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有哪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示:不一定。如Na2CO3、NaHCO3溶液均呈碱性。
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加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热、加入很活泼的金属(如Na)促进水的电离。
3.写出CH3COOH、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从上述电离方程式逆过程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CH3COOHCH3COO-+H+,NH3·H2ONHeq \\al(+,4)+OH-。CH3COOH、NH3·H2O分别是弱酸、弱碱,CH3COO-、NHeq \\al(+,4)分别是其酸根阴离子、阳离子,从电离的逆过程可知,弱酸的酸根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能分别与H+、OH-结合生成弱酸、弱碱,即弱电解质。
[新知探究]
探究1 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
(1)盐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盐溶液酸碱性的理论分析:
①NH4Cl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Cl溶液:
探究2 盐类水解的概念和本质
(1)概念: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
盐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结合水电离产生的OH-或H+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朝着电离方向移动。
[必记结论]
盐类水解的规律和类型
1.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水解类型
(1)正盐:
(2)酸式盐的水解与电离:
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有水解倾向又有电离倾向,其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溶液呈碱性。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溶液呈酸性。
[成功体验]
1.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类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B.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C.盐类水解的结果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Na2S溶液中c(Na+)是c(S2-)的2倍
解析:选D 由于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反应互为逆反应;D项中,Na2S溶液中若无S2-水解,则c(Na+)=2c(S2-)成立,由于S2-的水解,故c(Na+)>2c(S2-),因此应选D。
2.(好题共享·选自人教版教材P59·T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HX
解析:选C 酸越弱,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pH变化越大,可直接推知Z-水解程度最大,HZ酸性最弱,而HX的酸性最强。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HX、HY、HZ。
[新知探究]
探究 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因和外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温度:
①规律:升高温度,盐类水解程度增大;
②原因:盐类的水解反应ΔH>0。
(2)浓度:
规律:加水稀释,盐类水解程度增大。
(3)溶液的酸碱性:
①加入H+,可促进阴离子的水解,抑制阳离子的水解;
②加入OH-,可促进阳离子的水解,抑制阴离子的水解。
(4)相关离子:如果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或BaCl2溶液,由于COeq \\al(2-,3)与Ca2+或Ba2+反应,导致COeq \\al(2-,3)的水解平衡左移。
[必记结论]
1.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
以氯化铁的水解为例具体分析如下: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3H+,溶液呈酸性。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情况见下表:
2.“越弱越水解”
HA的酸性越弱(即其电离常数越小),则其强碱盐如NaA水解程度越大。
例如:电离常数:K(HNO2)>K(CH3COOH)>K(HClO),水解程度:NaNO2<CH3COONa<NaClO,则碱性大小为:NaNO2<CH3COONa<NaClO。
[成功体验]
3.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eq \\al(2-,3)+H2OHCOeq \\al(-,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eq \f(cHCO\\al(-,3),cCO\\al(2-,3))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解析:选B 水解平衡是化学平衡,其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通入CO2,发生反应CO2+2OH-===COeq \\al(2-,3)+H2O,OH-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eq \f(cHCO\\al(-,3),cCO\\al(2-,3))增大,C不正确。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D不正确。
4.(好题共享·选自人教版教材P59·T8)推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的相对大小,并说明原因。
答案:pH(Na2CO3)>pH(NaHCO3),HCOeq \\al(-,3)的酸性小于H2CO3的,根据“越弱越水解”知COeq \\al(2-,3)水解程度大,溶液碱性强。
———————————————[关键语句小结]————————————————
1.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往往导致c(H+)≠c(OH-),而引起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2.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水解程度小,式中可逆号,水解产物少,状态不用标。”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为主。
3.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4.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常见的影响因素有温度、浓度、溶液的酸碱性和相关离子。
[例1]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NH4)2SO4 NH4Cl NaNO3 Na2S
D.NH4Cl (NH4)2SO4 Na2S NaNO3
解析:选C 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且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水解,因此,pH:NH4Cl<NaCl<NaHCO3<Na2CO3,A、B错误;又因为(NH4)2SO4比NH4Cl中NHeq \\al(+,4)浓度大,水解所得H+浓度大,故pH:(NH4)2SO4<NH4Cl<NaNO3<Na2S,C正确。
等物质的量浓度各类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
(1)先把所给溶液按酸、碱、盐分类;
(2)盐溶液酸碱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弱酸强碱盐呈碱性。
(3)排序(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
二元强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3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催化剂误区,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