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六、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六、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六、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共4页。
    教学目标:
    把握诗歌的意蕴,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 初步了解作者和创作特点,理解诗句的含义。
    3. 赏析语言,体会所创造的意境,理解作者含蓄深沉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感受独特的意境,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李商隐
    投影出示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
    同学们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我对你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说我为不能和你相聚而痛苦,如同红烛燃烧尽头,蜡泪才会流干。 板书:思
    这两句诗是用春蚕、蜡炬比喻思念的感情之深之重,成为名句。他的作者就是李商隐。

    介绍作者: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和不是花迷客自迷——《饮席戏赠同舍》
    日日春光斗日光——《日日》
    板书:问 ——回环往复
    教师:问中有牵挂,答中有体贴。这就是细微之处情感的温度。

    2. 对雨
    教师:思念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关山阻隔,万里之遥,此刻,我们的诗人在哪?
    学生:巴山
    教师:巴山是什么样的地方?在地图上,它只是一个点。在古代,它是偏远荒凉的地方。《楚辞》里说: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巴蜀一带多山,又是盆地,自古以来,交通不便,荒僻崎岖。官员常常被贬谪在此,所以刘禹锡有诗句说“巴山楚水凄凉地”。
    在巴山这个凄凉之地,诗人独自坐在窗前,读着来信,想着归期。可是归期遥遥无期。窗外,一声一声,一声一声,是雨,落在了秋天的池塘里,落在了满池的枯荷上。于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巴山夜雨涨秋池 主问题:揣摩情感,想象画面。
    例1:暮霭沉沉心沉沉,巴山重重意重重„„
    例2:我坐在窗前„„
    学生活动:课堂集体写作,交流发言。
    点评:巴山高峻,又地处江边,本是阴晦多雨的地方,又逢秋夜,雨下得无休无止。这夜雨上笼罩着巴山,下则涨满了秋池,简直弥漫了整个天地——孤独如雨,茫茫无边。寂寞如池,涨满心田。 “涨秋池”精炼得当,给人的感觉是沥沥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吗?是也不是。雨水下多了,池水是要涨的;思念多了,相思也会堆积的,不也正如秋池之水吗? “涨”字里不仅有时间的流逝,还有情感的波澜:有等待的漫长,有思念的痛苦,有失眠夜晚的怅惘……
    板书:等——融情于景
    教师:巴山夜雨的晚上,多少思念无人可说,多少孤独诉说不尽,多少凄凉独自品尝,这就是等待的滋味。

    朗读指导:情在抑扬中 君问归期 未有期, 巴山夜雨 涨秋池。
    3. 对烛
    教师:这种思念的情感,有朝一日能相互倾诉,该是多么美好!诗人想到了一幅温馨的图画,剪烛西窗。烛光摇曳,照亮了往昔多少落寞孤独的日子;烛光摇曳,照亮了多少甜蜜欢乐的笑脸!
    投影出示:
    剪烛西窗:意为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秉烛长谈离别之情。也指亲友相聚畅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话题一:
    如果没有“何当”这个词,就……
    话题二:
    有了“却话”这个词,就……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
    点拨:前面一个“何当”,是拉开距离的想象;后面一个“却话”,是一个大拐弯,合二为一,把空间时间上的大幅度跳跃轻松地连接起来。都是平常词语,天衣无缝,构成一种曲折而又婉转的情思,也就是“未有期”的失落和“涨秋池”的怅惘都转化为会心的喜悦。以时间空间的转换,表现情感的转折。
    总结:
    话题一:如果没有“何当”这个词,就„„
    不能告诉我们“共剪西窗烛”这只是作者美好的想象; 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未来重逢深切的期盼之情; 不能反衬出作者今日独对巴山夜雨的凄凉之感„„
    话题二:有了“却话”这个词,就„„ 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 有了“巴山夜雨”诗歌意境上的反复之美„„ 投影出示: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实之景 实写)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之景 虚写) 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点拨:两处 “巴山夜雨”既是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诗人把自我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都集中在这四个字上。
    板书:盼——虚写反衬

    学生朗读这两句诗 朗读指导:情在转折中 何当 共剪西窗烛, 却话 巴山夜雨时。
    背诵诗歌,情境再现。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 朗读现代译诗,感受情境。
    教师总结:巴山夜雨,淅淅沥沥地下在那个思念的晚上,秋天的池塘,积满了无言的寂寞与怅惘;巴山夜雨,缠缠绵绵地下在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这首诗,我们都会记起,那个被思念浸润的秋夜,以及人生中无数次的离别和重逢。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走进作者,读准,品诗韵,读懂,品诗情,读通,赏诗情,当堂检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总结,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