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系列(4)2021-2022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若空气阻力不计,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 ( )
A.空气和手的推力 B.手的推力
C.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 D.重力
2.木块重5N,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3.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
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4.如图所示,在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5.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卫星绕地球匀速飞行 B.熊猫将竹子拉弯
C.火箭点火升空 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变化
6.甲、乙两辆小车分别从M、N两地同时出发,在水平地面上沿着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5米,则M、N两点间的距离为( )
A.45米 B.30米 C.15米 D.10米
7.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1.5 m之间
B.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1.O kg之间
C.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5N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1.3 m/s之间
8.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不受力
9.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大约8N的力,应选择以下哪种规格的弹簧测力计( )
A.量程为20N,最小刻度值为0.5N。 B.量程为5N,最小刻度值为0.1N。
C.量程为10N,最小刻度值为0.2N。 D.上述3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10.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 )
A.惯性的大小 B.运动的方向 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力的个数
11.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A.飞翔的老鹰 B.出膛的子弹
C.行驶的汽车 D.进站的动车
12.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
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得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13.公共汽车站每隔t0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始终沿直线运动,汽车的速度时间线如图所示,则汽车出站后,与前方相邻汽车之间的距离( )
A.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B.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14.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1,一端与水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2(m2<m1)的钩码B,木块恰好在桌面上匀速运动。若在A上再加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同时在B下再挂上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木块的速度将( )
A.不变 B.变快 C.变慢 D.由m1、m2、m的大小关系而决定
二、简答题
15.2010年7月1日早上8点零3分,在鼓乐声中,从南京发往上海虹桥的“G5001”城际高速列车从南京火车站驶出,这标志着中国第二条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正式运营通车。这条全长301公里,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的铁路,仅用二年时间就建成运营。被铁道部称为中国铁路建设时间最短、标准最高、运营速度最快、配套设施最全、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城际列车。
(1)新型列车设计的技术创新亮点之一是车头为流线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在列车中的小明发现两边的树木在快速地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
(3)假如在一次试运行中列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80分钟,则列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_
16.某跳伞运动员,体重800牛,降落伞的质量是20千克,当伞和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多大?
17.小陈是一名货车司机,有一次他拉一车货物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把车开过了桥.你知道小陈的汽车和所装货物的总重不会超过多少吗?
三、探究题
18.质量为3千克的小球在弧面上所受重力的图示.
19.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根据下图中的a、b两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根据下图中的a、c两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四、填空题
20.如图所示,小红用手握住瓶子,瓶子不会从手中下落,是因为瓶子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了向上的_________力。
21.拖拉机在一分钟内通过18m,问拖拉机的速度v=______m/s=______km/h
22.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后照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_____。
23.根据下图能够获得的合理的信息有:(至少写出3条)
信息一:车前有一条斑点狗;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 0.4kg 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5N 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6N 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 0.7N 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5.“夕阳西下”是以 为参照物的,飞行员驾驶俯冲时,感觉“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当篮球离开人手以后,篮球和人手之间的作用就会消失,所以也就不再受到手的推力;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
CD.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篮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选项D符合题意。
2.C
【解析】
【详解】
A.图中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A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木块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即:
B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木块在水平压力作用下静止,则木块对支承面的压力:
C项符合题意;
D.图中木块在竖直向上的压力作用下静止,则木块对支承面的压力:
D项不符合题意;
3.B
【详解】
如图所示,观众看到刘翔跑在前面,因为两人是同时起跑,此时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刘翔通过的距离长,故观众认为刘翔跑得快;从表中数据可以知识,刘翔在110米的路程内,用的时间比奥利弗短,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的快,故裁判认为刘翔跑得快。故ACD错误,B正确。
4.C
【解析】
【详解】
A、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两个力不共线,故是非平衡力,故B错误;
C、两个力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是平衡力,故C正确;
D、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故是非平衡力,故D错误。
5.B
【详解】
A. 卫星绕着地球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竹子在熊猫的拉力作用下被拉弯,是其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火箭点火升空速度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飞来的足球碰到运动员的头,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6.B
【详解】
由图象可知,s甲=6m时,t甲=6s;s乙=18m时,t乙=6s;则甲的速度:v甲===1m/s;乙的速度:v乙====3m/s;v甲<v乙;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v甲t=1m/s×t,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v乙t=3m/s×t,M、N间的距离为:s=s乙﹣s甲=3m/s×t﹣1m/s×t=3m/s×t﹣15m,解得相遇的时间:t=15s,带入M、N间的距离为:s=s乙﹣s甲=3m/s×15s﹣1m/s×15s=30m;故B正确,ACD错误。
7.D
【详解】
A. 学生课桌椅的高度大约在0.8m∼1.0m之间,故A错误;
B.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2kg∼0.3kg之间,故B错误;
C. 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60km/h∼80km/h之间,故C错误;
D. 成年人正常行走的速度为1.1m/s,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B.人和车之间既无相对运动也无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故而没有摩擦力存在于车和人之间,故A.B选项是错误的。
CD.汽车的牵引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故而人并不会受到牵引力的作用,故C是错误的,D符合题意。
9.C
【解析】
【详解】
A. 量程大于8N,且分度值相对较小,符合题意;
B. 量程太小,不能使用。不合题意;
C. 量程足够,但分度值相对较大。不合题意;
D. C就不可以,所以该选项不合题意。
10.B
【详解】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的大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做曲线运动,所以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B符合题意。
C.小球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始终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只有两个力,故D不符合题意。
11.D
【详解】
四个选项中,动车的质量最大,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选D.
12.B
【详解】
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小车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在水平方向上小车只受摩擦阻力,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当桌面足够长时,小车会静止。
故选B.
13.D
【详解】
根据图线可知,汽车所做的运动为先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匀速直线运动。当后一辆汽车发车的时候,前一辆汽车做初速度为2v0的匀减速运动,两车距离增加,当时间过去t0时,两车相距最远,然后会逐渐拉近,最终两车都匀速距离保持不变。
故选D。
14.B
【详解】
物体A受到钩码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做匀速运动,所以钩码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两者大小相等,即
F=f
设物体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μ,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
F压=GA=m1g
则摩擦力
f=μF压=μm1g
物体A受到的拉力
F=GB=m2g
则有
μm1g=m2g
解得
------①
把木块A、钩码和砝码看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钩码和砝码的拉力和木块和砝码在桌面产生的摩擦力作用,拉力大小等于钩码和砝码的重力,即
------②
摩擦力的大小
------③
假定该整体的加速度为a(a可大于0、小于0,或等于0,具体为哪种等分析后便知),由此可得
------④
把①代入④得
因为m2<m1,故a>0,故为加速运动。
故选B。
15.减少空气阻力 列车 225.8km/h
【详解】
(1)[1]新型列车设计的车头为流线型,目的是减小空气的阻力,使车速更快;
(2)[2]因为小明所乘的列车相对于树木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列车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
(3)[3] 沪宁城际铁路全场s=301公里=301km,列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80分钟=h;所以列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v=225.8km/h。
16.【答题空1】1000N
【详解】
已知:G人=800N,m伞=20kg,g=10N/kg,求:f
G伞=m伞g=20kg×10N/kg=200N,
G总=G人+G伞=800N+200N=1000N,
因为匀速下降,所以:
f=G总=1000N
答: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1000N。
17.2×105N
【详解】
由图可知汽车和所装货物的总质量不超过20t,
m=20t=2×104kg,
由G=mg得:
G=mg=2×104kg×10N/kg=2×105N
答:小陈的汽车和所装货物的总重不会超过2×105N。
18.
【详解】
G=mg=3kg×10N/kg=3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在球的球心上,如图所示:
19.匀速直线 等于 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有关 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详解】
[1][2]由二力平衡得,应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拉力才等于滑动摩擦力,才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3]a、b两图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由于b的压力大于a,所以b所受摩擦力大于a,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有关。
[4]a、c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由于c的粗糙程度大于a,所以c所受摩擦力大于a,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0.摩擦
【解析】
【详解】
用手握住瓶子,瓶子不会从手中下落,瓶子受平衡力,即瓶子的重力和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是平衡的,所以瓶子除受重力外,还受摩擦力。
21.0.3 1.08
【解析】
【详解】
[1][2]拖拉机的速度为:
22.1.5×1011m
【详解】
太阳光射到地面需要的时间:
t=8min20s=500s,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s=vt=3×108m/s×500s=1.5×1011m;
2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由于惯性前倾 利用了摩擦刹车
【详解】
[1]车停止运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乘客向前倾斜,人由于惯性前倾;
[3]利用摩擦刹车。
24.0.5 0.6
【解析】
试题分析:小盘内放有0.5N的钩码,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5N,由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为0.5N。当小盘内放重为0.6N的钩码,小盘对木块的拉力为0.6N,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6N。小盘落地手,木块由于惯性继续行前运动,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不变,仍为0.6N。
考点:二力平衡 滑动摩擦力
25.地面、飞机
【详解】
(1)“夕阳西下”,太阳落山,太阳为研究对象,它的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故参照物为地球。
(2)感觉“大地迎面而来”,指的是地面迎着飞行员而来,所以地面是研究对象,地面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飞机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飞机。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