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强化练习(一)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强化练习(一)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强化练习(一)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强化练习(一)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将写有字母“d”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低倍镜底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 )
    A.d B.p C.q D.b
    2.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它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
    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
    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
    3.1997年,科学家将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到乙母羊去掉细胞核的未受精的卵细胞中,组成一个“融合细胞”(胚胎细胞),成功培育了“多莉”羊。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新细胞没有细胞壁
    B.这个乳腺细胞内含有该物种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C.“多莉”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
    D.“多莉”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
    4.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分别属于( )
    A.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D.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
    5.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 ( )
    A.生物种类增加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D.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6.( )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A.细菌B.红细胞C.白细胞D.细胞
    7.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
    A.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反光镜
    8.小李同学归纳总结了植物、动物、细菌、酵母菌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这四类生物有细胞壁B.这四类生物有细胞核
    C.植物细胞、酵母菌有液泡D.植物细胞、细菌有叶绿体
    9.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方形的细胞,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看到的细胞面积为0.04cm2,则细胞的实际边长为多少厘米( )
    A.0.0005厘米B.0.005厘米C.0.01厘米D.0.0001厘米
    10.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造成的
    B.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①
    11.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软骨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胃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12.2002年9月郑州市民李广利先生成为我国第一位领取18个位点“基因型身份证”(见右图)的幸运儿.这张身份证上的18个位点信息取自李先生体细胞的( )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
    13.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二、简答题
    14.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细胞比乙图细胞多了(A)细胞壁、(E)叶绿体和(F)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2)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体内的含盐量远远低于海水的含盐量,是由于_____(填字母)的作用。
    (3)甲图表示的细胞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洋葱表皮细胞 B.菠菜叶肉细胞 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5.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程, 2表示的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 。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 (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三、探究题
    16.请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滴加的是0.9%的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其目的是为了避免 。
    (4)在图丁状态下找到相关的物像后,在进一步放大观察的过程中,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
    (5)戊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6)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宜小且薄的主要原因是,继续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17.如图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图B要将表皮展平,防止细胞重叠,图D盖片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和图A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
    (5)显微镜的镜臂不能向后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做“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时:
    (1)第一组同学观察到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想重新做一张装片,为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现象,应特别注意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选填字母)。
    A.取样 B.涂抹 C.盖盖玻片 D.染色
    (2)第二组同学在完成临时装片制作后,进行观察。图乙为某同学低倍镜下最初观察到的物象,图丙为调整后的物象。从图乙到图丙,需要操作的步骤有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③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④换用高倍物镜
    四、填空题
    19.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
    (2)A细胞通过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3)B通过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________。
    20.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分不开。
    21.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 、营养组织和机械组织。
    22.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的 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 使体积增大。
    23.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 上写结构名称,两项均填正确才能得分)
    (1)这是________(植物或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2)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 ]_________;
    (3)与传宗接代有关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4)生命活动主要在[ ]___________中进行。
    (5)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6)[⑥]是_________,其中的液体称为_____________。
    (7)叶绿体内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___________。
    2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内填序号)
    (1))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另一眼睁开,这时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选填A.q B.d C.p D.b)
    (2)如果观察到物象在视野右下方,要想把物象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 移动;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3)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①大光圈 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镜
    (4)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5X、4X B、5X、10X C、10X、10X D、10X、40X
    (5)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 )
    A.载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盖玻片上
    (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 ____。
    (7)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180度倒过来看即可。
    【详解】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将写有字母“d”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低倍镜底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p”,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2.C
    【详解】
    A.用显微镜观察同一玻片,无论玻片往右移还是往左移,甲和乙观察的物像的位置移动情况都是一样的,因此玻片往右移,甲和乙的物像都会往左移,故A错误。
    B.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光圈、反光镜相同)观察同一玻片,乙的视野比甲明亮,可知乙的可视范围大,有光面积比甲大,因此乙的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所以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不能全部观察到,故B错误。
    C.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光圈、反光镜相同)观察同一玻片,乙的视野比甲明亮,可知乙的可视范围大,有光面积比甲大,因此乙的放大倍数小,甲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故C正确。
    D.若在乙中看到的物像模糊,改换成甲也可能看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D错误。
    3.C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具有遗传信息的细胞都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
    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正确;
    B、动物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B正确;
    CD、“多利”羊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羊,所以其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C错误、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克隆技术的应用,动物细胞的全能性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4.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
    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数量由多到少,染色体不出现;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加倍的过程,因此出现染色体;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是细胞分化,所以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分别属于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故选B。
    5.D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
    细胞分裂使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所以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生物个体数目增加,而多细胞生物体细胞数目会增加。故选D。
    6.D
    【解析】
    【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除病毒外)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7.D
    【解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反光镜。
    8.C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A错误;植物、动物、酵母菌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也具有液泡,C正确;细菌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D错误.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9.A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X40=400(倍)。通过面积可求出边长为0.2厘米÷400=0.0005厘米。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图丙中,①目镜、②物镜、③反光镜。
    【详解】
    A.甲图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造成的,A正确;
    B.图乙中的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即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C正确;
    D.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物镜,即图丙中的②,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D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1.A
    【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故A错误;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细胞群,植物叶片的表皮由表皮细胞构成,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动物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属于结缔组织,故B正确;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胃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故C正确;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首先要明确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并分析和区分组织和器官。
    12.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解答时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切入。
    【详解】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
    13.B
    【详解】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
    ①首先是对光,眼睛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
    ②放置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玻片,防止玻片被压破。
    ③当可以看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方移动。
    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细胞。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是5×40=200倍。
    故选:B。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因视野是明亮的,A正确。
    B、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方移动。因此步骤4的操作是向右移动装片,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的乘积。该显微镜目镜一定,物镜越大,放大倍数越大,选物镜B(40×),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5×40=200倍,C正确。
    D、观图可知,视野中经步骤5后,细胞体积变大,因此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多动手动脑。
    14.液泡 B B
    【分析】
    观图可知: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叶绿体,F液泡。
    【详解】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对比可知甲图细胞比乙图细胞多了【A】细胞壁、【E】叶绿体和【F】液泡。
    (2)细胞膜保护作用,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使细胞的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可见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体内的含盐量远远低于海水的含盐量,是由于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从甲图中可知,该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可排除C选项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由于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又可排除A选项。菠菜叶肉细胞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故选B。
    【点睛】
    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异同点是解题关键,注意识图正确。
    15.(1)分裂、组织;(2)甲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
    (1)图中1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其结果是使得细胞数目增多,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加倍。图中2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分化的过程,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分裂过程, 2表示的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
    (2)图中甲细胞没有细胞壁,甲是动物细胞,乙、丙都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因此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靠如图甲所示的细胞传递的。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特点,人体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16.(1)B (2)对光 (3)物镜压碎装片
    (4)① (5)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液泡
    (6)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
    【分析】
    (1)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存放。
    【详解】
    (1)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时,滴的是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为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这样可以使口腔上皮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因失水而皱缩。更容易看清楚细胞的结构。故选B。
    (2)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操作为对光。
    (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眼睛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找到物像并调至清晰后,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一定要看物镜。
    (4)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不应当转动①粗准焦螺旋。
    (5)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液泡。
    (6)继续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这是由于盖玻片下的水分过多,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即可。
    17.E→C→B→D→A 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 清水 碘液 细胞核 避免临时装片上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实验步骤我们可用一个字来概括:擦→滴→撕→展→盖→染。
    第一步擦:把盖、载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第三步撕: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一小块;
    第四步展:把撕取的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第五步盖:先用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第六步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再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使洋葱内表皮染色;
    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详解】
    (1)图中A是染,B是展,C是撕,D是盖,E是滴。所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E→C→B→D→A。
    (2)D盖时,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水会沿玻片向两边散开,然后缓缓放平后,水从一侧赶向另一侧,就不容易产生气泡了。
    (3)E滴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原形,防止细胞失水变形,A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洋葱表皮细胞染色。
    (4)细胞核质地浓,内有遗传物质染色体,染色较深。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5)为避免临时装片上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显微镜的镜臂不能向后倾斜。
    【点睛】
    要熟记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注意不要颠倒顺序。
    18.C ③④①
    【分析】
    制作装片可概括为以下步骤:擦;滴;取;涂;盖;染。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
    (1)制作装片可概括为以下步骤:擦;滴;取;涂;盖;染。观察图甲中可见有气泡产生,为了避免气泡的产生,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第一组同学观察到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想重新做一张装片,为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现象,应特别注意的操作步骤是盖盖玻片。故选C。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乙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同时,图乙是在低倍镜下观察,调整到丙是转动转换器,同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有利于观察图像。因此,第二组同学在完成临时装片制作后,进行观察。图乙为某同学低倍镜下最初观察到的物象,图丙为调整后的物象。从图乙到图丙,需要操作的步骤有③向右下方移动玻片,④换用高倍物镜,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制作生物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19.(1)受精卵 (2)细胞分裂 染色体 (3)细胞分化 (4)E 系统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是新生命的起点,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
    (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
    (3)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
    (4)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
    【点睛】
    熟练掌握了人体的结构层次及构成,了解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0.生长 分裂 分化
    【分析】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详解】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1.输导组织
    【解析】
    【分析】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详解】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的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输导组织有输送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体几种基本组织,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
    22.分裂 生长
    【分析】
    (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详解】
    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所以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生长)。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3.植物 ①细胞膜 ③细胞核 ②细胞质 ⑤细胞壁 液泡 细胞液 叶绿素
    【分析】
    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细胞壁,⑥液泡。
    【详解】
    (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则这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①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活细胞的②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
    (5)⑤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6)⑥是液泡,里面的液体是细胞液。
    (7)叶绿体内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比较基础。
    24.(1)左、A;
    (2)右下、⑥细准焦螺旋;
    (3)①④;(4)D;(5)B;(6)生理盐水;(7)③④②①。
    【分析】
    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详解】
    (1)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使用左眼观察目镜,右眼睁开;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观察“b”是看到的像是“q”.
    (2)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玻片标本实际位于视野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从右下方往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在上述答案中,D的放大倍数最大.
    (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那就一定在目镜上.
    (6)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③滴水,④取材,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

    相关试卷

    初中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