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案设计
展开第三框 让家更美好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2.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课堂设计】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完了这首歌曲,我想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慨。通过前面有关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家不仅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和睦,那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呢? 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教师板书,导入本课。
二、教学建议
1.现代家庭面面观
师:自古以来我们就向往拥有和谐的家庭,那么你对自己的家庭有多少了解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3-84页,自主学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家庭的特点有哪些?
(2)现代家庭的结构主要有哪些类型?
(3)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家庭出现了哪些变化?
(4)现代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自主展示。
师:总结归纳,明确答案,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1)成员关系平等;氛围民主和谐;交流方式多样;学习型家庭;等等。
(2)核心家庭;主干家庭。
(3)①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从前些年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到今后一段时期内二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
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2.和谐家庭我出力
师:家和万事兴,想要建设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展示材料:王女士的女儿去年刚大学毕业,目前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每天早出晚归,忙完工作就约朋友出去玩,周六周日也不在家,逢年过节十分抵触参加家庭聚会,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王女士感慨,女儿自成年后和自己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回想两人上次谈心也已隔了三四年。
讨论:产生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对创建和谐家庭有什么警示?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你该怎么办?
生答:①原因和危害:在一个家庭中,父辈、祖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
②警示: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信任,相互体谅和包容。
③我要充当“小小黏合剂”,做好协调、沟通、安抚工作。
(2)探究与分享: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
讨论:参加家务劳动对家庭有什么意义?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总结:①意义: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②启发: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3)展示2019“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孙美平的故事:她来自山东蓬莱,妈妈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造成了高位截瘫,左腿截肢并伴有失忆。美平自己动手做了一块简易的小黑板,教妈妈识字念书,让妈妈不孤单。妈妈在美平的照顾和鼓励下,重新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坚强乐观地面对一切。
师:孙美平的故事对建设和谐家庭有何启发?
生: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现代家庭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自己在建设和谐家庭上的责任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包括大家在内的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能够和睦相处,家庭生活一定能够美满幸福。
【板书设计】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1.认识到家庭文化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
2.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
3.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能力
目标
1.掌握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与技能,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知识
目标
1.了解家庭结构的演化和现代家庭的特点
2.了解家庭成员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上逐渐发生的变化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堂小结,随堂检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案及反思,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