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1认识压强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页
    8.1认识压强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2页
    8.1认识压强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压强优秀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压强优秀课后作业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5km,共设车站29座,【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匀速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
    A. F、p不变,f变大B. F变小,p、f变大
    C. F、f不变,p变大D. F、f不变,p变小
    下列四幅图反映的物理现象中,有一幅图和其它三幅图不一样,这个图是( )
    A. 撞击斧柄,斧头就能紧套在斧柄上
    B. 用锋利的菜刀切菜
    C. 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却落入杯中
    D. 汽车急刹车,人向前冲去
    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较宽B. 图钉帽做的较大
    C.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 刀刃磨的很锋利
    将一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沿图所示的中间直线切去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及压力将( )
    A. 密度、压强、压力均减小B. 密度不变,压强、压力均减小
    C. 密度、压强不变,压力减小D. 密度、压强、压力均不变
    下列生活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B. 铁钉的尖端做得尖细
    C. 剪刀钝了磨一磨,使刀刃变薄D. 书包的背带做得扁而宽
    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B. p1>p2
    C. F1=F2
    D. F1>F2
    小峰将一金属块放在斜面上,金属块静止不动,稍用力向下推金属块后,金属块恰好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块静止时对斜面的压力较大
    B. 金属块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静止时的摩擦力
    C. 金属块静止与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若斜面倾角增大,金属块仍然匀速下滑
    如图所示,小红在雪地中陷得较深,小刚脚下穿有滑雪板,没有陷进雪地。此现象能说明( )
    A. 小红对雪地产生较大的压强
    B.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压面积无关
    C. 小刚对雪地产生较小的压力
    D.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关于安全带和“头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增大
    B. 安全带扁宽能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力
    C. 头枕能防止后方追尾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D. 以安全带为参照物,头枕是运动的
    如图所示,一重力不计的木板可绕点无摩擦转动,OA=1m,OB=3m,A端挂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P,一个重为500N的人站在B点时,P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P的重力为1000N
    B. 人向左运动1m后,物块P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本身的重力
    C. 人向左运动1m后,物块P对地面的压强为5×104Pa
    D. 人向左运动2m后,木板A端开始下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如图1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2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3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F1 F2,p1 p2。(均填“>”“=”或“S盖,
    所以根据p=FS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p1F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正立、倒立时水和塑料瓶的质量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G=mg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2)根据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结合两者的变化即可判断水对底和盖的压力关系。
    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公式p=FS的能力,这就要求无论题目如何变化,一定要分析隐含的物理信息,这样才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答案】C
    【解析】解:
    A、金属块静止时和匀速运动时,斜面的倾角不变,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变,故A错误;
    BC、两种情况都是平衡状态,且重力大小不变,倾斜角度不变,支持力大小不变,且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0,据此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故C正确;
    D、若斜面倾角增大,金属块对木板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而支持力变小,重力不变,金属块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则金属块下滑时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斜面的倾角不变,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2)(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在斜面的倾角不变时,支持力不变,物体的重力不变,据此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和方向;
    (4)金属块下滑时,再抬高木板,则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变小,摩擦力变小,根据力的合成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涉及到力学的多个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有一定难度。
    8.【答案】A
    【解析】解:这两位同学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小红与雪面的接触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即压强较大,所以在雪地中陷得较深;但是小刚脚下穿有滑雪板,受力面积大,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没有陷进雪地;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压力的大小,二是接触面积的大小;减小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面积可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本题考查了对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灵活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在紧急刹车或撞上前车时,该车司机由于惯性会向前冲;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或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安全带并不能增大惯性,故A错误。
    B、安全带扁宽能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从而避免人员被勒伤,该安全带不能使人所承受的压力减小,故B错误;
    C、当汽车突然加速或被后车撞上时,该车司机由于惯性其头部会向后仰;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或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故C正确;
    D、以安全带为参照物,头枕与安全带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以安全带为参照物,头枕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由于惯性,有了头枕,能减小汽车突然加速或因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由于惯性,当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系上安全带可以防止人撞上前窗玻璃。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此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有时我们要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我们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体现了物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0.【答案】C
    【解析】解: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人×OB=GP×OA,则GP=G人×OBOA=500N×3m1m=1500N,故A错误;
    BC、人向左运动1m后,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人×L1=F2×OA,且L1=3m−1m=2m,则F2=G人×L1OA=500N×2m1m=1000N,
    物块P对地面的压力:F=GP−F2=1500N−1000=500N,
    物块P对地面的压强:p=FS=500N10×10−2m×10×10−2m=5×104Pa,故B错误,C正确;
    D、当人向左运动2m后,人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木板A端不会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1)人站在B点时,P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零,说明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计算物体P的重力;
    (2)当人向左运动1m时,人的力臂变小,绳对正方体P的拉力变小,正方体P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根据压强公式可计算P对地面的压强;
    (3)当人向左运动2m后,人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的状态。
    本题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压强公式以及力的合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确定配重对杠杆的拉力等于重力和压力的合力是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
    【解析】略
    12.【答案】10 6×103
    【解析】解:(1)此时的立方体物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墙壁对它的摩擦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压力和墙壁对它水平向右的压力。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墙壁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故为10N。
    (2)立方体物块的边长L=5cm=0.05m,所以其与墙壁的接触面积S=L2=(0.05m)2=2.5×10−3m2;
    由于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力,所以,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就等于水平压力F,为15N。
    所以物块对墙壁的压强:P=FS=15N2.5×10−3m2=6×103Pa
    故答案为:10;6×103。
    (1)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利用木块受到的重力可以求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立方体物块的边长L,可以求得其与墙壁的接触面积S,根据告诉的压力F和求得的受力面积S,利用公式:P=FS可以求得物块对墙壁的压强。
    (1)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压强的计算。
    (2)能够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在明确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的前提下,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重力的大小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13.【答案】凹陷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解析】解:(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知,两图的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且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
    故可得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乙、丁两图符合。
    故答案为:(1)凹陷;
    (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乙、丁。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物体的形变上,可以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是否明显。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受力面积一定;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压力的大小一定。
    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会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二是掌握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14.【答案】运动 36.25 减小
    【解析】解:(1)某同学在金川路站等地铁,他相对于驶来的地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相对于驶来的地铁是运动的;
    (2)地铁平均速度v=st=;
    (3)钢轨铺在轨枕上,增大了受力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运动;36.25;减小。
    (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2)根据v=st得出地铁平均速度;
    (3)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并考查运动状态的判断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综合性较强。
    15.【答案】解:
    小球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F=G=10N,作用点在小球与桌面的接触处。示意图如下:
    【解析】压力属于弹力,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不在物体重心。
    16.【答案】解:找出物体的重心(几何中心),从物体重心开始,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G;
    在物体和斜面的接触面上找一点作为力的作用点,画一垂直斜面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F,如图所示:
    【解析】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的。
    据此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示意图。
    此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让我们画出重力和压力的示意图,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均不相同。
    17.【答案】11.0 惯性 重力 受力面积
    【解析】解:(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由图可知,焦距为:41.0cm−30.0cm=11.0cm;
    (2)用尺子快速水平打击在杯口的硬纸片,该硬纸片由于受力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去,杯口的鸡蛋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随纸板一起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
    (3)甲、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不同,可以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11.0;(2)惯性;重力;(3)受力面积。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中一个因素一定。
    此题考查凸透镜焦距的确定、惯性以及压强的有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18.【答案】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底面积S无关
    【解析】解:(1)实验中发现海绵的压下深度相同,这表明圆柱体产生的压强是相同的,即: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底面积S无关;
    (2)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压强与圆柱体高度h是否有关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需要控制圆柱体的密度相同、底面积相同,而高度不同,用刻度尺测量海绵被压下的深度来比较压强的大小;故表格为:
    故答案为:(1)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底面积S无关;(2)见上表
    (1)实验中根据海绵被压下深度的大小来判定压强的大小;
    (2)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压强与圆柱体高度h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圆柱体的密度相同、底面积相同,而高度不同。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影响因素,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1)机器人的运动时间:t=1 min=60s,路程为:s=30m,
    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v=st=30m60s=0.5 m/s;
    (2)机器人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
    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即F牵=f阻=0.2G=0.2×500N=100N;
    (3)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G=500N,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p=FS=500N500×10−4m2=1×104Pa。
    答:(1)机器人的平均速度是0.5m/s;
    (2)机器人所受的牵引力是100N;
    (3)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104Pa。
    【解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st计算机器人的平均速度;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即F牵=f阻=0.2G,结合公式G=mg计算牵引力的大小;
    (3)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G,根据公式p=FS计算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速度、重力、压强的计算,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
    20.【答案】解:(1)小明的重力为:
    G=mg=50kg×10N/kg=500N;
    (2)当小明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为:
    p=FS=GS=500N5×10−2m2=1×104Pa

    相关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精品精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浮 力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浮 力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 “解剖”原子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解剖”原子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