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杨家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杨家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杨家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杨家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杨家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大竹杨家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卷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1~5题 21分)
    1.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2)《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诧异(chà) 拮据(jí) 阔绰(chuò) 时髦(máo)
    B.变更(gèng) 别墅(shù) 赔偿(cháng) 拟写(nǐ)
    C.栈桥(jiàn) 褴褛(lǚ) 撬开(qiào) 赚钱(zhuàn)
    D.煞白(shà) 女婿(xù) 牡蛎(lì) 勒索(lè)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D.能否看见新衣服,关键在于他愚蠢得不可救药。
    5.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独特瑰宝,如同清新淡雅的梅花,在轻柔和谐的韵律中相继盛开。煮一盅香茗,手捧经卷,窗外红杏微晃,在热气氤氲之中,品中华千年文化之精髓,叹千古历史人物之风骚。(共5分)
    近日,某班准备组织一次“古诗苑漫步”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再设计三项活动。(3分)
    活动一: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活动三: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
    (2)在“别出心裁品古诗”活动中,同学们的品析精彩纷呈。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品析。(2分)
    【示例】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出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第二部分
    (6-24题,共49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8分)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1)“丙辰中秋”交代了写词的___________,“大醉”“兼怀子由”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上片___________,下片___________。(2分)
    7.“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尤清冽(凉)
    B.卷石底以出(翻卷)
    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
    D.乃记之而去(离开)
    10.下面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4分)
    13.古人常常通过绘景状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根据《小石潭记》的内容,为下面的对联续写后半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同)(2分)
    上联:桃花源安宁富足,陶渊明寄托理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4-15题。(4分)
    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朱赫来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朱赫来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打谁和为什么打。”
    保尔不知道朱赫来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朱赫来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
    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
    “好,你就瞧着吧。”
    保尔第一次见识了英国拳击,朱赫来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这门本领学起来并不轻松,但保尔掌握得还不错。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仔细揣摩文段关键语句,简单概括保尔有哪些优良品质。(2分)
    15.保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请概括整本书中的一个情节佐证这句话。(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15分)
    1985年的一场电影
    李义文
    ①“明天家里放电影!”
    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
    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经联系好了。”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⑨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⑪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⑫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⑬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⑭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被汗浸湿了。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⑮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⑯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⑰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⑱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干完,再干一会儿。”
    ⑲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望着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⑳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㉑天快黑了,来看电影的人从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门前平时沉寂宽敞的禾场变得热闹拥挤。
    ㉒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一些熟人向他打招呼或道喜的时候,他只是嘿嘿地笑着,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
    ㉓放电影了,全场安静了下来。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站在凳子上。人们都被电影里的打斗情节深深吸引了,人群中间留给父亲的椅子却是空着的。
    ㉔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他一会儿在银幕底下站一站,一会儿又到后面转一转。他在看他的电影,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更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
    ㉕姐从人群里挤出来,拉着父亲的手说:“爸,去坐着看电影吧。”父亲轻轻推了推姐,说:“我在看咧,你快去吧,别耽误了看电影。”姐无奈只好回到原位上。直到电影结束,父亲的椅子还是空着的。
    ㉖散场了,姐却发现父亲不见了。母亲在屋里找了,没有。妹妹在后院里找,也没有。
    ㉗父亲上哪儿去了呢?正当家里人着急的时候,姐发现了父亲。
    ㉘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有删改)
    16.阅读第⑳~㉘段,概括在电影放映那天晚上父亲的表现。(3分)
    电影放映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放映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散场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处姐姐两次流泪时的心理有何不同。(2分)
    (1)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1分)
    (2)姐的眼睛又湿润了。(1分)
    18.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2分)
    19.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台阶》,请与本文第⑩~⑫段比较,简要回答这两位父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动力分别是什么。(4分)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20.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8分)
    植物在早晨冒汗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正是气候潮湿、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梁、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滴水观音等观赏性植物,它们均“怕热”,会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来。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植物“挥汗如雨”,第一滴“汗珠”从叶子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汗珠”,体积再逐渐增大、掉落,然后第三滴“汗珠”、第四滴“汗珠”,滴滴答答掉个不停。
    ②许多人会问:这难道不是露珠吗?其实不然,露珠是指凝集在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而那些植物,冒出来的“汗珠”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况且,露珠的水滴报小,一般覆盖于整张叶片的表面,也不会从叶尖滴落。很明显,我们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珠”。
    ③科学家为此做了实验,发现这些“汗珠”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展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④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大量水分就通过这些气孔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它的“汗水”。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全部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需要寻找出口。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⑤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出汗”称为“吐水”。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也就越发达。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一百五十滴左右的水。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⑥说来也奇怪,许多植物的“汗水”里竟然含有特定物质。如白桦、棕榈树含糖,一般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这些“汗水”香甜味美,早在远古时就被人们用来酿酒、熬糖。
    ⑦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其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如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薯晚疫病就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刚收割完小麦的土地上;而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会两败俱伤……
    ⑧另外,人们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7期)
    2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怕热”而“汗如雨下”。(2分)
    22.第⑤段中的加粗词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3.选文第④⑤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说理由。(2分)
    24.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第三部分
    (25题,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婴儿从孕育到出生,主要靠脐带提供营养、维持生命。断开脐带,离开母体的过程,尽管充满着未知与风险,但也意味着从此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样,从少年到青年,长大成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也如同断开一条无形的脐带,充满着憧憬与希望,伴随着纠结与迷茫。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自己青葱岁月中的这条“脐带”了吗?它带给你的是呵护与依靠,还是束缚与苦恼,抑或是二者之间的徘徊与煎熬?
    请以《青春的脐带》为题,或分享你的故事,或倾诉你的心声,或交流你的思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①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答案:D
    解析:
    选项
    分析
    A
    “拮据”的“拮”应读作“jié”
    B
    “变更”的“更”应读作“gēng”
    C
    “栈桥”的“栈”应读作“zhàn”
    D
    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此语段论述了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的问题。②提出了话题,应排在首位;①是对②的进一步解释,故应接在②后;通过理解语意和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可知,⑤与①衔接最紧密,应接在①后;④以“其实”为标志词,体现了语意的转折,③又以“当然”一词体现了总结的意味。由此可知,其先后顺序为②①⑤④③。
    4.答案:C
    解析:A.“通过……让……”导致句子缺少主语。B.语序不当,应改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D.两面对一面,在“愚蠢”前加“是否”。
    5.答案:(1)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活动三:诗中有画绘古诗
    活动四:下笔有神写古诗
    (2)【示例】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出了莺燕衔泥筑巢的兴奋,以及诗人欣赏西湖美景的喜悦之情。
    6.答案:(1)时间 写作缘由
    (2)望月 怀人
    7.答案:“弄”有逗弄、戏弄之意,表现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可以想象到舞姿的美妙,词人也借此排遣内心的孤独、惆怅。
    8.答案:人的悲欢离合就像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常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要有豁达的胸襟。
    9.答案:C

    解析:“可”,大约。
    10.答案:A
    解析:A项是名词作动词,B、C、D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11.答案:(1)听到水声,像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因此)高兴起来。
    (2)小石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12.答案:清澈。侧面描写。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来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13.答案:小石潭优美清静 柳宗元表达情怀
    14.答案:①有正义感,讲原则(勇敢);②勤奋耐心(好学,坚持不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由“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可判断他有正义感,讲原则等。由“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可读出其勤奋耐心(好学,坚持不懈)。
    15.答案:【示例一】革命者朱赫来被捕后,保尔痛打押送朱赫来的彼得留拉押送兵,救出朱赫来。
    【示例二】在火车上,几个投机商人欺负保尔和丽达,保尔将他们痛打一顿,并协助铁路肃反委员会检查车厢。
    【示例三】在党委宣传鼓动部办公室,保尔痛打下流无耻的法伊洛。
    【示例四】保尔在车站食堂工作时,一个男孩要他六点换班,他拒绝了男孩的无理要求,并回应如若打架,他会奉陪。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围绕“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这一要求展开,写出保尔打架的原因即可。
    16.答案:①不知所措地向来人道谢。
    ②在围子外转悠,看着人群嘿嘿地笑。
    ③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并概括信息的能力。本题可依据“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等内容来概括作答。
    17.答案:(1)姐姐听到父亲表明坚决支持自己读书的态度,内心十分感动,因此流泪。(2)姐姐目睹了父亲为供自己读书所付出的努力,因心疼父亲而流泪。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1)“姐低着头……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此情此景下,姐姐是感动、感激,以及因为自己让父亲负担更重而倍感自责和难过。(2)烈日下父亲在砖瓦厂拉砖,为了尽早完成承包的活,父亲饭都顾不得吃,姐姐看到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和辛苦搬砖的身影,为父亲辛苦劳作感到心疼和难过而落泪。
    18.答案:①开篇点题,点明文章要讲述的内容是“放电影”。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探究“谁要放电影”以及“为什么要放电影”。③引起下文父亲与姐姐的争执和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情节发展做铺垫。④果断的语气体现出父亲坚定的性格,突出了父亲内心的骄傲和对女儿的疼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段的作用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文章以父亲的“明天家里放电影”一句话作为首段,做到了开篇点题,同时也交代了事件——放电影;引出下文叙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从表达效果看,语气坚定,突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疼爱,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即可。
    19.答案:共同点:他们都吃苦耐劳,勤劳厚道。动力:①本文中父亲的动力是供女儿读高中;②《台阶》中父亲的动力是修建有高台阶的新屋,以提高自己和家庭的地位,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本文第⑩~⑫段看,“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可以看出父亲是吃苦耐劳、勤劳厚道的。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让自己的女儿能读高中。从“链接材料”看,“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可以看出,这里的父亲也是吃苦耐劳、勤劳厚道的,其动力主要是修建有高台阶的新屋,让自己和家庭有地位,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可据此概括作答。
    20.答案:原因:①在当时,看电影是一种时兴的庆祝方式,是仪式感的体现;②姐姐考上大学,父亲为她感到无比自豪,放电影体现出父亲对姐姐的重视;③父亲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分享自己的喜悦,让大家都能看到姐姐的优秀。
    态度:【示例一】赞同。这是父亲对女儿爱的体现,父亲辛勤劳作,终于把女儿供上了大学,这种富有仪式感的庆祝方式也是对父亲付出的肯定。
    【示例二】不赞同。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小说中的家庭并不富裕,在这种条件下,不必破费铺张,可以把钱拿去做更有实际意义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探究性、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中,家庭并不富裕的父亲坚持要请大家看电影,为姐姐考上大学庆祝,结合文章内容来看,主要原因有:①在当时,看电影是一种时兴的庆祝方式;②父亲通过看电影的方式,向大家分享因姐姐考上大学而自豪和喜悦的心情;③放电影的做法,能体现出父亲对姐姐的疼爱与重视。至于对父亲的这个举动是否赞同,可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赞同可从“父亲疼爱女儿”“对父亲付出的肯定”等角度来回答。不赞同可从“家庭不富裕,不用铺张浪费”“节俭办实事”等角度来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1.答案: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需要排出体外。白天,水分通过叶面上的气孔蒸发;晚上,气孔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过剩的水分就从叶尖、叶缘上的水孔流出。
    解析:本题的答案在第④段中。先总说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需要排出体外,然后分别说明植物在白天和晚上如何排水,总结概括。
    22.答案:不能删去。“左右”是大约、大概的意思,表估计、推测。这句话是说芋头的幼叶一夜可“吐”出大约一百五十滴水,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回答“不能删去”;然后说明有“左右”句子是什么意思,去掉“左右”后句子是什么意思;最后指出加上“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3.答案:不能。第④段写植物在早晨“冒汗”的原因,承接第③段结尾的问句;第⑤段写植物生理学上“吐水”(或“冒汗”)的意义。这两段是按逻辑順序排列的,所以不能调换。
    解析:分析原文,我们会发现,第④段说的是植物“冒汗”的原因,紧承第③段结尾的问句;第⑤段说的是植物“冒汗”的意义。④⑤段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24.答案:举例子。举小麦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豌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
    解析:第⑦段画线句举了小麦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豌豆的例子,显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此处作者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能够具休有力地说明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者相克的特性。
    25.解析:
    本次作文题的灵感来源于试卷最后一则文段——《成长回声》。青春叛逆期是每一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成长阶段。父母虽然为孩子提供了浓浓的亲情和生活的保障,但子女却未必能理解他们的舐犊之情和殷切期望。文中“我”的所作所为,其实是众多懵懂少年的常见之举。这既是观念的冲突,也是成长的代价。在试飞与归巢中做取舍,可谓是每一个成长节点的必修课,极具时代意义和思辨价值。
    伴随成长而来的憧憬与纠结,让我们联想到新生婴儿剪断脐带时的情景。脐带曾让两个生命同呼吸、共命运。婴儿借此汲取营养,维持生命;但也囿于母体,不得独立。断开脐带,离开母体的过程,尽管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但也迎未了生命的诞生,自由的个体;从少年到青年,长大成人,融入社会的过程,虽然充满了希望与畅想,但也伴随着纠结与迷茫。可见脐带既是生命的依靠,也是成长的苦恼。成长的每一次节点,都像在断开一条无形的脐带。借脐带之喻,关照学生成长的话题,唤醒他们对成长的思考,是本次作文题的主要目的。
    《青春的脐带》审题重点为“脐带”。脐带既输送了营养,也带来了束缚,更孕育着许多未知的矛盾。学生应先对“脐带”进行辨证地剖析,深入理解成长中的必然冲突,并观照自己的成长经历。然后可以将依赖、苦恼、煎熬等情绪,诉诸笔端:亦可用理性的文字,阐明对“脐带”的见解和思考。
    《青春的脐带》中“青春”一词,进一步界定了取材的范围。孩子与父母师长之间,常有相互冲突、动容、理解的宝贵经历。学生应撷取成长中触动人心的细节,以书写青春的脉动;也可援引社会、名家对青春的论述,以绽放思想的光芒。
    理解了题目中的两个关键信息,学生即可在考场上真情流露、抒写自我。我们倡导在写作中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通过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相关试卷

    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浙江杭州专用):

    这是一份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浙江杭州专用),文件包含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浙江杭州专用考试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浙江杭州专用解析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浙江杭州专用参考答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浙江杭州专用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河北专用),文件包含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河北专用解析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河北专用考试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河北专用参考答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河北专用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江苏南京):

    这是一份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江苏南京),文件包含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江苏无锡解析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江苏无锡考试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江苏无锡参考答案docx、语文-2022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江苏无锡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