酿已久的奇梦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
设计意图:多重演示解决重难点,传统资料图与电子图片展示相结合,给学生大信息量的思维提示,引发联想。二次创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主题,学生掌握了构图、造型的各种方法,开拓了思路,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更一步的加强。让学生自由想象,自主选择材料,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多元化开放性的探究学习。
六、评价作品 展示梦境——议梦
1. 互相交流:画完的同学组内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大家评价作品哪里画得好,哪里需要再改进,进一步完善。
2. 征集创意: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梦工厂准备开拍的《奇梦空间》影片现正在征集奇梦创意,快把自己最奇特的梦送来展示吧。学生将作品送到黑板的奇梦底板上展示。议一议谁的梦最奇怪、最有意思。也可以由小作者带着作品说说自己的奇梦构思,教师一起参与评价,并发放奖品“梦工厂入场券”,让学生课后可以在梦工厂平台上传交流自己的奇梦作品。
设计意图:以自评、互评、集体评议的方式促进学生再次面对已完成的作品,以学习中生成的梦画特点为评价标准,在每位学生的作品中发现构思、形象、色彩等方面的闪光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七、总结全课 拓展升华——追梦
虽然梦很奇特,与现实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人将一些有意义的梦变成自己的梦想,通过不断努力使梦想变成现实,如人类的飞行梦、登月梦,或许,通过你的努力,现代人类的梦想也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背景音乐《哆啦A梦》主题曲响起)
梦中的景物和梦中的感悟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古今很多作家因为梦产生文学创作的灵感,还有许多发明都是通过梦境得来启发。点击梦工厂的博客链接点,拓展知识。看一看与梦有关的故事、发明,想一想自己的梦中是否藏着发明创造的灵感。议一议现在还有哪些梦中的向往将来可能成为现实。
有梦就有未来,最后祝愿大家梦想都开花!
设计意图:提供网站链接和书名,如《南柯一梦》、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莱特兄弟的飞行梦变成现实的故事、梦的形成原理等。展示人类已实现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梦想图片,引发无尽的遐想。将奇怪的梦升华为奇异的梦想,提醒学生抓住生活中的灵感,大胆畅想未来,勾勒明天的美好生活。
作业要求
本课共有三次从易到难的作业。
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
①可以重点表现梦中最精彩的片段。
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工具方法进行再次的创作探索。
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表现梦里的单个造型。
教与学的评价
1. 本课面向四年级学生,涉及“造型·表现”及“综合·探索”领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评价时一定要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尽量多发现学生的亮点,适当地进行鼓励。如读梦、忆梦环节多关注语言的评述;品梦、造梦环节多关注画面的评述;评梦,延梦环节关注多层次的评价。
2. 从试画到学生的作业完整呈现,梦中奇怪的形象到整个的奇梦场景,学生作业呈现的效果越来越好!在评价时,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形成性评价。
反思和总结
一、资源总动员 层次递进显用心
本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自由的想象空间,以梦为探索主线,以“奇怪”为发散性思维的生长点,学生沉浸在神秘梦幻的氛围中读梦、品梦、析梦、造梦、画梦、评梦、追梦,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艺术冲击和感染,本课引入了大量有关梦的信息资源。首先欣赏的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百变狸猫》《哈利波特》等各种梦幻电影情境的剪辑拼盘,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看遍走迷宫、海底船、扫帚飞天、怪物游行等种种奇景,为电影艺术中的梦幻表现力所震撼,走入奇梦的情境;再按类型展示精心选择的奇异图片,理解美梦、恶梦、奇梦、惊梦的各不相同;更有三位艺术大师夏加尔、达利、卢梭和著名绘本作家几米富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让人细细品味,感受各种风格的梦境营造手法,抓住艺术特点,解决艺术表现方法中的难题。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有同龄孩子种种异想天开的作品让学生寻找共鸣,再加上空灵婉转的背景音乐,更营造出奇梦的气氛,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了创作欲望。而教师的多重演示更是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进一步启发了学生的回忆和想象,化解学生创作时不知如何下笔的畏难情绪,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四个层次的欣赏,层层深入,立体地呈现梦的文化氛围,渗透美术知识、技能技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
二、游戏玩互动 随心所欲造奇梦
本课不同于第五册《梦中的我》,造型表现要求从对自我意识的集中关注扩大到梦的全景,梦中的伙伴、离奇的情节和丰富的背景也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迅速,也只能画一两幅范图,无法表现出奇梦丰富多样的创造点。本课的一个小游戏“造梦工厂”就给学生提供了实现各种想象的平台。只需轻轻点击相应的按钮,游戏中的小男孩就能变成战士、魔法师、天使和超人,能放大缩小,能飞来飞去,他还有机器人、恐龙、怪物、宇航员等伙伴,能更换天空、雪地、森林、花园等各种背景。学生抢着换来换去,互动课件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小游戏给学生提供了实现各种想象的平台,在玩中进行探索。进一步了解梦境中什么都可以发生变化,时间、空间、动态、伙伴、装扮等元素均可变幻,引导学生关注梦境的生成元素,激发学生多元发散性思维,帮助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本环节拓展梦之“奇”,让学生心中的奇梦变得更完整更丰富。
三、神奇梦工厂 奇梦空间设情境
在本课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了一座神奇的“梦工厂”。它给同学们寄来奇梦,大胆地呈现出与梦有关的精美视频、音乐和图片,它带大家玩造梦游戏,最后还现场征集学生的奇梦作品,预设影片《奇梦空间》的开拍。在课堂之外的网络上,链接有一个梦工厂的博客主页,与课堂平行对话。课前,同学们在主页上跟帖讨论各种各样奇怪的梦,教师上传有关梦的电影、故事、图片等资料;课中,作为梦的拓展,可以点开相关链接,了解梦的知识,梦与发明创造、文明发展的联系;课后,还可以将课堂资料和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图库,让同学们自由欣赏评论,畅谈想要实现的梦想。梦在信息技术的延伸中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网络,走向了未来,为学生艺术情感的熏陶、个性的积极发展拓展出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将积极有意义的奇梦升华为奇异的梦想,提醒学生去追梦,抓住生活中的灵感,大胆畅想未来,为明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创造。
本课通过欣赏讨论,接受文字、声音、影象、图片等多类型多层次的信息冲击,并以游戏的探索方式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完成梦境全景的思维加工和创新表现。巧妙灵动的交互活动、延伸至课外的多功能参与平台,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艺术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为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土壤。梦的课程可以展开系列研究,梦幻之旅将会更加精彩!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片段。教师提问:你喜欢这部动画片吗?为什么?
2. 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爱丽丝,你会怎样面对所遇到的这些情况?
3. 引入课题:你做过这样的梦吗?说说你记忆中最奇怪的梦。
二、回忆讨论
听空灵的电子音乐,回忆曾经做过的梦,想象梦中的情景进入梦境的虚拟世界。
三、初次体验
初次体验用画笔自由地表达梦境,表现出梦中的景物和色彩。请画得快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就梦中的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互评。
四、范作欣赏
看图片,通过图片欣赏了解别人的梦境,并理解和感悟他人的绘画和构思。
五、再次练习
要敢于把奇怪的梦画出来,去惊醒那些老掉牙的梦。据说动物也做梦,它们的梦的内容,你能猜到吗?
用各种绘画手段表达自己的梦境,形象可以夸张、变形,以增强梦的意趣。
六、评价小结
“你对梦的感觉很灵敏,画法大胆别致。”“你的梦真动人!”
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
七、拓展
梦中的景物和感悟对生活有帮助吗?古今有哪些发明偶得是通过梦境得来启发的?
(如果有的老师觉得容量太大的话可以分两课时上,作业分层,第一课时作业画奇梦构图,第二课时作业重点表现梦境。)
教学资源库
书籍:《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奥地利)著 孙名之 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罗·柯艾略(巴西)著 孙成敖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少版四年级上册6 海洋世界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阶段,明确目标,创作表现,作业展评,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2 奇怪的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理解重难点,个性作业,自评,课堂小结,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7 海洋怪兽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