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八章 18.1 电能 电功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802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八章 18.1 电能 电功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802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八章 18.1 电能 电功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802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能 电功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能 电功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突破,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课程内容”的要求看,本专题涉及如下条目:
结合实例理解电功。
例2 电流通过电炉丝,电流做了功,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
课标解读
本条目涉及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能量”中“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电磁能”的内容。“能量”是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本条目课程内容涉及认知性目标。具体说明如下:
“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从行为动词层次水平看,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中的“理解”层次水平。具体而言,对电功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步了解电功和电能,二是电功的单位及计量,三是电功大小的计算及应用。对于电功和电能的初步认识,由于功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要认识功,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认识到功和能间是有关的。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所以消耗电能和电流做功两种说法是一样的。对于能量的概念在初中阶段并不需要严密的定义,而是把它放在能源的背景下,结合实例来认识电能的。现代生活与电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对电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如电灯、电动机、电热器等,它们在工作时都是在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认识到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电能表来计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了解电能表的上的一些参数,会利用电能表测量一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读数是这段时间前后的电能表读数的差值。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千瓦时”,生活中也称为“度”,物理学中电能的常用单位是“焦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度=1千瓦时=3.6×106焦。通过介绍1kWh电的作用,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节约用电的一些措施。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越高、通过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它们之间只要知道这个定性的关系,并不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要研究这几个量对电功的影响。电功大小的计算可以利用公式W=UIt,会结合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主要是掌握利用电能表测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活动中还可以读一些电费缴费单,了解电能表是如何测一个月内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计算电费。学会一些节约用电的小知识,如用电器在待机时也要消耗电能,不能仅用遥控器关用电器,要拔掉电源等。
调查当地近年来人均使用电能的变化,讨论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电能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中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也越来越大,经常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急剧增长,“电荒”问题也凸现出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越来越多的用电器对电能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很难想象现代人没有电的日子。所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节约电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难点突破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电能和电功的知识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础上的,通过日常生活中交电费的依据,知道家用电器消耗的是电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和电功,它是前面力做功及能量转化在电学中的迁移,为以后功和能的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从电能的各种来源、应用和计量等角度来认识电能,把它放在能源的背景下来学习,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形成节约电能的意识等。
本节重点是电能及电能的计量;难点是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二、重难点突破
1.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突破建议:
对于电能的概念可以建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图片等反映生活中电能的获得和利用情况。在电路中电能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电厂、电池等,它们在工作时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分析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让学生知道所有能量的利用,都必须通过转移或转化的途径,电能也不例外。
家庭电路中消耗的电能主要是由电网提供的,不同家庭用电多少不同。从生活中用了多少“度”电开始,了解电能的单位、计量工具。通过展示实物、图片了解电能表各参数表示的意义,如适用的电压、标定电流、额定最大电流、转盘转动情况等。可以利用模拟家庭电路,接入不同的用电器观察电能表转盘转动情况,从感性上对电能表有个初步认识。展示电费收费单了解电能表是如何测一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介绍1kW?h电的作用,认识到电能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介绍不同种类的电能表,形成合理用电的意识。
2.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突破建议:
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可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讲。展示各种消耗电能的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可以把机械功会使机械能发生变化类比到电功也能使电能发生改变。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可以用电功的大小来量度,即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并不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采取利用生活实例来验证此关系的合理性。
电功可以利用W=UIt进行计算,通过例题对公式巩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换算,千瓦时和焦耳之间的关系为1kW?h=3.6×106J。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了解不同用电器能量的转化;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3.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电能表的各项参数,会使用电能表测某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组成,电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源提供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它也是各种用电器工作的能量来源,离开了用电器来谈电能是毫无意义的。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的认识是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知识点,可以结合实际电能表来学会利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由于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利用类比的方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功。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三、教学策略
电流流过用电器时电流也会做功,要消耗电能。结合生活中各种电源来认识电能的来源,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各种用电器都是来消耗电能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电能表的认识与读数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此已经有初步认识,再通过展示电能表与实物投影,把电能表接入实际电路,观察电能表转盘的转动、电能表数字的跳动,了解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使学生实际体验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表盘的转动,介绍1度电的作用,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力学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节课中不作为探究实验研究。在本节课中是在介绍了电功的计算式W=UIt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去结合实例来分析影响电功大小的三个因素,能举例说明,并不需要通过实验得出具体的结论,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本实验设计还使用了转化的思想,把电路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流做功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学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物理知识,还掌握了物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电能表、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插座、开关等)、功率不同的用电器(灯、取暖器等)、秒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电费缴费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展示各种各样的发电厂、电源的图片,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人们如何使用电能?
学生说出不同的电源中能量的转化,总结出:它们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5分钟)
展示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图片,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播放停电的视频。
电能的单位是什么?电能是如何来计量的?
学生说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总结出不同的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新课内容(25分钟)
电能的单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它们之间如何换算?
1kW·h=__________J
学生利用组合单位的方法把kW·h换算成J。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悉单位换算。
电能的计量是利用电能表,展示电能表实物,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220V”
“10(20)A”
“600revs/(kW·h)”
“50~”
给出一张电费缴费单,你能读出上月家中消耗的电能,需要缴纳的电费吗?
介绍分时电能表、IC卡式电能表等不同电能表。
学生阅读课本上电能表的各参数。
利用电能表读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计算电费。
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会读电能表
电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你知道1度电可以做哪些事情吗?
介绍生活中一些用电器工作中消耗电能情况,如电饭锅烧一次饭需要消耗0.5 kW·h电能等。
把不同用电器接入电路,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中“1kW·h电的作用”,了解电能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说出其它生活中1kW·h电的作用。
知道不同的用电器接入电路后,电能表转盘转动速度不同。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
展示工作中的用电器。
电功就是电流做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举例说明电功。
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 有关系。举例说明。
电功的计算:
W=UIt
举例说明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手电筒和家用白炽灯的电流差不多,相同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比手电筒多;
2.空调和白炽灯的工作电压相同,但流过空调的电流大,相同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多;
3.同一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电能越多。
结合实例说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培养学生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题: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A,计算这只灯使用5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W=UIt=220V×0.09A×5h=0.099 kW·h
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h消耗的电能为0.099 kW·h。
练习: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其蓄电池上标明电压为48V,容量为10A·h,它充满电后大约储存了多少电能?
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解:W=UIt=48V×10A×1h
=1.728×106J
所以充满电后大约储存了1.728×106J的电能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利用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吗?
3.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功或电能吗?
拓展:如何利用电能表的参数测量较小的电能。
提示:可以利用电能表上的600revs/(kW·h)参数。例如电能表转盘在某段时间内转过了n转,则电路消耗了多少电能?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认识电能表、电能的单位及计算。
2.可以利用电能表的某段时间内读数的差值来测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计算。
学生讨论:
根据600revs/(kW·h)的表示的意思,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则消耗的电能为:。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作业布置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4题
按要求完成
知识巩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200字,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特色200字左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