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知道这是哪里吗,教学目标,《马关条约》,刺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公车上书的经过,穿越时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万木草堂始建于清嘉靖9年(公元1804年),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与中山四路之间的长兴里, 1891年康有为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
他在此讲“中外之故救国之法”,广招弟子,意欲改革清朝的政治与教育制度,并培养了梁启超、韩文举、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变法人才,因此草堂被视作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失败。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假如你是当时在京参加考试举人,你会冒着“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上书上签字吗? 如果你来给皇帝上书,你将如何来挽救危亡呢?
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
3. 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在各地组织学会(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维新派的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
冲击了封建社会腐朽沉闷的思想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调动了人们探索救国之道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做了有力的铺垫。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作为一次由皇帝亲自支持、发动的维新变法,又得到那么多读书人的支持,最后能否获得成功呢?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光绪帝没有实权。脱离了群众。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戊戌变法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
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6课戊戌变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阶级和派别,领导人,变法的性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维新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6课 戊戌变法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情境导入,新课讲解,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背景,公车上书,探究研讨,“戊戌变法”开始,百日维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