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小数乘法2-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小数乘法2-冀教版第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小数乘法2-冀教版第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小数乘法2-冀教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过程。
    2.能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导入,由超市购物付钱的特点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由学生熟知的超市购物付钱的特点导入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在付款时你遇到过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
    ●付整钱,找给我好多零钱。
    ●找钱时不找分。
    ●付款时钱不够了。
    ……
    2.让学生读文字并认真观察示意图,了解李阿姨计划买的食品、价格和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师:李阿姨也去超市了,她会遇到什么情况,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出示文字和图。
    师:请大家认真读文字,并观察情境图,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1:图中有三种食品:面粉、牛肉、鱼。
    生2:1袋面粉42元;1千克牛肉46.4元;1千克鱼23.6元。
    生3:李阿姨计划买一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
    生4:李阿姨带了200元钱,让我们帮她算一算,够不够。
    二、自主学习
    1.提出“买这几样食品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让学生在尝试、计算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师:李阿姨要买这三种食品,带了200元钱够不够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们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吧。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2.全班交流。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聪聪的算法如果出现,教师应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比较、总结。
    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为了解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创造课程资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交流不同方法,教师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分步计算。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求一共花多少钱。
    46.4×2=92.8(元)
    23.6×2=47.2(元)
    42+92.8+47.2=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2)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克,所以,列一个算式,先算出牛肉和鱼各2千克一共花多少钱。
    (46.4+23.6)×2
    =70×2
    =140(元)
    42+140=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3)直接列一个综合算式。
    (46.4+23.6)×2+42
    =70×2+42
    =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第(3)种方法如果出现,给予表扬。
    3.讨论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然后比较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说一说符合什么运算定律,使学生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结合学生计算的方法进行问题讨论,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方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阿姨的问题,都不错。现在,请用第(2)种方法的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生:括号里46.4+23.6是买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一共多少钱,再乘2,就是各买2千克一共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牛肉和鱼都是买了2千克,先算出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多少钱,再乘2,计算比较简单。另外,一千克牛肉46.4元,一千克鱼23.6元,加起来正好70元,所以计算就更简单了。
    师:很好!根据问题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简便的计算方法。那列式时为什么把46.4+23.6用括号括起来?
    生:因为要先算出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多少钱,才能算出2千克多少钱,先算加法,所以要加括号。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在计算2千克牛肉和2千克鱼一共多少钱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为了比较起来更直观,我们能不能把第一种方法也写成综合算式?
    生:能,46.4×2+23.6×2=140(元)
    师:请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46.4×2+23.6×2=(46.4+23.6)×2
    师:谁知道这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乘法分配律。
    师:对!在小数计算中,根据题中小数的特点,也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指名回答。
    三、简便运算
    1.试一试,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并激励“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机会。
    师:我们知道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下面来做试一试的题,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做,教师巡视,关注学生是否运用了简便方法。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计算方法的机会。
    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运算的技能。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可能会说。
    ●4×0.5×0.25×2
    =(4×0.25) ×(0.5×2)
    =1×1
    =1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25×25.5×8
    =1.25×8×25.5
    =10×25.5
    =255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08×2.7+7.08×7.3
    =7.08×(2.7+7.3)
    =7.08×10
    =70.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24+1.5×24
    =(3.5+1.5)×24
    =5×24
    =12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弄清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计算一年便宜多少钱是怎样算。让学生按一年365天计算一下。
    以不同形式出现的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师: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中的文字和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1:整月订奶,每天2袋,一个月55.8元,零买每袋0.95元。
    生2:丽丽家每天需要2袋,问题是:整月订奶比零买一个月便宜多少钱?一年便宜多少钱?
    生3:一个月按30天算。
    学生算完后,全班交流。可让学生算一算,一年按365天算,整月订比零买一年便宜多少钱。答案:
    0.95×2×365-55.8×12
    =693.5-669.6
    =23.9(元)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观察第2题的情境图,并读题,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1: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乘出租车去姥姥家。
    生2:3千米以内8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小明家到姥姥家是9千米。
    生3:问题是,下车时应付费多少元?
    师:小明和妈妈下车时应付费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帮他们算一算吧。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算完后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定价24.5元(含4张照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印50张等,再自己解答问题。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3题,你知道“定价24.5元(含4张照片)”是什么意思吗?
    生:照合影照的24.5元里面已经包括了4张合影照片。
    师:为什么要加印50张呢?
    生:这个班全班师生需要54张照片,24.5元里面已经包括了4张照片,54-4=50(张)。
    师:那这个班拍合影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呢?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算完后,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对第4小题用简便算法的同学给予表扬。
    小数混合运算的基本练习,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进行混合运算。
    师:第4题都是小数混合运算式题,自己试着算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交流计算结果时,注意检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第4小题是否运用了简便算法。
    五、模拟购物游戏
    1.让学生读题,先了解问题的背景及表格中的数据,再算一算,对应某一个千克数的价钱对不对。
    利用模拟购物的情境进行计算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检查表中的总价,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
    师: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李阿姨购物问题,还学会了小数的简便运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购物活动,看谁能利用给出的数据,很快算出需要的钱数。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中的文字和统计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王丽是一个卖大米的专业户,她制作了一个特殊的价格表,不用计算器,很快就能口算出顾客买米应付的钱数。
    生2:每千克大米4.5元。
    生3:表格中告诉我们1千克至4千克大米的价钱。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算表格中的总价对不对。
    学生检验。
    2.提出售货员的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表格,发现其中的妙处。使学生了解:根据表中给出的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的价钱,可以口算出买任意千克大米的钱数。
    了解售货员的算法,解决教师的问题,为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方法,提高活动的效果。
    师:不用计算器,王丽很快就能口算出顾客买米应付的钱数,玄机就在这张表格中,你能看出这张表格的妙处吗?
    生1:如果想买5千克大米,只要把4千克和1千克的价钱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如果想买10千克大米,就可以用1千克的价钱乘10,就是45元。
    ……
    师:现在,老师想买13千克大米,请同学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生:10千克大米45元,3千克大米13.5元,45+13.5=58.5(元),所以13千克大米需要58.5元。
    3.鼓励学生同桌两人做模拟购买大米的游戏。
    在掌握了表格的妙处后,要求同桌做游戏,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师:很好!下面同桌两人为一组做模拟购买大米的游戏。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交流学生到菜市场购物的经历,自然引出菜市场问题。
    交流学生的买菜经历,了解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老师知道好多同学都跟家长到菜市场买过菜。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买过什么菜?你帮家长计算过菜的价钱吗?
    请一、二个同学介绍买菜的经历。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自己的买菜经历。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计算菜价时,会经常遇到一些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菜市场,看镜头下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二、自主学习
    镜头之一
    1.课件动态展示三幅图中的内容,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事情。
    课件动态展示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有利于理解每个画面中的内容和相互联系。
    课件动态展示镜头之一的三个问题情境。
    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事情?
    学生可能说出一部分。不强求说全。
    2.交流第一幅图中的信息。
    了解买菜中的基本信息,为下面的问题讨论做准备。
    师:谁再来说一说从第一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会说出:
    ●每千克青菜1.6元。阿姨买了1.2千克青菜。
    ●阿姨买青菜需要花多少钱。
    师:(呈现第二幅图),那么阿姨是怎样计算要花多少元钱的?
    3.观察第二幅图:解决“阿姨买菜时是怎样计算要花多少元钱”的问题。
    通过观察、交流,了解和学习生活中小数计算方法。并通过挖掘不同计算方法,学会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生:她是先算1千克青菜是1元6角,0.2千克就是1.6×0.2,是0.32元,就是3角2分,加起来一共1元9角2分。
    师:也就说她先算1千克西红柿多少钱,再算0.2千克西红柿多少钱,然后加起来。这种方法不错,老师买菜时,也经常这样算。
    师可以板书这种算法。(或在课件上展示)
    4.观察第三幅图,提出:阿姨付钱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买菜时遇到总价是几元几角几分时,一般情况下货主会主动把“分”舍去不计,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舍零钱”现象。
    理解现实购物中的一些有趣现象,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当出现“叔叔算错”或“舍零钱”的说法时,组织讨论,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从第三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阿姨给了叔叔2元钱。叔叔找给阿姨1角钱。
    ●我发现叔叔少要了2分钱。
    ●我发现叔叔弄错了,阿姨买的青菜是1元9角2分,应该找8分钱。
    ●这种情况我在陪家长买菜时也遇到过,当菜价是几元几角几分时,货主会主动舍去几分,……
    如果出现第三种叔叔算错的看法,可让学生讨论:
    ●我觉得他没算错。现在都很少用分了,他可能就没有分的,干脆就找给1角钱。
    ●阿姨买的青菜一共是1元9角2分,2分很少,叔叔就不要这2分钱了。
    ●我陪父母买菜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
    如果出现第四种货主“舍零钱”的看法,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在买菜中也遇到过这种现象。是这样的,买菜时遇到总价是几元几角几分时,一般情况下货主会主动把“分”舍去不计,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舍零钱”现象。
    5.学生会出现不同算法,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不同算法的出现,帮助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除了阿姨的这种算法外,你们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算法:
    ●用计算器计算:1.6×1.2=1.92(元)
    ●可以把1.6元看作(1+0.6)元,1元乘1.2千克是1.2元,0.6元乘1.2千克是0.72元, 1.2+0.72=1.92(元)
    师:在实际买菜中过程中,哪种方法能正确快速算出菜价,就用那种方法。我们再来看一件发生在菜市场的事情。
    镜头之二
    1.课件动态呈现镜头之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认真听情境对话,了解信息。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计算叔叔要花多少元钱?叔叔最后付了多少元钱?买了多少菜?
    课件动态展示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方便下面的问题讨论。给学生创设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课件动态展示镜头之二的内容。
    师:认真观看课件,看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计算叔叔要花多少元钱?叔叔最后付了多少元钱?买了多少菜?
    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叔叔要花多少元钱?
    全班交流所讨论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算法的机会。
    在交流中使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我和叔叔的算法一样。先按每千克3元算,2千克是6元,每千克多算了1角,2千克就多算了2角,6元减去2角,是5元8角。
    ●先算2千克是多少元,再算2千克多少角最后相加。算式是:
    2×2=4(元)
    2×9=18(角)=1.8(元)
    4+1.8=5.8(元)
    ●直接用2.9×2=5.8(元)进行计算。
    2.先让学生说一说:叔叔是怎样付钱的?再讨论:叔叔阿姨这样做的道理。使学生了解总价接近整元时,买卖双方一般都同意再添上或去掉一些菜,凑整元,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凑整钱”现象。
    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据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丰富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用不同方法算出了叔叔要花5.8元钱。可实际上叔叔是怎样付钱的?
    ●叔叔付给阿姨6元钱。
    ●阿姨没找给他2角钱,而是说再给他0.1千克青椒。
    师:谁能说一说阿姨是怎样想的?这样做叔叔愿意吗?
    ●阿姨想,6元比5元8角多2角钱,0.1千克青椒是2角9分钱,干脆再给他0.1千克青椒,合6元9分,少要9分钱,即省得找钱,又和顾客搞好关系。
    ●叔叔肯定愿意,因为这样既省的找回零钱麻烦,又多买了青椒。
    ……
    师:你们说得都对,买菜时,总价接近整元时买卖双方图省事,有时就给添上或去掉点菜、甚至少要点钱凑整元。大家都高兴。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凑整钱”现象。
    3.交流购物过程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交流购物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在买菜或购物时,遇到过这种事情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给有不同经历的同学充分发言的机会,教师对留心生活的同学给予表扬。
    镜头之三
    1.课件呈现问题情境,了解事件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学会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买菜中遇到的一些有趣问题。现在我们再来帮一帮卖西瓜的叔叔算一算这堆西瓜能卖多少元钱。
    呈现镜头之三的图。
    师:从画面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有两个人去买西瓜,西瓜每千克3.6元。
    ●问题是:这堆西瓜能卖多少钱?
    ●这堆西瓜大约有200个。
    ●卖瓜的人还说:西瓜的大小不等,质量一般在2.5~5.5千克之间。
    2.让学生理解“质量一般在2.5~5.5千克之间”的含义。
    学生理解“质量一般在2.5~5.5千克之间”的含义,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师:谁知道“质量一般在2.5~5.5千克之间”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西瓜最轻是2.5千克,最重的是5.5千克。
    ●西瓜最重超不过5.5千克,最轻不少于2.5千克。
    ●西瓜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千克,小于或等于5.5千克。
    3.提出“这堆西瓜大约能卖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师:这堆西瓜大约能卖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帮卖瓜的叔叔算一算吧。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对学生出现的计算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4.交流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想法和算法的机会。
    交流呈现学生个性化的解答方法,使学生亲自感受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会得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师:谁愿意把自己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因为2.5和5.5的平均数是4,所以按平均每个西瓜4千克算:
    3.6×4×200=2880(元)
    ●按100个大的,100个小的计算,先算出有多少千克,再算能卖多少钱。
    100×2.5+100×5.5=800(千克)
    3.6×800=2880(元)。
    ●如果小西瓜多,大西瓜少,可能卖2000元多;如果大西瓜多,小西瓜少,可能卖3000元左右。
    学生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方法,只要有道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师:看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三、尝试应用
    1.做书上的“练一练”。
    出示教师课前调查的菜价表,学生在小组内做买卖蔬菜游戏,设计买什么菜,买多少,并计算出要花多少钱。
    通过买菜游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出示教师课前调查的菜价表。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逛菜市场,发现和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同学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购菜的乐趣?这是教师课前调查的菜价表,同学们在小组内设计谁买菜,谁卖菜,买什么菜,买多少,并计算出要花多少钱。
    学生小组做购菜游戏。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 方程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 方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