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照相机成像的特点,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放大镜成像的特点,实像和虚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附1:课前测试题
1. 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透镜的是
A.照相机B.汽车后视镜
C.投影仪 D.放大镜
2. 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C.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D.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应用到了凹透镜
B.照相机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C.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D.放大镜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
4. 在观察自制模型照相机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相机靠近物体时,会发现像变模糊,此时需要将镜头向外伸,同时像变大
B.将相机靠近物体时,会发现像变模糊,此时需要将镜头往里缩,同时像变小
C.将相机远离物体时,会发现像变模糊,此时需要将镜头向外伸,同时像变小
D.将相机远离物体时,会发现像变模糊,此时需要将镜头往里缩,同时像变大
5. 在实像与虚像的讨论中,错误的是
A.实像和虚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用眼睛观察到
B.实像能在光屏上承接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
C.实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学校
课题
生活中的透镜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物理
章节
第五章第2节
学时
1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法,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以及实像虚像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2、体会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联系。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
本节课的重点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学生课下自学,教师课堂中解决疑点并进行总结归纳。
本节课的难点是三种仪器如何使像的大小变化。通过亲自体验并结合Flash动态光路图加以解释其原理。
学习者分析
本次授课的学习者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较弱,但思想很活跃,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实物(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感兴趣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引导他们对物理现象作仔细观察,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翻转课堂
课下学习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初步了解三种仪器的成像特点。
学生通过微课自学,初步了解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的应用和成像的特点。
将微课视频和任务清单发布在武汉教育云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
点击进入
运用媒体功能将微课视频和任务清单发布在网上,利用互联网的超时空性,学生能够在课下任意时间完成收到的任务。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课前测试
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进入课前测试。
学生按照老师引导完成课前测试。
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在问卷星上发布一套课前测试题,学生通过点击链接进入测试,测试完成后,学生可以马上看到成绩,并且错题有解析。教师可以实时统计学生答题情况。
引入:寻找生活中的透镜
让学生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应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明确本节课任务。
学生思考问题。
小组交流,请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说出生活中遇到应用透镜的实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猫眼……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应用到了透镜,请同学们说出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
告诉学生我们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将实例名称通过图片等方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学生更有兴趣了解。
一、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凸透镜到底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成像,成什么样的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陌生。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学生亲自操作自己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阅读教材或参阅网页中的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像,物距>像距,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3、若将相机靠近物体,像会变大,同时应将凸透镜远离胶片(光屏)。
[活动1]通过自制模型照相机探究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什么?
2、动手操作自制模型照相机,总结出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3、拍照过程中如果想要使像的大小发生变化,应该如何操作照相机呢?请动手体验。
*思考:班级在拍合影照时,摄影师发现有少部分同学不在取景框内,你能帮摄影师想想办法吗?
将与本探究活动有关的相关信息展现在网页上,便于查阅。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二、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除了能成缩小的像外,还能成放大的像,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制迷你投影仪,提升学生勇于探究的兴趣。从而总结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学生亲自操作自己制作的迷你投影仪,阅读教材或参阅网页中的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1、投影仪(或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像,物距<像距,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3、若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像会变大,同时应将凸透镜靠近幻灯片。
[活动2]探究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什么?
2、动手操作自制迷你投影仪,总结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3、如果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小发生变化,应该如何操作?请动手体验。
*思考:一位老师上课使用投影仪时,发现投出的画面是倒着的并且非常的小,你能帮这位老师解开他的烦恼吗?
将与本探究活动有关的相关信息展现在网页上,便于查阅。
三、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放大镜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是凸透镜,除了常规的放大镜外,还有什么能够充当放大镜呢?布置任务让学生寻找,并通过观察总结出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亲手操作,阅读教材或参阅网页中的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1、放大镜相当于凸透镜。
2、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同侧。
3、动手试试,要让放大镜成的像变大,应如何操作?
将放大镜稍远离被观察物体。
[活动3]探究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1、放大镜相当于什么?
2、将模型照相机上的凸透镜取下,对准文字观察,总结出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3、动手试试,要让放大镜成的像变大,应如何操作?
*思考:老奶奶在用放大镜读报纸,觉得字还是太小了,你能帮帮她吗?
将与本探究活动有关的相关信息展现在网页上,便于查阅。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四、实像和虚像
复习巩固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动态光路图解释成像原理,解决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格局。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能说出几个成实像和虚像的例子吗?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像成的都是实像。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放大镜、平面镜、岸上看水中物体、水中看岸上物体等成的是虚像。
[活动4]探究实像和虚像。
1、完成任务清单上所给的光路图。引导学生思考三种仪器成像除了在正倒和大小上有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有些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引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3、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通过动态光路图解释成像原理。
在解释实像和虚像时,还有在解释像的变化时,制作了Flash动态光路图,使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容易了许多。
总结归纳
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三种仪器成像特点表格。
学生直接在网页中完成总结归纳内容,并当场检验。
计算机快速判定答案的正误,针对错的答案,学生有机会重新改正,直到做对。
练习反馈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进入练习反馈。
利用问卷星,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附2:学生任务清单
回忆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归纳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特点;
能区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按照微课视频上的介绍,自制一个模型照相机,制作完成后,试着完成下列任务清单上的内容(至少完成任务一)。
2、动动脑:你能自制一个投影仪或放大镜吗?上课的时候希望看见你的成果!(挑战任务二、三、四)。
下列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如图所示相同的是( )
A.照相机B.放大镜
C.平面镜D.投影仪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朝着屏幕的方向看,幻灯片的插法是图中的( )
A B C D
某同学用相机先后拍摄了如图所示的两张照片,在拍摄完第一张照片后,应该( )
A.远离小狗,并将镜头伸长B.靠近小狗 ,并将镜头伸长
C.远离小狗 ,并将镜头缩短D.靠近小狗,并将镜头缩短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困惑( 在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如何解决你出现的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任务清单
任务
任务内容
学习目标
寻找生活中的透镜
试回忆,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透镜?
回忆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任务一:照相机
成像特点
根据自制的模型照相机,完成以下任务: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__________(“正立”或 “倒立”)、__________(“放大”或 “缩小”)的像,物距______(“>”或 “<”)像距,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________(“同侧”或 “两侧”)。
3、若将相机靠近物体,像会变______(“大”或“小”),同时应将凸透镜__________(“靠近”或 “远离)胶片(光屏)。
*思考:班级在拍合影照时,摄影师发现有少部分同学不在取景框内,你能帮摄影师想想办法吗?
归纳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任务二:投影仪
成像特点
根据自制的迷你投影仪,完成以下任务:
1、投影仪(或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__。
2、投影仪(或幻灯机)成__________(“正立”或 “倒立”)、__________(“放大”或 “缩小”)的像,物距______(“>”或 “<”)像距,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________(“同侧”或 “两侧”)。
3、若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像会变______(“大”或“小”),同时应将凸透镜__________(“靠近”或 “远离)幻灯片。
*思考:一位老师上课使用投影仪时,发现投出的画面是倒着的并且非常的小,你能帮这位老师解开他的烦恼吗?
归纳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任务
任务内容
学习目标
任务三:放大镜
成像特点
根据(自制)放大镜,完成以下任务:
1、放大镜相当于____________。
2、放大镜成__________(“正立”或 “倒立”)、__________(“放大”或 “缩小”)的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________(“同侧”或 “两侧”)。
3、动手试试,要让放大镜成的像变大,应如何操作?
*思考:老奶奶在用放大镜读报纸,觉得字还是太小了,你能帮帮她吗?
归纳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任务四:实像和
虚像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3、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还能说出几个成实像或虚像的例子吗?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总结归纳
应用
成像特点
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
使像变大的方法
正倒
大小
虚实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
练习巩固
困惑与建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段 照相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