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无答案)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无答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共4页。
    学习目标:
    1、掌握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学习重点:
    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
    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的应用
    课前预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2.下列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用力敲鼓,鼓声变大 B. 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变小
    C. 用嘴咬住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 D. 远处听到蝈蝈的鸣叫声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D.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4.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 B.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
    C.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 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人,则最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
    A.鱼 B.小鸟 C.人 D.无法确定
    6.甲同学把一只耳朵贴在一根长直铁管一端,乙同学在该管的另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因为钢铁传声比空气传声快,甲一定能听到两次敲打声
    B.因为钢铁和空气传声相同,甲一定听不到两次敲打声
    C.因为空气传声比钢铁传声快,甲有可能听到两闪敲打声
    D.当钢管足够长时,甲才有可能听到两次敲打声
    7.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 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自学探究
    观察与思考
    在风较大的时候,观察校园旗杆上的国旗,当听到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的时候,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当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在旗杆上不再________。
    互学探究:
    实验一:
    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后找出声音产生的条件,填在横线上
    要求:使刻度尺2/3伸出桌边,一只手将其另1/3紧压在桌边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
    = 1 \* GB3 ①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
    = 2 \* GB3 ②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结论:声音是由 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 发声.
    实验二:
    = 1 \* GB3 ①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
    = 2 \* GB3 ②玻璃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还呆在原地吗?
    = 3 \* GB3 ③正播放音乐的录音机,离开一段距离欣赏音乐,能听到吗?
    结论:声音可以在 、 和 中传播。
    自学探究:学校里上下课的铃声是靠 传到我们耳朵里的;人潜入水中时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 也能传声;人耳隔着枕头,仍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这说明 同样能传声。
    实验三:
    仔细观察并感受实验,思考后回答问题
    = 1 \* GB3 ①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此时你能听到电铃声吗?
    = 2 \* GB3 ②用抽气机抽取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铃声有什么变化?
    = 3 \* GB3 ③猜想:如果把钟罩中的空气完全抽出,还能听到声音吗?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播声音。
    自学探究:
    1.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声以 的形式传播着,这个过程跟 的传播相似
    2.阅读课本“声速”中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 1 \* GB3 ①声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2 \* GB3 ②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一般情况下, 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
    = 3 \* GB3 ③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 (填大、小)
    交流讨论:
    a.活动一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b.活动二的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
    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
    c.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
    课后练习: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人是靠 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
    2.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
    3.下列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是( )
    A.丁东的鼓声 B.哗哗的流水声
    C.隆隆的炮声 D.悦耳的歌声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
    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
    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
    5.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 .某飞机的速度是2倍音速,则这架飞机5秒内飞行的距离是 米(声速取340m/s).
    6.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7.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C.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8.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古法以牛皮为天服(即箭袋),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意思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蕴涵了什么科学道理?

    相关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景导入,自学检测,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共5页。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检查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