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17964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图文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说新语》二则,我读大家读,朗读展示,志人小说,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寒雪日,《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记忆力大比拼,敬词有谦词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太傅( ) 俄而( ) 雪骤( )差( ) 可拟( ) 无奕( )撒( ) 柳絮( )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节奏 3、把握语气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谢安,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即“所似何”,像什么,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口头说出下面字词的意思1内集:2与:3儿女:4文义:5俄而:6欣然:7何所似: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8差:9拟:10未若:11因风:13骤: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
谢太傅(谢安)、兄子胡儿、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
起因 发展 结果
1、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
从课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因为“柳絮因风起”描绘出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以盐喻雪,只注意两者都是白色的,忽略盐为颗粒状,不能飘扬,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想象的美感,仅有物象而无意蕴。而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所以“柳絮”一喻更好。
2、文中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
既表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既是对两个孩子的聪慧感到欣慰,更是对谢道韫的赞赏,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4、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种写法?
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5、学完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人的聪明才智不是与生俱来,是通过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积累与实践获得的。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不断思考,不断积累才能获得真知,有所成就。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柳宗元《江雪》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补述“兄女”身份
叙事平实,语言简练。 《咏雪》一文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写出,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优点。开篇短短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丢下(他)而离开。去,离开。
(友人)才到。 乃,才。
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也称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不是人哪! 哉,语气助词,表感叹。
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期行:2.期:3.日中:4.至:5.舍:6.去:7.乃:
8.尊君:9.不(fu):10.君: 11.委:12.家君:13.引:14.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1、你如何评价元方及友人?2、元方在友人“下车引之”时却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是否无礼?如果你是元方,你将怎样做?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他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其父的回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本文剪裁得体,而且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东汉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当地的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师生关系,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他们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3、“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 否失礼?
①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他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这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所以我觉得元方最后的举动略显失礼。
5、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句中停顿的一般规律,读出赞赏之情,读出延长之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教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编者简介,作品简介,歌咏赞美,“咏”的对象,整体感知,自主学习,结合注释读通大意,寒雪日,研读赏析,讲论文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示范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高兴的样子,大体相比,不如不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