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一章 几种常见的力拓展练习

    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一章 几种常见的力拓展练习第1页
    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一章 几种常见的力拓展练习第2页
    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八上科学 第一章 几种常见的力拓展练习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几种常见的力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几种常见的力课时训练,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如果用600N的力能将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升,那么要将这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不计空气阻力),所需要的作用力是( )
    A.小于600N,竖直向上施力
    B.等于600N,竖直向上施力
    C.0N
    D.等于600N,竖直向下施力
    【答案】B
    【详解】
    用600N的力能将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说明提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不计空气阻力,故物体重力为600N;当要将这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放下时,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的提力与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所需要的作用力仍为600N,并且要竖直向上施力。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①蛋碰石,蛋碎石完好;②锤砸砖,砖碎锤完好。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的大小不同
    B.从①可知蛋受力,但石头不受力;从②可知砖受力,锤不受力
    C.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同,但同样大的力施于不同的物体,产生效果一般不同
    D.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推、拉、挤、压等)叫做力。(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并且这两个力大小相同。
    【详解】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是相同的,故A错误;B鸡蛋和锤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选项错误;C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但同样大小的力施于不同物体产生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3.2008年2月,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雪灾,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项中不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
    C.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答案】C
    【详解】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C 符合题意。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4.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天琳琳与几位同学在计论:要是没有了重力,妈妈在厨房做早餐时,会发现什么事?以下是她记录的A、B、C、D四位同学的发言,错误的是( )
    A.能用刀切西瓜
    B.煤气灶燃着后火苗很快熄灭
    C.能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D.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刀切西瓜,靠的是刀对西瓜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在没有重力时可进行;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
    B.失重状态下,煤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均匀分布于火焰周围,导致氧气浓度降低,火焰很快熄灭;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
    C.水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下漏斗的,没有重力水不能流下漏斗,所以不能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故C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
    D.食盐溶解是靠食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重力无关,没有重力时可继续进行;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5.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下面属于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答案】B
    【详解】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减小了摩擦,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撒些灰渣,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6.如图,比较F1与F2的大小 ( )
    A.F1>F2 B.F1=F2 C.F15×105帕 会割伤皮肤 (2)C
    【详解】
    (1)绷紧的风筝线对皮肤的压强:p===5×107Pa;
    因为5×107Pa大于皮肤所能承受最大压强5×105Pa,
    所以在撞上时会割伤皮肤;
    (2)由图可知,A最大承受拉力不到100N,B. C的最大承受拉力都为150N;
    又因为C的直径大于A. B的直径,则C的面积大于A. B的面积;由p=可知,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S越大,p越小,这样不至于勒的手疼(或人在撞上绷紧的风筝线时,皮肤受到的压强较小),所以该同学最佳的选择是C.
    27.如图,要把一个质量是450kg的贵重物品A沿水平地面移动100m,工人把它放在一个质量是50kg的木板B上,然后用400N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沿直线匀速拉动,直至终点。
    (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1)在匀速拉动B的过程中,A、B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N。
    (2)在拉力做功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_____。
    【答案】0 90%
    【详解】
    (1)因为匀速拉动B物体,所以A. B物体相对静止,即A与B物体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f=0.
    (2)因为:η= = =,根据提示,拉动A所用拉力在总拉力中所占的比例等于A的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所以:η= = =90%.
    28.学校举行班际拔河比赛。三(3)班和三(4)班间进行第一次比赛时,3班同学一鼓作气把4班同学拉了过来,取得第一次胜利。对此部分同学开始讨论起来,4班的小科同学说,虽然第一次3班胜了,但如果不计绳子质量的话,3班拉我们的力与我们拉3班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对此3班的小聪同学反驳说:我们拉你们的力比你们拉我们的力要大,要不怎么会把你们拉过来呢?请你用所学科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说法进行分析,分析3班同学取得这一次胜利的原因。
    【答案】3班同学与地面的摩擦力大
    【详解】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3班对4班施加了多大拉力, 4班对3班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所以3班的拉力等于4班的拉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3班获胜,说明3班同学与地面的摩擦力大。
    29.人跑步时,当脚下碰到障碍物时会摔倒,这是为什么?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因为人原来是运动的,脚下碰到障碍物时,脚受到了力被迫停止运动,由于惯性,身体的上部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摔倒。
    30.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以上两点各举一例(不要求解释)。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 前排乘客系安全带
    【详解】
    利用: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 防止: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而撞伤,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三、探究题
    31.小莉家中有一金属块,不知是什么金属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然后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问:
    (1)、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_______牛。
    (2)、小莉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初步判定这是金属铁。她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来判定的。
    (3)、利用弹簧秤的示数,除了能求(1)中金属块重力外,你还能求出有关金属块的哪些量? (至少算出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7 密度 合理即可

    【详解】
    (1)由图可知测力计分度值为0.1N,指针指在4N下边的第7个小格上,应读4.7N;
    (2)根据乙图可求物体浮力,然后求物体体积,根据甲图可求物体质量,最后求该金属块的密度,就可以判定;
    (3)金属块的质量:m===0.47kg;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空-F示=4.7N-4.1N=0.6N。
    32.阅读下列短文,思考并回答短文之后的几个问题。
    科学兴趣小组的几个同学在探究“纸片下落快慢”的时候,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猜想①:纸片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猜想②:纸片越大下落的速度越快;
    猜想③:同样的纸片展开得大的下落得慢;
    猜想④:……
    针对猜想③,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将两张同样的纸片,一张纸对折一次,另一张纸对折三次。然后让两张纸从同样的高度上释放。最先落到地面的是对折了三次的那张纸。
    (1)科技小组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猜想③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科技小组同学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猜想①是否正确。
    【答案】(1)正确 对比
    (2)找两张面积同样大小的纸片,但一张纸质量大,另一张纸质量小.然后让两张纸从同样的高度上释放,然后看最先落到地面的是质最大的还是质量小的纸
    【分析】
    (1)要探究“同样的纸片展开得大的下落得慢”,必须控制纸片的质量相同,改变它的展开面积,让两张纸从同样的高度上释放,比较下落的时间;(2)要验证猜想“纸片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必须控制纸片的面积相同,改变它的质量,让两张纸从同样的高度上释放,比较下落的时间.
    【详解】
    科技小组的实验结果是“让两张纸从同样的高度上释放,最先落到地面的是对折了三次的那张纸”,因此结论是:同样的纸片展开得大的下落得慢,由此验证了猜想③是正确的;同学们采用的是对比法;要验证猜想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该把形状、展开面积相等而质量不同的两个纸片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它们运动下落的时间。
    33.今年由于闰四月,端午节(五月初五)是6月25日,中国的习俗有:包粽子、撞鸡蛋、划龙舟等。
    (1)人们在粽子中通常加入赤豆,赤豆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_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
    (2)小明划龙舟时,以龙舟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小明用桨向后划水,龙舟便向前进,这是因为________。
    (3)有些地区端午节要撞鸡蛋,人们会拿看上去比较结实的那一头去撞小伙伴的熟鸡蛋,蛋壳先被撞破的那一方为输。则相互撞击过程中,先被撞破的那个鸡蛋受到的撞击力________后被撞破的鸡蛋受到的撞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④ 静止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等于
    【分析】
    (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例如,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等植物的种子是有胚乳种子,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等植物的种子是无胚乳种子。种子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
    (2)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相互作用力必须同时符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详解】
    (1)[1]菜豆种子的胚由①胚根、②胚轴、③胚芽、④子叶组成。赤豆种子和菜豆种子一样属于无胚乳种子,主要的营养成分在子叶中。
    (2)[2]小明划龙舟时,小明相对于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龙舟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3]小明用桨向后划水,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使得龙舟向前进。
    (3)[4]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拿着去撞的鸡蛋受到的力和被撞的鸡蛋受到的力大小相等。
    34.张力同学发现运动鞋穿久了容易打滑.他猜想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只是新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是旧鞋,鞋底花纹磨损较大).
    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只鞋子的重力并记入表格中;然后按照图12所示分别拉动两只鞋子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格中,他根据这组试验数据得出结论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
    请你认真思考张力同学的探究过程,指出其中不妥或错误的两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只鞋重力不一样 只实验一次,结果具有偶然性
    【详解】
    从表格数据中看出,两只鞋子的重力不同,这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同时,实验次数也应多测几次才更有说服力;所以答案为:①两只鞋重力不一样;②只实验一次,结果具有偶然性。
    35.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专业研究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________反映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________有关。
    (3)实验后,小科对高空落下的雨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感到好奇。他通过在阅资料知道: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后,雨滴匀速落向地面。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对于下落的雨滴不伤人的现象,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答案】石膏板的形变程度(或被破坏程度) 下落高度 减小
    【分析】
    (1)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石膏板形变程度反映出来,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和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3)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详解】
    (1)[1]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石膏板形变大小反映出来,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2]同一鸡蛋从不同高度下落,高度越高,石膏板形变越严重,故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下落高度有关。
    (3)[3]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36.小宇的表弟在操场上玩滑板车,他发现表弟用脚蹬地的力越大,滑板车速度增加的越快。爱思考的小宇猜想:滑板车速度增加的快慢可能与脚蹬地的力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 他回校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如下表。(实验桌面光滑,摩擦不计):
    (1)实验装置中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拉力F(钩码重力)与每秒速度的增加量a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g=10牛/千克)
    (3)做了上述实验后,小宇还认为影响滑板车速度增加的快慢还可能与人和滑板车的质量大小有关,于是他又对此进一步利用实验进行探究,这时他应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而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 F=2a 钩码的质量
    【分析】
    (1)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2)根据公式二力平衡和F=ma分析;
    (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实验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它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2)由表格可知:钩码的质量每增大0.05kg,物体每秒速度的增加量a为0.25m/s,实验中使用的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的大小为钩码的重力,F=mg,即:拉力每增大0.5N,物体每秒速度的增加量a为0.25m/s,所以:F=2a.
    (3)探究滑板车速度增加的快慢还可能人和与滑板车的质量大小有关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控制钩码的质量保持不变。
    37.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必要性展开了探究。实验如下:
    I.如图甲,让载有正方体橡皮泥的实验小车,分别从斜面的A、B处自由下滑,观察小车与障碍物碰撞后橡皮泥抛落、受损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Ⅱ.如图乙,用胶带纸将相同橡皮泥绑在小车上,重复上述实验。

    根据实验和所得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和__________,可判断碰撞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2)每一处实验都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比较实验__________表明,在同样碰撞速度的条件下,胶带纸可以有效减轻碰撞造成的后果。
    (4)比较实验③、④表明,在__________过大时,胶带纸也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
    【答案】受损程度 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①、③或②、④ 碰撞速度
    【详解】
    (1)[1]碰撞产生的撞击力作用在橡皮泥上,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并且力越大,形状改变的越大,所以可以通过物体形状的改变程度判定碰撞产生的后果。
    (2)[2]为了探究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在每种情况下,都进行了多次实验。
    (3)[3]由实验可知,影响碰撞效果的因素有两个:车的速度和有无胶带纸。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以确定,要比较有无胶带纸对碰撞情况的影响,应该控制速度相同,一次实验有胶带纸,一次实验没有胶带纸观察两次实验效果,得出结论。故可选①③或②④比较。
    (4)[4]实验③④的相同点是都绑着胶带纸,但实验的碰撞速度不同,并且④的速度大于③的速度,在速度较小的实验中,胶带纸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而在速度较大的实验④中,胶带纸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
    四、填空题
    38.离开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如果魅力空气阻力,则子弹的受力情况是_________,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施于子弹的。
    【答案】只受重力 地球
    【解析】
    【详解】
    [1][2]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重力作用,并且施力物体是地球。
    39.如图,重为15牛的小球沿光滑斜面滚下,请用力的图示作出它所受的重力。
    (________)
    【答案】
    【分析】
    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表示出重力的三要素即可。
    【详解】
    重力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15N,选标度为5N,从球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如图所示:
    40.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好多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1)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ACEFH BDG
    【详解】
    (1)[1]A、轮胎上刻有花纹,和E. 脚踏板凹凸不平,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和F. 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2)[2]B、车轮做成圆形,和G、车轴处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
    41.如图所示是“用水平仪检测某桌面是否水平”时的情形,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图中显示的情形说明被检测的桌面___________(填“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水平”)。
    【答案】竖直向下 左高右低
    【详解】
    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重垂线的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右方,说明此桌面的左边高、右边低。
    42.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_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答案】3 3 变小

    【详解】
    该物体的质量m===3kg.
    物体被带到月球上,位置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质量还是3kg.
    在月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月球上受到的引力是:G′=G=×29.4N=4.9N.
    43.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在___________(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答案】t3
    【详解】
    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0-t1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
    G=F=500N
    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由图象可知:
    t1-t2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2-t3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3-t4内,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所以,t1-t3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增大;t3-t4是减速,故t3时刻获得最大速度。
    44.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摩擦,转笔刀转孔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摩擦.
    【答案】滑动 滑动
    【详解】
    {1}写字时铅笔笔尖在纸面上滑动,产生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2] 削铅笔时,铅笔在转笔刀转孔内滑动,产生的摩擦也是滑动摩擦
    45.“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包括火箭发射、入轨、变轨、奔月、绕月等过程。
    (1)“嫦娥一号”运载火箭的部分动力由液氢和液氧反应提供,该反应中,液氢的燃烧产物是________
    (2)“嫦娥一号”实现变轨需要加速。“嫦娥一号”收到地面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发动机点火工作,喷射高温燃气实现加速。此时,“嫦娥一号”获得的作用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3)“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每百吨氦一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氦一3原子的质子数是2,中子数是1,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4)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 相同 2 竖直向下
    【详解】
    (1)液态氢气与液态氧气燃烧与气体燃烧相同产物应该是水。
    (2)发动机点火工作,喷射高温燃气实现加速,“嫦娥一号”获得的作用力是燃料燃烧的反作用力,其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同。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3原子的质子数是2,所以核外电子数是2。
    (4)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
    46.全国各大城市正在大力整治交通问题,很多学校都请交警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小明同学在学习中整理了如下几条:①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②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必须和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③汽车未停稳,不能上下车。④以较快速度行驶的自行车,突然用力捏前刹,很容易摔倒,所以,骑车速度不要太快。现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整理的几条中涉及的一个共同的科学知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其中的一条规则,分析交警制订这条规则的理由。你选___________(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惯性 ① 见解析
    【详解】
    (1) [1]高速行驶的客车遇到紧急刹车时,客车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停止运动,司机(或前排乘客)的下半身随汽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安全带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所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所以必须和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公汽未停稳,若下车,脚着地静止,此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这样会摔倒,所以公汽未停稳不能下车;
    以较快速度行驶的自行车,突然用力捏前刹,车停止,而人由于惯性还要向前运动,很容易摔倒,所以骑车速度不要太快。
    以上几条中涉及到的一个共同的物理知识是惯性。
    (2)[2]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即选①;
    [3]原因:高速行驶的客车遇到紧急刹车时,客车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停止运动,司机(或前排乘客)的下半身随汽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安全带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47.当你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当你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头里的小钢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
    【答案】滑动 滚动 滑动 静
    【详解】
    [1]笔尖与纸面之间发生了滑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
    [2]笔头里的小钢珠在纸面写字时不停地滚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
    [3]黑板擦与黑板面之间发生了滑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4]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趋势,但并没有在表面滑动,所以两者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48.物体沿一条直线向前运动,先以2m/s的速度运动了1s,接着又以1m/s的通过了4m的路程,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答案】1.2
    【详解】
    前1s通过的路程为:s1=v1t1=2m/s×1s=2m,
    后通过4m所用的时间为:t2===4s,
    所以:总时间为:t=t1+t2=1s+4s=5s,
    总路程为:s=s1+s2=2m+4m=6m,
    平均速度为:v===1.2m/s.
    新鞋
    旧鞋
    重力/N
    5.7
    5.4
    拉力/N
    2.3
    1.7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2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硬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实验
    车在斜面上位置
    是否绑胶带纸
    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cm
    橡皮泥受损程度

    A

    10.2
    磨损较多
    10.9
    磨损较多
    10.0
    磨损较多

    B

    17.4
    磨损多
    17.6
    磨损多
    17.7
    磨损多

    A

    0
    不明显凹痕
    0
    不明显凹痕
    0
    不明显凹痕

    B

    8.2
    磨损较少,
    明显凹痕
    8.4
    磨损较少,
    明显凹痕
    8.1
    磨损较少,
    明显凹痕

    相关试卷

    华师大版3 几种常见的力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3 几种常见的力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3几种常见的力解析版docx、3几种常见的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浮力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5 二力平衡的条件课后作业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