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3课古代印度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815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3课 古代印度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了解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深远影响
3.初步了解早期佛教的基本内容
重点
种姓制度、佛教及早期传播
难点
正确认识种姓制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印度河文明》的相关短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
师:印度在中国古代时被称为什么?(天竺)引入新课课题
观看,各抒己见
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知识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展示古代印度的地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识别印度的位置(点拨: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
接着再通过几幅图找出印度河、哈拉巴、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2、出现国家的时间
3、种族:雅利安人(入侵)
4、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展示图片,让学生大概了解种姓制度的含义
2、师:种姓制度分为几个等级?分别都有哪些代表以及特点?(特别要指出哪些属于统治阶级,哪些是被统治阶级)
3、师:除了四个等级之外还有贱民。不同等级各自固定的职业,世代沿袭,等级不同的人不能来往,更不能通婚。
4、合作探究:
展示一段材料,让学生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去分析,种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师:那么总的来说,种姓制度产生了什么意义?这样的制度对底层人民长期来说,能起到积极作用吗?(生:不能)
师:所以种姓制度的意义应该是?
(归纳: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甚至是后世印度社会的进步)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师:为了反对婆罗门教,在印度有一种新的宗教诞生了,它就是?(佛教)
2、佛教的创始人和教义
3、展示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地图
4、历史小课堂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四、知识拓展
1、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2、2008年5月23日开始,古吉拉特人发动了一场“种姓战争”。几千名古吉拉特人与警察冲突,目前冲突已导致43人死亡,印度的多条铁路线也陷入瘫痪。
观察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概括: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学生思考)
合作探究
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生:释迦牟尼也做作乔达摩悉达多,教义是“众生平等”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实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发展历程,种姓制度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后来的印度发展的影响,佛教的源来和传播发展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尤其是我们中国宗教的影响深远
总结提升
板书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位置:印度河、恒河
2、种族:雅利安人
3、鼎盛时期:孔雀王朝
二、种姓制度
1、四个等级
2、特点
3、目的:维护奴隶主利益
4、意义
三、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1、时间:公元前6世纪
2、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3、教义:总生平等
4、传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 古代印度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