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自选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自选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自选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自选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计算类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气体经过干燥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等装置,按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D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D中应盛放___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
    (3)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有毒的硫化氢气体。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硫化氢气体,选择的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写导管口标注的字母)。
    5、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6、实验室制取CO2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检验CO2,而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7、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8、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易溶于水 D.常温下稳定
    9、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检验二氧化碳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0、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变红
    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密度较大
    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11、下列关于CO2性质或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中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1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黑色固体 ②是同一种物质 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④物理性质相似 ⑤化学性质相似 ⑥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大理石与稀盐酸 D.碳酸钠与稀盐酸
    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16、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CO2 B.CO C.N2 D.SO2
    17、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变为白色 D.不变色
    18、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获得另一种物质,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对此成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最硬单质
    B.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4
    C.CCl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另一种物质可能为NaCl
    1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三、简答题。
    20、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图甲 图乙
    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1、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2)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3)影视舞台上经常看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一景象的物质是_____;
    (4)“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是我国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徽墨写字作画不变色,是因为_____;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证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
    五、计算类综合题。
    22、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温室气体(CO2)排放日益增加,为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人造树叶”。假设每1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880g并转化为乙醇(C2H5OH),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
    (1)写出该研究的一点意义 。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多少棵树吸收的CO2。
    (3)1升“人造树叶”工作一个月(按30天计)可得到乙醇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021—2022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自选练含答
    人教九上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填空题。
    1、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答案】(1)蓝色 2CO+O22CO2 (2)分子的构成不同
    2、实验室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答案】向上排空气
    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气体经过干燥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CO2 +Ca(OH)2=== CaCO3 ↓+H2O
    CO2 CuO+COeq \(=====,\s\up7(△))Cu+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等装置,按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D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D中应盛放___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
    (3)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有毒的硫化氢气体。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硫化氢气体,选择的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写导管口标注的字母)。
    【答案】
    (1)铁架台 (2)CaCO3+2HCl===CaCl2+H2O+CO2↑ 石蕊 (3)bcdg
    5、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答案及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来填充口罩;故填:吸附;
    (2)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取等体积的样品,都加入相同量的肥皂水,一起振荡,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6、实验室制取CO2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检验CO2,而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7、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作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 (3) 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选择题。
    8、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易溶于水 D.常温下稳定
    【答案】C
    9、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检验二氧化碳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答案】C
    10、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变红
    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密度较大
    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答案】D
    11、下列关于CO2性质或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中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答案】C
    1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答案】D
    1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黑色固体 ②是同一种物质 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④物理性质相似 ⑤化学性质相似 ⑥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大理石与稀盐酸 D.碳酸钠与稀盐酸
    【答案】C
    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A
    16、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CO2 B.CO C.N2 D.SO2
    【答案】B
    17、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盛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变为白色 D.不变色
    【答案】A
    18、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获得另一种物质,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对此成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最硬单质
    B.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4
    C.CCl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另一种物质可能为NaCl
    【答案】A
    1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我具有还原性,能冶炼金属
    D.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
    【答案】C
    三、简答题。
    20、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图甲 图乙
    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合理
    (2)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
    四、综合题。
    21、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2)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3)影视舞台上经常看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一景象的物质是_____;
    (4)“文房四宝”中的徽墨、宣纸、歙砚是我国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徽墨写字作画不变色,是因为_____;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证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
    【答案】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6 二 干冰 徽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将宣纸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石灰水润湿过的烧杯,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
    五、计算类综合题。
    22、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温室气体(CO2)排放日益增加,为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人造树叶”。假设每1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880g并转化为乙醇(C2H5OH),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
    (1)写出该研究的一点意义 。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多少棵树吸收的CO2。
    (3)1升“人造树叶”工作一个月(按30天计)可得到乙醇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缓解温室效应;(2)20;(3)13800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
    产生泡沫少
    该水样是硬水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车与电缆接触部件的电刷,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