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学案,文件包含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第1章第2节第1课时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微点拨】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物质的组成:
(1)世间万物都是由 组成的。
(2)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所含 相同。
2.物质的结构:
(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 构成的,各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
(2)物质 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1.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
2.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然资源,生产出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的各种用品,并不断拓展着各种物质的使用范围。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漫画助学】
两种变化各属于什么变化?
提示:冰块融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易错提醒】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轮胎、气球等物质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见多识广】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中的“其他物质”并不是指颜色、形状或状态等方面与原物质不同,而是指与原物质比较,组成或结构发生了改变的物质。
探究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成员学习过程中所做的笔记(部分),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
③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④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制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探究问题】
1.上述笔记,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
2.能否根据现象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易错点)
提示: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就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只能作为辅助依据。比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素养迁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分析下列古诗中涉及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E.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F.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G.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H.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典例】(2020·滨州中考)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D.葡萄酿酒
【变式训练】
(2020·陕西中考)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1.(2020·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2.2020年2月2日上午,仅用10天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下列施工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砂石回填 B.钢筋绑扎
C.焊接管道D.安装板房
3.(2021·北京房山区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B.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
D.石墨具有导电性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氢气填充气球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高烧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5.(2021·镇江模拟)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达菲”(C16H28O4N2)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根据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A.熔点185 ℃~191 ℃,气味辛酸。
B.莽草酸为白色精细粉末。
C.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
D.能与活泼金属、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1.(2020·牡丹江中考)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B.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
C.食物发霉(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熔点-114 ℃、沸点78 ℃
D.具有特殊香味
3.(2020·怀化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2021·济南天桥区质检)在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中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石油用于生产塑料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氮气作食品保护气D.用汽油作汽车的燃料
化学课上我们做了许多实验,如图:
(1)若按研究物质的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将实验C归为 组(填A或B),理由是 。
(2)区分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
①石蜡可以燃烧
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气体
③石灰石能与稀盐酸反应
④牛奶变质
⑤食盐易溶于水
⑥水加热后成为水蒸气
⑦水能与金属钠反应
⑧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
Ⅰ.上述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Ⅱ.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Ⅲ.上述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Ⅳ.上述描述属于用途的是 。
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伴随现象
多表现为 、大小的变化
常伴随着 、 、
、放出 和生成 等现象
本质区别
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等
等
判断依据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A组
B组
实验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分子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分子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学案,文件包含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学案,文件包含第3章第1节第2课时原子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第3章第1节第2课时原子学案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