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1、什么叫做多项式及多项式的项、常数项2、指出例1、例2中多项式的项3、指出练习1(1)(2)中的项并指明哪些是未知项?哪些是已知项?
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人?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 ________ 本。 每人分4本,需要 _____ 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 _________本。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即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得方程: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2、观察 P87例1、例2、P88练习1和x=a 思考:这些方程项(已知项、未知项)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特征?
1、指出方程 和P87例1、例2中的方程的项,它们分哪些是 已知项?哪些是未知项?
特征:左边只有已知项,右边只有未知项
解方程x – 7 = 5
解:方程两边都加7,得 x –7+7=5+7
x=5+7 x=12
像上面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 移项 。
观察方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要移“-7”,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把未知项放在左边,已知项放在右边
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
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从7+x=13,得到x=13+7(2)从5x=4x+8,得到5x–4x=8
改:从7+x=13,得到x=13–7
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并填步骤(小组活动)
练习: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是这样写解的过程的: x–4=7=x=7+4=x=11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 (2)应该怎样写?
(2)5x-7=3x - 5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背景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回忆一下,小试牛刀,一定行,合并同类项的作用,问题1,考考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怎样解,这个方程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公开课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