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8页。
提出问题: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往15 mL水中加入3 g硝酸钾,搅拌
现象:固体全部溶解 结论:硝酸钾可溶于水
往15 mL水中加入3 g氯酸钾,搅拌
现象:固体有剩余 结论:在常温下,15 mL水中溶 解氯酸钾是有限的
升高温度或再加5 mL水,搅拌
现象:固体继续溶解 结论:又能继续 溶解氯化钠
结论: 1、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溶质的量是有限的。 2、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状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溶剂”呢?
小结: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的情况下,原饱和溶液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因此只有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饱和溶液才有确定的意义。
1、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一定溶剂”。2、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思考题:判断正误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转化?
将某温度下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加入KNO3晶体 B. 加水 C. 降温 D. 恒温蒸发水分
决定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内因: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温度;100g;饱和;克(单位)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的含义是什么?
20℃时,把40 g硝酸钾放到100 g水中,是否所有硝酸钾都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
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硝酸钾。
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 g。2、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3、20 ℃时,50 g水中加入18 g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 ℃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18 g。4、 10 ℃时,100 g水里溶解了15 g蔗糖,所以10 ℃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5 g。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注:上表只适用于固体物质
例: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表示方法: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溶解度/g)横坐标表示温度(温度/℃)
练习:P206制作活动
思考题 1、与205页表格比较,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有什么优点? 2、查出55 ℃、85 ℃时A、B、C的溶解度。
思考: 溶解度曲线意义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P207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思考:降低温度一定能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一定能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这种说法对吗?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名师导学P36
1、压强。压强大,溶解二氧化碳多。
2、温度。温度高,溶解少
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五要素:1、101.3kPa 2、一定温度 3、1体积 4、饱和 5、气体的体积
分析比较: 气体溶解度的表达方式与固体溶解度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在2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15”的含义是什么?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因: 压强和温度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7.2 物质溶解的量教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没吃饱,我刚好饱了,我吃饱了,我是不饱和溶液,我刚好是饱和溶液,我是饱和溶液,外因温度,2列表法,1语言直叙法,3溶解度曲线图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8.5 化学肥料课文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常见化肥,End,Thankyou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2.1 空气的成分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烧红磷,剩余气体有何性质,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导致结果偏高的原因,表达式,P2O5,谢谢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