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教科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1923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重难点】
建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概念。懂得“振动”现象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面鼓一个、钢尺一把、皮筋两根、音叉一个、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做进一步地研究。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形成结论:
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能使物体发出声音,而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讨论:物体发声时,用手轻轻地触摸,你有什么感觉?
2.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3.当这种感觉消失后,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4.思考:吹竖笛时是由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
5.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发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阅读课本P5拓展资料)?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反思】
要注意思维上的完整性与严密性,让学生意识到振动物体会发声,振动与声音产生有关,进一步,通过实验展示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归纳出振动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本质,要设置好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振动这一事实特征。
实验器材
发声时情况
不发声时情况
结论
鼓
钢尺
皮筋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教科版 (2017)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 (2017)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