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和基本史实;
    2.掌握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3.知道城市居民的组成和获得居民身份的途径;
    4.了解欧洲中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教育和王权、教权的关系,感受中世纪文化的繁荣。
    重点:中世纪城市兴起和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大学的兴起
    难点:中世纪的城市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的不同;教育和王全教权的关系。
    讲授新课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2-43页,完成下列问题:1.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和结果;2.城市的自治斗争的原因、手段和结果。
    3.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和局限性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结果: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城市的自治斗争:
    (1)原因: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
    (2)手段: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3.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
    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的局限性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三)合作探究
    为什么中世纪西欧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1.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 ,
    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2.城市居民还通过斗争摆脱了农奴身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按照惯例,如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日,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城市工商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3-44页,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的基本居民及来源;2.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3.市民阶层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二)精讲点拨:
    1.城市的基本居民及来源:手工工匠和商人,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2.生活方式: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市民阶级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影响: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合作探究
    中国与西欧封建制的比较
    西欧:政治,皇权相对弱小,封建主割据一方。
    经济,庄园制经济。主要阶级,领主和农奴。
    中国:政治,中央集权。
    经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
    主要阶级,地主和农民。
    三、大学的兴起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4-45页,完成下列问题:1.大学兴起的背景;2. 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3.大学的自治地位体现。4.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5.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6.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及意义。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兴起与发展:
    ⑴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⑵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⑶原因: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3.大学的自治地位体现: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5.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6.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
    ⑴、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⑵、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意义: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共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