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897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的3.初步学会长度估计测量的方法;4.了解误差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 概念检查,作业讲解。二、度的测量(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为: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 1nm=10-9m(2)测量工具:我们中学中一般用刻度尺,其它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等(3)刻度尺的使用: 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 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长度测量的一些方法:A.累积法:适用于微小量的测量。方法:把若干相同的微小量“集合”起来,用测量工具测出它们的值,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B.取样法:适用于不便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直接测量的场合。方法是先测出“样品”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将整体量算出来;C.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曲线长度的测量(还有滚轮法);D.辅助工具法。(5)误差 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本身不准确或读数时估读不准确而产生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A.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三、间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分(min)、小时(h)、天(D)。 (2)测量工具:秒表课堂练习(1)物理课本内心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10-2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过程中__________是不可避免的,用拉伸了的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 量结果将_____________。(选偏大、偏小或不变)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不出物体的长度。
B.选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C.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出现错误。
D.测量取平均值可消灭误差。 (4)用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圆柱体的高,各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h1= 1.133×102毫米,h2=1.131×102毫米,h3=1.132×102毫米,h4=1.134×102毫米,则 ( )
A.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是1.1325×102毫米。
B.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是1.132×102毫米。
C.四次测量中h最准确。
D.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 (5)用刻度尺测量一根竹竿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5.892米,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6)如图中a 、b 是测量某圆柱体周长所用的纸条上被大头针戮的两点,该圆柱体周长____________厘米,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此测量结果中的估计数字是____________,有效数字有____________位。 (7)给你一段细铜丝、刻度尺、铅笔,你怎样测出细铜丝的直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自我检测,系统总结,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