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单元评价检测七第7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学生版doc、单元评价检测七第7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评价检测(七)(第7章)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A)
A.石灰石、大理石 B.纯碱、小苏打
C.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
2.(2021·南平质检)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下列化肥的组成,属于磷肥的是(B)
A.硝酸钾[KNO3] B.磷酸二氢钙[Ca(H2PO4)2]
C.氯化钾[KCl] D.尿素[CO(NH2)2]
3.(2021·福建质检)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B)
4.(2020·遵义中考)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时生成的酸,并使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B.农业上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C.建筑上常用大理石来装饰
D.因为化肥和农药能使农作物增产,大量使用也有益无害
6.某一无色溶液具有下列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CuSO4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纯碱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此溶液是(B)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钙溶液 D.盐酸
7.逻辑推理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D)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铵盐与碱研磨放出氨气,尿素[CO(NH2)2]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8.(2021·泉州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有明显错误的是(B)
9.(2021·福建质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A处放置一小块干冰,B处装入适量NaOH浓溶液,量筒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实验时可观察到量筒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干冰升华,有大量CO2气体逸出
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量筒中盐酸倒吸入B中,原因是CO2气体逸出后压强减小
C.盐酸倒吸入B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D.本实验能用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10.(2020·福建中考)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C)
A.0~300 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 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 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 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8分)(2020·临沂中考)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__OH-__(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Fe2O3+6HCl===2FeCl3+3H2O__。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__CuSO4+Ca(OH)2===Cu(OH)2↓+CaSO4__。
(4)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__C__(填序号)
A.稀硫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12.(8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1: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汞__(填元素名称)。
(2)铝比铁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却更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4Al+3O2===2Al2O3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Zn+2AgNO3===Zn(NO3)2+2Ag__,
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Zn(NO3)2、Fe(NO3)2__(填溶质化学式)。13.
(8分)(2020·江西中考)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H2O__。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B__(填序号)。
A.C B.CO2 C.Fe2O3 D.CaCO3
14.(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
【实验一】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1)写出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CuCl2+2NaOH===Cu(OH)2↓+2NaCl__。
(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NaCl、Na2SO4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NaOH__。
【实验二】按照下列组合继续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在组合①、②、③中,组合__①②__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
(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的组成可能有__2__种情况(填数字)。
【结论】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沉淀或气体或水__。
15.(10分)(2020·山西中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硫酸镁(MgSO4)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镁矿粉(主要成分氧化镁,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烧碱等杂质)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MgSO4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氧化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分析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__石墨不能和硫酸反应__。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H2SO4===Na2SO4+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__。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__放出热量__(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__66%左右__。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硫酸和水__。16.(8分)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加快物质的反应速率__。
写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OH+HCl===NaCl+H2O__。
(2)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有剩余。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_氢氧化钠剩余时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__。
(3)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4)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A__(填字母)。
A.硫酸钠粉末 B.氢氧化铜 C.生锈的铁钉
(5)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可能的变化趋势的是__C__(填字母)。
(6)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药品,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BD__(填字母)。
A.称量:可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上进行称量
B.溶解: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应急: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上的NaOH溶液,再涂上3%~5%稀盐酸
D.保存: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应密封保存
17.(12分)(2021·福建模拟)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测定W g碳酸钠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测沉淀法。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
①检验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溶液过量__。
②宏观现象:白色沉淀。微观解析:反应实质是溶液中__Ba2+__(填离子符号,下同)和__CO eq \\al(\s\up1(2-),\s\d1(3)) __结合成碳酸钡。
(2)测气体法。实验装置如图:
①装置B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关闭__c__(填“a”或“b”或“c”,下同)、打开__ab__。
②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H2SO4===Na2SO4+H2O+CO2↑__。
③若撤去装置E,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__偏高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测氯化钠法。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至无气泡冒出。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洗涤、干燥、称量氯化钠的质量M g,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①洗涤氯化钠晶体最好采用的试剂是__饱和氯化钠溶液__。
②该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__可行,通过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
18.(6分)(2021·福建模拟)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沉淀质量恰好达到最大值时,此时溶液的质量为85.1 g。试计算:
(1)当沉淀质量恰好达到最大值时,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__40__g。
(2)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当沉淀质量恰好达到最大值时,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40 g;
(2)设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CuSO4+2KOH===Cu(OH)2↓+K2SO4
160 98
x 4.9 g
eq \f(160,98) = eq \f(x,4.9 g) ,x=8 g
硫酸铜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eq \f(8 g,85.1 g+4.9 g-40 g) ×100%=16%。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答案:(1)40 (2)16%(计算过程见解析)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OH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
CO
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
铜粉
Cu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干燥
D
H2气体
HCl气体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组合的溶液
H2SO4、NaOH
H2SO4、NaCl
H2SO4、Na2C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7章单元复习整合练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学生版doc、第7章单元复习整合练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单元评价检测八第8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学生版doc、单元评价检测八第8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本册综合习题,文件包含全册综合检测A第19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学生版doc、全册综合检测A第1~9章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