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百家争鸣ppt课件(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093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示范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百家争鸣,导学提纲,何谓百家争鸣,主要学派及主张,社会大变革,一儒家,2孔子的主要成就,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整理古籍六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
四、“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争鸣是在争鸣中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
1、经济上: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政治上: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
3、阶级关系:文士阶层的崛起;
4、思想文化:贵族流落民间,促进民间文化教育的发展。
思考: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术流派?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前551-前479 )
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家尊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
强调“仁”(一方面是爱人,另一方面是克己复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有教无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厌,诲(毁)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朝闻道,夕死可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B、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
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老子也称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B、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老子》也称《道德经》。
A、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祸与福,强与弱,而且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P16尝试举出反映这种思维方式的成语或故事
老子在这里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思想以及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成语:积少成多、转败为胜、无中生有、转危为安、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战国时期 重视人的天性,顺应自然
主张“法与时移”,严刑峻法治理国家,驱使百姓,维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主张“兼爱”、“非攻”
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名言,著有《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杰出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主张“事备而后动”。
(见课本P17页最后一段)
1、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仁爱”、“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仁政”“民贵”“君轻”……
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无为”
“法治” (法与时移)、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P17为什么法家在秦国会受到重视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要求百姓服沉重的兵役、徭役,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重视
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哪家?
儒家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老子生平及思想,老子生平,思想主张,《道德经》书影,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生平,文化成就,教育成就,讲一讲,议一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百家争鸣的原因,一概念阐释,二百家争鸣的原因,三百家争鸣的表现,百家争鸣的表现,一仁义担当的儒家,道德自觉,统治者,礼乐文明社会,总结历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原因,古为今用,点击高考,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时期,西汉初年,汉武帝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