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美在内容,兰亭集会图,美在书写状态,美在书法结字,美在书法笔法,做课堂笔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要求我们聊聊和书法有关的故事或感受。
(1)选择话题,搜集资料。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要聊书法,必须对书法有一定的认识。在聊之前,要结合课本上所给出的话题,选择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在课前做好资料的搜集和准备。 (2)列好提纲,相互交流。材料搜集好以后,根据自己所选定的话题,列一个简要的提纲。和同学交流的时候注意要围绕话题,突出中心,分条分点说明,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清楚。在交流中可以结合图片、实物等辅助交流。
(3)认真品评,总结提高。要用一种赞赏的心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在评价时要注意多指出他人的优点,对于他人存在的不足,应委婉指出并提出改进意见。发言的同学应以虚心的态度听取他人的点评,吸取合理化建议,认真修改,总结提高。
我知道古代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像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王羲之很喜欢白鹅,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的时候看到了一群白鹅,便想买下来,白鹅的主人便要他抄一部《黄庭经》来换,王羲之一口答应了下来,便有了“书成换白鹅”这段佳话。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古代名家书法作品展。我很喜欢颜真卿的楷书,字形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点、撇与捺略粗,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我学习书法已经有两个与了,最初连执笔的姿势都掌握不了,现在已经能够写出漂亮的横和竖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联系书法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和耐性。
我认为练习书法益处多多。学习书法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丰富我们的生活。周末的时候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练习书法、写对联,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我们都知道《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极品之作,也知道它是“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兰亭序》究竟好在哪里呢?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是东晋诸名流在兰亭聚会时饮酒唱和的诗句合集,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绝对是一篇“美文”。内容对聚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后,便开始咏物寄情,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诗句。从风景谈到人,又从人谈到人生,再从人生谈到死亡“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面对生死,他们显得是那样的从容豁达。虽然这次聚会已过去一千多年,但朗诵这篇文章之时,闭上双眼似乎就已经看到当时聚会时的盛况,似乎自己也在其中。
酒过三巡,饮酒之时所咏诗句需要人记录,作为东晋的书法名家,王羲之自然成为作序最好的人选。此时的王羲之已经是微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汉字,实在是令人折服。他已经忘却了是非与烦恼,忘却了名利与荣辱,就是单纯的写书作序,这种状态才是“自然状态” 。
《兰亭序》全文三百余字,其中“之”字就有20个,然而这20个“之”字没有一个姿态相同,可以用多姿多彩来形容。其实,这些只是其一,全文三百余字,字字都是经典,字字都符合自然,任何一个字拿出来,都能让观者心旷神怡。
《兰亭序》用笔之法,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们把其中的几个字放大20倍,其中的方圆互用,转侧相依完全暴露在我们的眼前。字与字之间的映带,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牵丝,连——则可用肉眼看出断;断——则是笔断意连。仔细观察,其中的笔法会让人拍案叫绝。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拿出课前先搜集资料,作好准备。
我知道: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代表作《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我知道: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创立“颜体”。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我知道: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被称为“百代楷模”。
本次习作围绕技艺这个主题让我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米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和同学一起分享关于练成拿手好戏的有趣故事,然后有详有略地把故事写下里。
艺术类:跳舞,唱歌,画画,变魔术……手工类:剪纸,捏泥人,做标本,做航模……生活类:挑西瓜,做面包,炒拿手菜……娱乐类:吹口哨,玩魔方,钓鱼,爬树……体育类:打羽毛球,跳绳……其他:……
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
◇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怎样来写你的拿手好戏?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哪些内容要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可以写得简略些?
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吧!写之前想一想:
可以仿照下面的例子列一个提纲。
简单介绍:是怎样练成挑西瓜的拿手好戏的。
详细写:周末和同学郊游时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
我用“看、听、拍”三招,自信地挑了两个大西瓜。
第一个西瓜很好,得到同学夸奖,我很得意。
第二个西瓜没熟,我很尴尬——拿手好戏演砸啦!
简单介绍:我很爱相声,每晚睡觉前反复听。
详细写:说相声的经历、乐趣。
我给爸爸说相声,爸爸没逗笑,自己却笑了。
我又一次讲给爸爸妈妈听,成功都笑了他们,从此,我对相声爱不释口。
我把相声说给朋友一家人听,他们连连叫好,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们班上有的会跳舞,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打乒乓球……差不多人人都有拿手好戏。我的拿手好戏是——滑冰。 我的拿手好戏是爸爸带我练成的。四年级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到溜冰馆,我急切地跳下车,跑到了溜冰馆的出入口,一阵寒气袭来。啊,原来这里真有真冰呀,爸爸一刷卡闸门打开,我便跳了进去,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快给我租溜冰鞋。穿上溜冰鞋一进冰场,我就给大家来了个“见面礼”,摔了个四脚朝天,好不容易来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冰场角落,我左脚一抬,身子一晃,又摔在了冰上,哎哟我的屁股呀,在这里我真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趟在冰面上,等着别人扶我起来。还好这时爸爸过来了,把我扶了起来。
爸爸开始教我滑冰的动作要领:“两只脚先往外撇,重心要降底、稳住,再右脚一蹬、左脚往里一收,就能滑起来了。”我看着爸爸和其他小朋友在冰场上自由自在地滑着,我既羡慕又有点儿不服气。 我鼓起勇气,心里默念着爸爸教的要领:两脚分开稳住重心,右脚用力一蹬,接着我左脚一收,我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右脚蹬、左脚收;左脚蹬、右脚收┄┄周而复始这个动作,手也自然摆动了起来。爸爸夸我说:“不错,有点样子啦,继续努力。”我高兴地笑了笑,这一笑麻烦大了,失去重心后又摔了个四脚朝天。
就这样,我不知摔了多少跤、屁股也不知受了多少罪,终于学会了滑冰。 自那以后,爸爸经常带我去滑冰,每次不知摔了多少屁股蹲,尽管浑身酸痛,但我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因为我又学会了一样拿手好戏。虽然过程有点苦,结果却是甜的。
【点评】:文章开头点明自己的拿手好戏是滑冰,接着详细写了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结尾照应开头,交代拿手戏就是这样练成的。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突出了过程虽苦,结果却甜的中心。
(1)审清题目。仔细揣摩文题,注意其中的关键词:一个是“我的”,另一个是“拿手”。“我的”说明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拿手”则是众多本领中最厉害的一个,习作内容要围绕“拿手”展开。 (2)确定主题。每个人都有拿手好戏,这个拿手好戏可以是艺术类的如画画、跳舞等,可以是体育如打羽毛球、跳绳等,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技能如挑西瓜、吹口哨等等。但是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来写,想想这个拿手好戏是怎样炼成的,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
(3)列出提纲,详略得当。明确自己的拿手好戏后,想清楚先写什么,接下来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提纲。对于最能够表达衷心的材料,要进行详细描写,其他的可以略写。 (4)润色修改。写完后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重点部分的内容是否写清楚了。发现问题后根据要表达的意思反复推敲,然后进行修改。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7 开国大典群众入场—典礼开始—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22 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看来《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不一定是这样。 查查资料。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听琴声猜出了贝多芬,这是说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吧?
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需要查找资料的,我会认真记下来。
我会把听课过程中的想法记录下来。
你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老师强调的重要内容。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智力培养和解题技巧培养都有好处。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课堂笔记的一些技巧: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总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用不同的颜色的笔,比如你用蓝色和红色,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如:句子含义用红笔,修辞方法的作用用蓝笔等。(根据自己的喜好)
我在课堂上记录了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弹钢琴,遇知音,内心感动。 ②总起全文,引出传说。 ③创新曲,引联想,迸发激情。 ④欣赏琴音,引发同情。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亮相”是一种戏曲上的表演动作。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戏曲的亮相有两个作用:一是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二是便于拍摄剧照。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
“压轴”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也指群众演员。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跟“唱红脸”相对)。 花架子: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 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一切专搞形式主义而不务实的人。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 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现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以反 对或搞垮对方。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字正腔圆: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有板有眼:板眼,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有眼,指演员唱的节奏准确。现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科班出身:戏班以演戏为主,科班以学戏为主。原指名角都是刻板学习出来的,接受了专业的训练。现指大学毕业,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后参加工作的人。
行头——哟,你一天一个行头,这是要拍戏还是赶场呀?
有板有眼——小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的,我们真该向她学习。
跑龙套——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有一位同学根据下面的说明书,做成了图中的小台灯。小台灯有一处做错了,跟说明书写得不够清楚有关系。读读说明书,把写得不清楚的地方画出来,再改一改。
材料: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皮泥。做法: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做灯罩。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一端弯一点儿,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灯泡。
3.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橡皮泥,铅丝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弯一点儿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第3步写错了,应该为——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①声音美:余音绕梁 天籁之音②音乐庄严、正大、高妙、和谐:黄钟大吕③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高山流水④不减城南杜曲舞姿美:轻歌曼舞 ⑤书法美:笔走龙蛇 ⑥文章不叫雕琢,非常自然:行云流水⑦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巧夺天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参观书法展,学习书法,评价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口语交际习作ppt、习作我的拿手好戏doc、口语交际聊聊书法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点要鲜明,引用故事,做好准备,读书的快乐,多彩的活动,看龙舟赛,语文园地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