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基础达标】(20分钟 7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细胞的代谢活动B.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与外界因素的变化及细胞代谢活动有关,D项正确。
2.(2021·喀什高二检测)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多方面表现,下列不能作为指标来反映稳态的是( )A.血浆pH和渗透压B.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含量C.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D.体温【解析】选B。血压、心率是描述心脏功能的指标,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其含量变化与是否患贫血症有关。
3.内环境稳态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各组分间物质的正常运输是内环境稳态维持的重要条件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物质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D.内环境稳态既受到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影响,又受外界环境影响
【解析】选C。只有内环境各组分间物质的正常运输才能保证内环境各成分的相对稳定,因此是内环境稳态维持的重要条件,A正确;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C错误;内环境稳态既受到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影响,又受外界环境影响,D正确。
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解析】选C。稳态遭到破坏,会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稳态遭到破坏后,不一定会引起儿童患佝偻病或成年人患肌无力病,但稳态遭到破坏,必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5.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人体的单个细胞却只能在37 ℃左右的环境中生活。金鱼能在pH=10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pH=10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快死亡。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本身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血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的稳态D.多细胞生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
【解析】选C。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A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因此单个细胞适应环境的能力差,B、D正确;内环境稳态包括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稳态,C错误。
6.内环境保持稳态是生物体正常代谢的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B.因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D.若饮食过咸会引起机体细胞内液的量不断增多
【解析】选B。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B正确;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C错误;若饮食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D错误。
7.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理化性质D.白蛋白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
【解析】选C。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白蛋白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可见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C正确;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存在于内环境中,D错误。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离子含量不影响血浆渗透压B.吃酸性食品后,人体内的pH随之降低C.健康人的体温在每天不同时段是有波动的D.严重腹泻、呕吐,补充足够的水即可
【解析】选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人体血浆中含有 、 等缓冲物质,所以吃酸性食品后,人体内的pH也能够保持稳定,B错误;健康人的体温在每天不同时段是有波动的,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C正确;严重腹泻、呕吐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所以此时应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D错误。
9.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解析】选C。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二者是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是大气中缺氧造成的;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是体内二氧化碳过多引起的,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10.(2021·威海高二检测)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l·L-1的HCl和0.1 ml·L-1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解析】选D。上清液的成分为血浆,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图2显示:分别滴加0.1 ml·L-1的HCl和0.1 ml·L-1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如图是人体体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图中数字为该液体占体重的百分比),试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和B之间的物质交换通过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进行。 (2)有些时候,人的手掌、脚掌处会磨出“水泡”,这种“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图中______的量将增多(填图中字母)。 (4)肝炎病人转氨酶的含量偏高,一般是取图中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化验而得出的结果。
(5)A中的水分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化道排出体外。(填器官名称) (6)B中的CO2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入C,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组织液和血浆之间隔着毛细血管壁,物质交换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实现。(2)水泡是由于长时间摩擦导致部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又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从而使组织液增多,即淡黄色液体主要是B增多造成的。(3)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的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图中B的量将增多。
(4)转氨酶是肝细胞中催化氨基酸转氨基作用的酶,肝炎病人由于细胞通透性改变,转氨酶进入血浆,含量偏高,所以化验血浆A可以作为判断肝病的依据。(5)血浆中的水分排出体外的方式主要是排尿、出汗、呼气和排便(消化液中的部分水分),所以应是通过肾脏(尿液的形成场所)、皮肤、肺和消化道排出体外。(6)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产生的,经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再经血液运输排出体外,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由于C中的CO2浓度比B高,所以B中的CO2不能进入C。
答案:(1)毛细血管壁 (2)B(3)B (4)A(5)肾脏 肺 皮肤(6)不能 C中的CO2浓度比B高
【补偿训练】 在“天宫”中生活的航天员的生理状况由地面指挥中心实时监测。下面的图表A、B、C是测得的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C.消化液的pH(1)①上述三项生理指标哪几项是正常的?________。 ②属于内环境指标的是________。 (2)某病人胃口不好,医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氯化钠浓度为________(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C表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B生理指标分别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C生理指标为消化液的pH,不属于内环境的生理指标。(2)为了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病人注射液应为血浆等渗溶液,如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3)由B图可知: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 ℃。(4)题表中所列不同消化液的pH不同,说明其中消化酶的最适pH不同。
答案:(1)A、B、C A、B(2)0.9% 防止因内环境渗透压改变使细胞失水或吸水而变形,乃至影响其生理功能(3)正常人体温在一日之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1 ℃(4)不同消化酶的最适pH不同
【能力提升】(10分钟 30分)1.(8分)(多选)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HCl溶液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为使实验结果对比性更强,向甲试管内滴入的HCl溶液或NaOH溶液的量可以多于向乙试管滴入的量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此实验可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恒定不变
【解析】选A、D。实验设计中要遵循等量原则,“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A错误;“摇匀”才能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从而保证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由于血浆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而蒸馏水中不含酸碱缓冲物质,所以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C正确;题述实验可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且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加入适量的HCl或NaOH后,pH变化不明显,但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
2.(8分)(多选)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B.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C.②是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脏的肾小管、集合管部位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解析】选B、C、D。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错误;①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B正确;②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D正确。
【实验探究】3.(14分)为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1)取4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2)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
(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2CO3溶液,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1__________ΔpH2,说明原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上一次的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3____________ΔpH4,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新知导学,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细胞代谢,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调节作用,相对稳定,微小差异,微思考,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作业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对点训练,课后提能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成分,理化性质,渗透压,相对稳定,正常生命活动,血糖浓度,血液中的含氧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