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观潮》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840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上《观潮》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840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观 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号”的读音;能结合生活理解“观潮、笼罩、水天相接、人声鼎沸、横贯、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字词,并学会运用。2.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想象理解“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体会观潮时人们的惊喜之情 难点:在分清课文主次内容的基础上,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学会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3.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4,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生词卡【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见过潮起潮落吗?在哪儿见过?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吧。谁来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课文写的是哪里的潮水呢?这个潮水又叫什么名字呢?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国钱塘江大潮那样雄伟壮阔,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绝的,却,不多见。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去了解一下吧。播放钱塘江大潮介绍视频,进行视频导入。看完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那么同学们你们对钱塘江又有哪些了解呢?请来说一说(指生回答):二、板书课文,比较“观”字1.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雄伟、气势磅礴,那么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个奇观吧。 齐读课题《观潮》。(板书)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奇观”是什么意思呢?“天下奇观”又是什么意思?(板书)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师: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1、指生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注意学生在朗读时的字音)2、出示词卡,朗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师:默读课文,看看第2至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总分关系)(板书)2.进行小组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段(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2):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3、4):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第四段(5):潮过后江面的景象。 板书: 一(1) 天下奇观 总 二(2) 潮来前1 观潮 三(3、4)潮来时 分(时间顺序) 四(5) 潮过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精读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再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想想钱塘江潮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三,四自然段: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是如何沸腾呢,人声鼎沸这个词又是怎么表现的呢?有同学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板书:齐头并进山崩地裂 远—近)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进行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像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像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小组讨论后回答,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这两段话又各用了哪些手法呢?)
再次播放钱塘江潮视频 与第一次观看时相比,那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指生答)
(6)师:是啊,不论是谁,在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都无不发出赞叹。那现在请再读读课文
(7)师: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板书: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从课文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
(课文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板书:“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板书设计:齐头并进山崩地裂 远—近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观潮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建议,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