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共3页。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②知道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相反
③知道磁偏角
(2)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地磁场的存在。
②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经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②通过演示自制实验创新教具,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地磁场的存在。
难点:如何认识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不同且不重合。
这是由于地磁场十分抽象,难于理解。而用地球仪加磁体的方式模拟地磁场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地磁场的特点。
教具:
地球仪、条形磁体、小磁针、科学视频。
说教法
1、观察法
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说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征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特点,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实验观察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相结合,学会透过实验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
说教学程序
地磁场的教学
首先播放科学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磁场的存在以及对自然的影响。现场演示实验,用小磁针和地球仪(内部斜插入条形磁铁)进行演示地磁场,并提出问题:磁针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磁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
学生讨论、交流,确认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让学生观察小磁针在地理南北极上方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说明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相反。[来源:学 利用小磁针和地球仪,让学生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性质画出地磁场的磁感线。根据磁感线确定地磁场的S、N极。
师:教师说明,实际上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这一现象现代科学界叫做“磁偏角”现象。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记载了这一现象的人,比西方哥伦布的发现早了四百多年。结合时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下面这段话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地磁场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研究了好久,但至今没有一个好的答案。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争取早一天把地磁场这个问题弄明白,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搞清楚。同学们,努力吧,未来属于你们。[来源:学+科+网Z+X+X+K]
《动物罗盘》:鸽子和绿海龟都是靠地磁场进行导航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内容结构框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