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原创】沪科版(粤沪版)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在超市,人们常将选购的物品放入购物车,然后人推着购物车前进。购物车在人水平方向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品的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 人的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
C. 地面的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 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
在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两个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甲图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它们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力F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W 甲>W 乙B. W 甲=W 乙
C. W 甲L>H>h,则做功最多的是 (填序号)。
如图为四旋翼无人机,质量为1.2 kg,下方悬挂着一个质量为0.3 kg的摄像机。前5 s无人机从地面竖直匀速上升了10 m,然后水平飞行了30 s。无人机前5 s对摄像机做功 J,后30 s,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 J。(g取10 N/kg)
实心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 。大山同学在某次体育考试中用60 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 N,大山投出了9.6 m的距离,球的轨迹最高点距地面3 m。则球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实心球受的力所做的功为 J(不计空气阻力)。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五一假期,小明驾车从泰州到上海游玩。出发前,小明收集了相关数据,整理成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相关计算。
(1)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全程行车所需的时间;
(3)匀速行驶lkm牵引力所做的功;
小球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这个过程中,物体下落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h=12gt2,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做功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如图为小铁块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中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铁块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同,且第一次闪光时小铁块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请根据照片分析:
(1)小铁块做的是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2)小铁块在______点动能最大;(选填“A”、“B”或“C”)
(3)小铁块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______在BC段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为节能减排,小明同学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他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质量为15kg,(g=10N/kg)求:
(1)若他在平直公路上5min内匀速行驶了1500m,则这段时间他骑行的速度是多大?
(2)若他行时的阻力恒为60N,则他匀速骑行1500m,需对自行车做多少功?
(3)若他骑行时自行车两轮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到龙宫借宝一段有这样的描述:“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约丈二长短,碗口粗细ˈ。”以国际单位制,金箍棒质量为6750 kg,体积约0.2 m3,求:
(1)在海底将上述棒抽出后,棒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多大?(g取10 N/kg,海水密度ρ水=1.0×103kg/m3)
(2)在海水中将上述棒竖直上提1000 m,孙悟空至少要做多大的功?
(3)为了方便用力,孙悟空将棒变得细短了许多(质量不变)。而思思同学认为孙悟空可以不做功就能让棒上升到海面。请你说说孙悟空要怎么做?
如图所示,质量为2.5 t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其前方有一固定的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6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测出汽车的速度为34 m/s。已知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g取10 N/kg)求:
(1)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2)汽车匀速行驶10 s内牵引力做的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物品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购物车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物品的重力未对购物车做功,故A错误;在人推力的方向上,购物车移动了距离,人的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故B正确;在地面的支持力的方向上,购物车没有移动距离,地面的支持力未对购物车做功,故C错误;人的推力对购物车做功,故D错误。选B。
2.【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即W甲=W乙。选B。
3.【答案】B
【解析】解:甲图中人提着滑板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走,人对滑板施加了力的作用,但滑板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人对滑板不做功,故A错误;乙图中人推着货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走,人对货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货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人对货车做了功,故B正确;丙图中人用力搬石头但石头仍保持静止,人对石头施加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人对石头没有做功,故C错误;丁图中足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继续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不再受人的踢力,只有距离,所以人对足球没有做功,故D错误。选B。
4.【答案】B
【解析】解:小新将包提起,包受到向上的力,并且包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小新提包的力做功,A不符合题意;小新提包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车上,包受到向上的力,但是包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B符合题意;小新提包乘电梯上升,包受到向上的力,包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小新提包的力做功,C不符合题意;小新提着包上楼,手提着包的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包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小新提包的力做功,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金属棒AB的重心位于该棒的中点,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直至图中位置时,A为支点,则重力的力臂为AD,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力臂为AC,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ADAC=AEAB=1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AD=F×AC,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ADAC⋅G=12G,即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直至图中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变,由W=Fx可知,W与x是正比例函数关系,W−x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绳AB的长为3 m,水平移动距离BC为4 m,则绳AC的长度为(3m)2+(4m)2=5m,定滑轮右侧绳增加的长度为l=5 m−3 m=2 m;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判断,物体实际上升的高度h=L=2 m,则人对绳的拉力大小F=G=100 N,所以这位同学做功至少为W=Fh=100 N×2 m=200 J。
7.【答案】B
【解析】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B物体向左移动时,A物体没有动,故A、B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没有对A物体做功;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推力对行李箱做的功W=Fs=10N×80m=800J,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行李箱的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故行李箱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对行李箱没有做功。
故选:A。
根据W=Fs得出推力对行李箱做的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9.【答案】A
【解析】解:A、跳水运动员由跳台向水面下落,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向下通过了距离,故重力对人做功,故A正确;
B、雪地摩托车在水平雪面上快速行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故重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
C、冰球在水平冰面上滑动,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故重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举在空中静止不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重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本题考查了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方法,注意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只有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通过距离,重力才对物体做功。
10.【答案】A
【解析】解:A、绳子给物体一个向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此过程绳子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
B、运动员对杠铃有一个向上的力,但杠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给石头一个向上的力,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人对滑板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而滑板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力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1.【答案】一定相等
【解析】解: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用机械时做的功为:W=Gh。若机械的摩擦和自重可以忽略不计,则使用机械时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时做的功,W′=W=Gh,即使用每一种机械所做的功一样多。
12.【答案】 ①④
①
【解析】解:用力F提水桶:①由井底提起H高度,F向上,水桶向上移动了H,力F对水桶做功是FH;②不动,F向上,水桶没有向上移动距离,力F没有对水桶做功;③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s,F向上,但是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力F没有对水桶做功;④爬上长为L、高为h的楼梯时,F向上,向上移动的距离为h,力F对水桶做功是Fh。因为H>h,所以FH>Fh,即做功最多的是①。
13.【答案】30
0
【解析】解:摄像机的重力G=mg=0.3kg×10N/kg=3N;无人机前5s对摄像机做的功W=F拉h=Gh=3N×10m=30J;后30s,无人机对摄像机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飞行,摄像机沿拉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无人机对摄像机没有做功,即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为0J。
14.【答案】具有惯性
60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惯性的理解以及功的计算等,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知道实心球的重力和最高点距离地面的距离,根据W=Gh求出实心球所受的力所做的功。
【解答】
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
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
已知球最高点距地面3m,即实心球下落高度为3m,
则重力做的功:W=Gh=20N×3m=60J。
故答案为:具有惯性;60。
15.【答案】解:(1)轿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1050kg×10N/kg=1.05×104N,
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1.05×104N0.15m2=7×104Pa;
(2)由v=st可得,全程行车所需的时间:
t=sv=216km90km/h=2.4h;
(3)因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所以,轿车受到的牵引力:F牵=f=2000N,
匀速行驶1km牵引力所做的功:
W=F牵s=2000N×1×103m=2×106J;
答:(1)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104Pa;
(2)全程行车所需的时间为2.4h;
(3)匀速行驶lkm牵引力所做的功为2×106J。
【解析】(1)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据p=FS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由表格数据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根据v=st求出全程行车所需的时间;
(3)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利用W=Fs求出匀速行驶1km牵引力所做的功。
本题考查的是压强、功、和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计算,掌握有关的公式并从表格中获取相关的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作图题。
根据W=Gh和h=12gt2得出重力对该球做功的功率P与速度v的关系,然后根据表达式做出该图象。
【解答】
物体下落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h=12gt2 则重力对小球做的功W = Gh=G×12gt2,G、g不变,则可知W与t成二次函数关系,即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拋物线,故如图所示
。
17.【答案】变速直线;C;小于
【解析】解:(1)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同,
由图可知,小铁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所以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小铁块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动能越来越大,故在C点动能最大;
(3)如图,DE>AD,小根据W=Gh可知,小铁块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
故答案为:(1)变速直线;(2)C;(3)小于。
(1)比较铁块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得到结论;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根据W=Gh判断出做功的多少。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试题,主要考查对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以往试题相比,情景简单新颖,引导我们教学要重视对基本概念的教学,并对概念要进行变式训练。
18.【答案】解:(1)小明骑行的速度是:v=st=1500m5×60s=5m/s;
(2)小明匀速骑行,受力平衡,则动力F=f=60N,
所以需对自行车做的功:W=Fs=60N×1500m=9×104J;
(3)骑行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压=G总=(m人+m车)g=(50kg+15kg)×10N/kg=650N,
受力面积:S=25cm2=25×10−4m2,
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F压S=650N25×10−4m2=2.6×105Pa。
答:(1)这段时间他骑行的速度是5m/s;
(2)需对自行车做多少功9×104J;
(3)若他骑行时自行车两轮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6×105Pa。
【解析】(1)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这段时间他骑行的速度;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动力,然后利用W=Fs计算需对自行车做多少功;
(3)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车的重力之和,已知压力和接触面积,利用公式p=FS计算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速度、功和压强的计算,以及二力平衡条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知道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车的重力之和。
19.【答案】解:(1)棒受到的重力G=mg=6750 kg×10 N/kg=67500 N,
棒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ρ水Vg=1.0×103 kg/m3×0.2 m3×10 N/kg=2000 N;
(2)在海水中将棒竖直上提用的力F=G−F浮=67500 N−2000 N=65500 N,
则孙悟空至少要做的功W=Fs=65500 N×1000 m=6.55×107 J;
(3)将棒变长、变粗,则棒的体积变大,即棒在海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棒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而棒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当海水对棒的浮力大于重力时,棒就会自动浮到海面。
【解析】见答案
20.【答案】解:(1)汽车的重力G=mg=2.5×103 kg×10 N/kg=2.5×104 N,
汽车受到的阻力F阻=0.02G=0.02×2.5×104 N=500 N,
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平衡力,则F=F阻=500 N。
(2)汽车10 s内行驶的距离s=v车t=34 m/s×10 s=340 m,
则牵引力做的功W=Fs=500 N×340 m=1.7×105 J。
【解析】见答案
轿车质量(kg)
1050
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m2)
0.15
泰州到上海距离(km)
216
预设行车速度(km/h)
90
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N)
20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 怎样才叫做功一课一练,共13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走进微观精品课时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34×1022个水分子,【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