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整体感知,瑟瑟水的青绿色,真珠珍珠,可怜可爱,课文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铺:平铺水面。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残阳:夕阳。这里指晚霞。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多么可爱的秋天的夜晚啊,草叶上的露珠像颗颗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却像“铺”在江上,很形象;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江水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又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暮江吟》这首诗通过描写深秋时节从夕阳西下到新月初升时的江上美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无比愉悦的情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获奖ppt课件,共1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示范课课件ppt,共19页。
这是一份小学暮江吟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会写读,吟吟唱,暮日暮,瑟瑟瑟,暮江吟白居易,诗歌朗读,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句解段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