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学案新人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学案新人教版,共6页。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
1.9∶3∶3∶1的变式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 原因分析 |
9∶7 | 当两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型,其余的 基因型为另一种表型 |
9∶3∶4 | aa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性状,其余均正常表现 |
9∶6∶1 |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一种性状, 其余均正常表现 |
15∶1 | 只要具有显性基因,其表型就一致,其余基因 型为另一种表型 |
10∶6 | 存在一种显性(A或B)基因为一种表型,其余 基因型为另一种表型 |
续 表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 原因分析 |
1∶4∶6∶4∶1 |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 效果越强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
【典例1】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
A.红∶粉∶白=3∶10∶3
B.红∶粉∶白=1∶3∶12
C.红∶粉∶白=3∶9∶4
D.白∶粉∶红=6∶9∶1
审题指导据题图可知,无A基因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aa__;只具有A基因无B基因时,花色为粉色,基因型为A_bb;同时具有A和B基因时,由于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所以基因型为AaB_的花色也为粉色;基因型为AAB_表现为红色。
【典例2】现用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颖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F2中非黑颖有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1/6
C.F2中黄颖自交后代中杂合子占1/2
D.F1测交,后代表型比为2∶1∶1
审题指导由题意可知,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式,由此可以推断,燕麦颖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个体是双杂合子,亲本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或AAbb、aaBB。
方法技巧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2.某些致死基因或基因型导致性状的分离比改变
设F1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显性纯合致死
①AA和BB均致死
②AA(或BB)致死
(2)隐性纯合致死
①双隐性致死
F1(AaBb)自交后代:A_B_∶A_bb∶aaB_=9∶3∶3
②单隐性(aaB_或A_bb)致死。
F1(AaBb)自交后代:A_B_∶A_bb=9∶3或A_B_∶aaB_=9∶3。
【典例3】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的个体致死
B.后代分离比为9∶3∶3,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审题指导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结合各选项提供的信息,如A项中“某对基因显性纯合的个体致死”、B项中“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等,与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路,假设各选项提供的条件成立,逆推结果。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
中的特殊比例
典例1C 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AaBb;再将F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后代红色(3AAB_)∶粉色(3A_bb+4AaBb+2AaBB)∶白色(3aaB_+1aabb)=3∶9∶4,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典例2D 根据题中分离比可知,控制颖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项错误;设相关基因为A、a与B、b,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F2中非黑颖(黄颖为A_bb或aaB_、白颖为aabb)有3种基因型,在F2中的比例为4/16,其中纯合子(AAbb或aaBB、aabb)占非黑颖的比例为1/2,B项错误;F2中黄颖基因型为A_bb(1/3AAbb,2/3Aabb)或aaB_(1/3aaBB,2/3aaBb),无论哪种情况,自交后代杂合子比例均为2/3×1/2=1/3,C项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则相应表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2∶1∶1,D项正确。
典例3B 当AA(或BB)纯合致死时,后代表型比例为(2∶1)×(3∶1)=6∶3∶2∶1,A项正确;若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4∶1∶1,B项错误;若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5∶3∶3∶1,C项正确;若AaBb产生的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7∶3∶1∶1,D项正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5单元 强化练9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离比(含解析),共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5单元 第15讲 热点题型四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和实验探究(含解析),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9∶3∶3∶1的变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素养提升自由组合定律特殊比及成因学案(不定项),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