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概念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789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概念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789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 第一节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概念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1789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等式的概念,等式的类型,方程解的检验,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概念
知识结构导图
知识点:等式
一、等式的概念:像m+n=n+m, 3×3+1=5×2, x+2x=3x, 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a=b以用表示一般的等式。
注意: 用”=”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表示相等关系。
二、等式的类型。
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成立。如3x=3x。无论字母的取值如何变化,等式两边恒相等。
2、条件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如2x=2。只有当x=1时,等式两边才相等。
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x-2=x+2。无论字母取什么值,等式两边恒不相等。
等式的性质
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a=b那么a+c=b+c,或a-c=a-c
2、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a=b那么a×b=b×c。
若a=b。c不等于零。那么,a÷c=b÷c。
3、对称性: 等式左、右两边互换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如。a=b那么b=a。
4、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知识点:方程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
已知数指具体的数值,未知数指要求的数。通常。未知数用x、y、z来表示。如方程x+1=y-3,其中3和1指的是已知数,x和y指的是未知数。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如x=2是方程3-x=1的解。而求出x=2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注意: 1、方程的解一定要写成x=2的形式。而2=x不是方程的解的形式。
2、方程可能无解,可能只有一个解,也可能有多个解。
四、方程解的检验。
要验证某个数是否为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该数带入这个方程中。若此时方程左右两边数值相等,则这个数为方程的解,否则不是方程的解。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最简形式: ax=b a不等于0, a、b均为已知数。
标准形式: ax+b=0 a不等于0 , a、b均为已知数。
注意: 1、方程中的 元 指的是未知数。 次 则是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
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情况下有唯一解,绝对值符号里有字母的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例1.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44%,比男生少9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2);
; (2)
检测
1.下面有( )个方程的解为.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A.1 B.2 C.3 D.4
2.若是方程的解,则也是方程( )的解.
A. B. C. 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mx=my,则mx-my=0 ②若mx=my,则x=y
③若mx=my,则mx+my=2my ④若x=y,则mx=my
A、1 B、2 C、3 D、4
4、已知,则 。
5、已知t=3是方程at-6= 18的解,则a=________
出门考:
日期:_______ 科目:数学
1、下列变形符合等式性质的是( )
A.如果2x-3=7,那么2x=7-3 B.如果3x-2=x+1,那么3x-x=1-2
C.如果-2x=5,那么x=5+2 D.如果-x=1,那么x=-3
2、已知方程(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满足____________
用等式表示: x的2倍比30大6: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由a=b,得; (2)由x=y,y=,得x=; (3)由-2=x,得x=-2.
5、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 (2);
(3); (4);
课后作业
选择题
1.已知是方程的一个解,那么的值是( )
A.1 B.3 C.-3 D.-1
2.某工厂在第一季度生产机器300强,比原计划超产了20%.若设原计划第一季度生产台,则这个问题中所含的相等关系及相应的方程是( )
A.实际产量+超产量=原计划产量,
B. 实际产量+超产量=原计划产量,
C. 实际产量-超产量=原计划产量,
D. 实际产量-超产量=原计划产量,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 +3=1的解是x= 4 B、3-x = 5的解是x=2
C、的解是 D、的解是x = -1
4、方程的解是,那么等于( )
A、-1 B、 1 C、0 D、2
填空题
5.比a的2倍大2的数等于a与b的差: ;
6.的25%比它的5倍少3: ;
7、当y=_______时,y的2倍与3的差等于17。
8、代数式x+6的值与3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 。
解答题
9.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的7倍比它本身大15;
(2)小明为班级买了三副羽毛球拍,付出50元,找回3.50元.每副羽毛球拍的单价是多少元?
10.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为100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2)长方形的周长为40cm,长比宽多3cm,求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5%,比男生多5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4)A、B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地开往B地,3小时后离B地还有20千米,求小卡车的平均速度。
10、已知2x2-3=7,求x2+1的值.
1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
五、拓展提高
11、已知3b-2a-1=3a-2b,利用等式的性质比较a、b大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文件包含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教师版docx、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学生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