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设计
展开(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与建筑以及音乐的关系。
2.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
3.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
2.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的兴趣和自豪感。
2.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了解超声波的应用;增强自觉保护声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和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教学难点】
分辨乐音和噪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几个画面:
(1)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卿卿虫鸣和自然景色配合在一起形成了优美的环境。
(2)铁锨磨地、电锯声、机器轰鸣声,学生感受(令人讨厌)。
谈谈对这些声音的感受。
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后,人们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使它为人类服务。
工地离居民区很近,晚上工地加班赶进度,影响居民的休息。同学们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把工地上噪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声音与音乐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声音与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语言,音乐家运用不同的音调、响度,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2.声音与建筑
讨论交流:北京天坛。介绍回音壁和三音石现象。
点拨: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拓展: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3.听不见的声音的应用
做一做:用一台音频发声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举起手臂,直到听不见声音时再把手臂放下,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声音的频率范围。以同样方法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点拨: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到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各类动物之间听觉范围较大,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像编幅、海豚、飞蛾等能听见超声波。而大象、鲸等能听见次声波。
小结归纳: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演示:利用多媒体认识超声波。
点拨:超声波的特征:方向性好,穿透力强。
应用:
(1)B超检查母体内胎儿。
(2)超声波(声呐)测潜艇、鱼群。
(3)超声波清洗器(洗衣机)。
(4)超声波焊接机。
拓展:人耳虽然听不见次声波,但它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自然界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等,都会产生次声波,一定强度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目前科学家正在检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4.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讨论交流:噪音来源的实例:
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工厂建筑工地和各种机器发出声音,学校课间同学的嘈杂声,家用空调器、电吹风、日光灯镇流器等都是噪音的来源。
拓展:噪声被列为当代社会主要污染之一,它会使人心烦意乱、神经紧张、损伤人的听觉、使人产生头痛、记忆力衰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工作。喷气式飞机和水泥搅拌机的噪音使人头痛、呕吐。极强的噪音,直接导致人和动物的死亡。(超声波灭鼠器)
点拨:由于噪音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进行噪音治理,现代城市把噪音列为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
讨论交流:分析声音到达人耳的过程(声源——介质——人耳),引导学生讨论控制噪音的方法。
点拨:从声音到达人耳的过程中分析应着眼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环节。
小结归纳:控制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
议一议:请同学们举些从三方面控制噪音声源的实例。
生:
(1)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使产生噪音的工厂、企业远离居民区。
(2)在公路旁植树,营造防声墙,加强城镇绿化建设。利用绿化措施,使传来的噪声被吸收一部分而减弱。
(3)让有关人员戴上防噪声罩,采用声塞或用手、棉花等堵住耳孔等。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类型之一 声音的反射
某人朝对面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解析:s=vt=340m/s×2s=680m,s'=s/2=340m。
答案: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为340m。
点评:回声是由于声音的反射形成的。
变式题:回声可以用来测鱼群、潜水艇和沉到海底的船,有些船上装有回声探测器,这种仪器会把声波送到海里,利用回声传到船上所花的时间,可以用来算出船下任何物体的位置,若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发射声波经5s后回声传到船上。求船下物体与船的距离。
解析:声音来回所需的时间5s,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1500m/s,则s=vt=1500m/s×5s=7500m,s'=s/2=3500m。
类型之二 超声波与次声波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解析: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HZ~6HZ在人听觉范围外;而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300HZ~400HZ在人耳听觉范围。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变式题1:地震来临之前,为什么一些动物显得焦躁不定,而人没有太大感觉?
解析:因为一般情况下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地震发出的是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没有太大感觉。
变式题2:下列不属于超声波的是( )
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
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震前声
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
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
解析:地震发出的是次声波,不属于超声波。像声呐探测系统,海豚、蝙蝠等动物发出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答案:B
类型之三 噪声的控制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附近建造发动机修理厂
B.市区严禁燃放鞭炮
C.强声源旁设置隔声板
D.医院周围不准交通车鸣笛
解析:控制噪声的措施可从三方面:一是声源处控制;二是传播过程中控制;三是人耳处控制。选项B.D是从声源处控制,属于消声;选项C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属于隔声。
答案:A
变式题: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上行驶,不准鸣笛。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
解析:汽车在市区的街道上行驶时鸣笛会造成噪声污染,正是为了减少噪声污染,才不准鸣笛。
答案:噪声污染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用具,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5 奇妙的透镜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5 奇妙的透镜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