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展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系列(3)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2.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没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寒冬,裸露在外的自来水管会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C.人潜入水中越深胸部越有压迫感,是因为水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车行驶时,坐在里面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是因为人选择了树做参照物
3.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三峡》中写道:“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路程为600千米),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的船的行驶速度是( )
A.5千米/时 B.50千米/时
C.100千米/时 D.500千米/时
4.2016年 9月15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2016年9月16日,“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了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入运行轨道。神舟十一号飞船在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在对接成功时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地球静止
B.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天宫二号静止
C.宇航员相对地球运动
D.宇航员相对飞船静止
5.两架完全相同的直升机,甲机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
A.甲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B.乙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C.甲、乙两机受的举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 m/s。下列哪项所描述的运动速度比该速度快?( )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m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5 m
C.刘阳1 min步行78m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91 s跑完110m栏
7.下列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是( )
A.公园里的过山车 B.扔向远处的球
C.树上掉下来的苹果 D.在运动的秋千
8.如图“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这个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力一样大
C.鸡蛋受到的力较大,而石头受到的力较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
B.雪后,在车轮上缠铁链
C.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
D.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
10.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F2
B.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分别为F、F,则F<F
C.两次拉力分别在10s内对木板做功为W1、W2,则W1<W2
D.两次拉力分别在10s内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为P1、P2,则P1>P2
11.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
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2.体育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向上爬( )
A.因为绳子粗糙,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同,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二、简答题
13.一次,张先生外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_________。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__________。
14.近年来,理论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如表为某型号独轮电动车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
质量 | 10kg |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 30cm2 |
最大速度 | 16km/h |
充满电行程 | 24km |
(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g取10N/kg)
(3)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15.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3)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如图的标志(13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13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汽车,装有5m3的砖,已知砖的密度为2×103kg/m3,试通过力学计算,说明它能否通过这座桥?(g取10N/kg)
三、探究题
16.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图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
(1)完成下表:
钩码数/只 | 钩码质量/kg | 钩码受到重力/N | 钩码受到重力跟质量的比/( N/kg) |
1 | 0.05 | 0.5 | 10 |
2 | 0.1 | 1 | 10 |
4 | 0.2 | 2 |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
(3)若该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6个钩码(在称量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
17.上课时同学们做了如图实验:将牙刷放在水平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图甲、乙中牙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分别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可能得到的结论为____。
18.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下表;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次数 | 压力大小 | 木块放置情况 | 弹簧秤示数/牛 |
1 | 木块的重 | 平放 | 1.0 |
2 | 木块的重 | 倒放 | 1.0 |
3 | 木块的重 | 竖放 | 1.0 |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下表;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二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实验次数 | 压力大小 | 木块放置情况 | 弹簧秤示数/牛 |
1 | 木块的重 | 平放 | 1.0 |
2 | 木块和一个砝码的总量 | 平放 | 1.5 |
3 | 木块和二个砝码的总量 | 平放 | 2.0 |
(1)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四、填空题
19.一个质量是10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则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悬挂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若拉住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则绳子对物体施加的拉力是____N。(g取10N/kg)
2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你从该图像中可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二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
2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5N的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乙受到甲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填“左”、“右”或“无摩擦”)。
23.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从30米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______秒。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________的。
24.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定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速度不随时间变化,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就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射线。
【详解】
A.该图像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该图像是变化的曲线,并且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变小,即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箱子没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受的是平衡力,所以所受的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此时水会由于发生凝固现象而结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因此能够把水管冻裂,故B错误;
C、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游泳时潜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水的压强越大,所以感觉越难受,故C正确;
D、树木向后退去,树木是运动的,树木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故D错误。
3.B
【详解】
由题可知:路程为s=1200×500m=600000m=600km,时间t=12h船的速度v==50km/h.
4.A
【详解】
A.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地球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因此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B.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天宫二号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是静止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宇航员相对地球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宇航员相对飞船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是静止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5.C
【详解】
直升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举力与重力平衡,则两种情况下的举力都等于重力,所以ABD 错误, C正确.
6.B
【详解】
A.苍蝇的飞行速度是每秒11米,苍蝇的速度是11m/s,11m/s<17m/s,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5 m,汽车的速度为25m/s,25m/s>17m/s,故B符合题意;
C.刘阳1 min步行78m,速度
v==1.3m/s<17m/s,
故C不符合题意;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91 s跑完110m栏,速度
v==8.5m/s<17m/s,
故D不符合题意。
7.C
【详解】
A. 过山车在弯曲的轨道上飞驰,做的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
B. 扔向远处的球正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运动方向在变化同时运动的速度也在变化,故B错误;
C.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速度在逐渐的变大,但是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在运动的秋千的路线不是直线,是一条曲线,故D错误。
8.B
【详解】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
B. 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B正确;
C.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C错误;
D. 因为B是正确的;故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在机器的轴上安装滚动轴承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故A错;雪后,在车轮上缠铁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B正确;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故C错;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的,故D错;应选B。
10.D
【详解】
AB.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AB错误.
C.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不同,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不同,由W=Fs可知,但是在相同时间内,第一次通过的距离大,所以第一次所做的功多,故C错误.
D.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第一次移动的距离大,故第一次的速度大;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Fv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即P1>P2,故D正确.
11.A
【解析】
【详解】
甲图,AB同时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
乙、丙两图,A水平方向不受拉力,且AB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不受摩擦力作用,则乙、丙两图A在水平方向也不受力。
综上所述,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故选项A符合题意.
12.C
【解析】
【详解】
ABC.无论是爬绳还是爬杆,该同学都做匀速运动,因此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匀速直线运动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只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同学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13.5min 20m/s 3km
【解析】
【详解】
(1)[1]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t=10:05-10:00=5min=300s;
(2)[2]已知行驶的路程s=6km=6000m,出租车的速度:
;
(3)[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交费16元,超过起步价的为6元,则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
起步价内最多行驶的距离为:
6km-3km=3km。
14.(1)1.5h;(2)120N;(3)2×105Pa
【详解】
(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根据 可得,能行驶的最长时间
(2)人和电动平衡车的总重力
G总 =(m人 +m车 )g=(50kg+10kg)×10N/kg=600N
因为电动平衡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
F=f=0.2G总=0.2×600N=120N
(3)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压 =G总 =600N
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5.(1)超速;(2)0.25h;(3)不能
【分析】
(1)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先利用求出该车的行驶速度,再与限制速度比较即可知道。
(2)已知车的速度,根据变形公式求出时间。
(3)首先由密度公式求得砖的质量,然后比较汽车的总质量和桥的承受能力后再判定汽车是否能通过;如果汽车的总质量大于桥的承载能力,则汽车不能通过,反之,则能通过,据此答题。
【详解】
(1)由“区间测速”图可得
t=10:41-10:31=10min=h
则该车的行驶速度
故该车超速。
(2)根据可知,该车通过AB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
(3)根据可得,砖的质量
则装砖车的总质量
因此不能通过该桥。
答:(1)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的时间为0.25h;(3)该汽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16.(1)10 (2)钩码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3)3N
【分析】
(1)据表中的数据计算;(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3)根据公式G=mg计算弹簧秤的重力.
【详解】
(1)钧码受到重力跟质量的比是=10N/kg;(2)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3)6个钩码的质量m=0.05kg×6=0.3kg,所以钩码的重力即弹簧的读数G=mg=0.3kg×10N/kg=3N.
17.(水平)向右 向右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分析】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
(1)[1][2]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有一个阻碍牙刷运动的力,这个力是摩擦力,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右的。
(2)[3]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8.1.0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分析】
(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块一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结合表格中数据得出研究的问题。
(3)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结合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1)[1]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拉力,因此摩擦力为1.0N。
(2)[2]实验一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改变接触面积,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3)[3]表二为不同的压力下,摩擦力的变化,观察表格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19.20 100 100
【详解】
[1]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
F=f=20N.
[2]若把物体悬挂起来,则拉力与重力平衡。
则:
F′=mg=10kg×10N/kg=100N,
[3]若时物体匀速上升,则拉力与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
F″=G=100N.
20.0~2 s内小车的速度为1 m/s; 2~5 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分析】
,
【详解】
(1)由图可以看出,0~2 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路程为2m,故速度为:
v===1m/s;
(1)由图像可知,小车在2~5 s内路程为0,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21.变速 1.9
【解析】
【详解】
[1] 由频闪照片知道,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即它做的是变速运动;
[2] 由图知道,A到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是t=0.3s,故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
22.5 右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甲乙两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乙受到水平面向左的摩擦力,则甲相对于乙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乙要对甲有向左的摩擦力。以甲为研究对象,其处于平衡状态,由图知其受到向右的拉力F,则甲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与乙对甲向左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为5N。
第二空.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甲有向左的摩擦力,则甲对乙有向右摩擦力。
23.150 静止
【解析】
【详解】
[1] 触共耗时为:
;
[2]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是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24.
【分析】
根据乙弹簧的受力情况,先求出乙弹簧长度的变化量;再根据甲弹簧的受力情况,求出甲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最后求出甲弹簧A端向上提起的距离。
【详解】
重物一开始压在乙弹簧上,乙形变△L,当压力为重物G的时,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则有,乙弹簧相对于原来的位置上升了
对于甲弹簧,开始甲弹簧拉力为零,由于乙弹簧原来受压力为G,后来受压力为,则甲弹簧的拉力为,所以甲弹簧上端升高了
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