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教案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词串导入,引出古诗,初读正音,体会节奏,指导方法,诗中有画,想象画面,诵读悟情,指导观察,练写生字,初读指导,读出节奏,合作交流,了解诗意,讨论探究,感悟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4.古诗三首
    课型
    阅读
    主备
    徐金
    教材、学情分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第一句赞美了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第二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苏轼对刘景文的鼓励。《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山行》中的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生、斜,于”等字
    2.反复读诗,抓住关键词,自主发现三首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练习背诵古诗。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4.运用反复诵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多种方式,体会三首古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重点
    扣住关键词感受秋的特点。
    能结合注释、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
    2.大声朗读课文5遍。
    3.能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第一课时
    一、词串导入,引出古诗
    1.出示词串:寒山 枫林 霜叶
    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3.读读这些词,你发现这些词都和什么季节有关?(和秋天有关)这些词为我们展现了迷人的秋天。这些词是一幅画,这些词也化成了一首诗。(出示:《山行》)
    4.板书课题指名读。从题目中你了解了什么?
    5.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行走在山间,将自己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有名的诗。
    二、初读正音,体会节奏
    1.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
    2.指名读,相机纠正“斜、径”的读音
    3.读出节奏:多种形式读。
    三、指导方法,诗中有画
    1.师生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查工具书等)
    2.同桌练说诗句的意思,互相交流、补充
    3.小组交流。(提醒学生关注诗旁边的注释、插图)
    4.大组交流,推荐学生说诗意。(师板书:根据诗意作画)
    (1)深秋时节,一条山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相机理解:寒。
    (2)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相机理解生。
    (3)我停下车是因为喜欢夕阳照耀下的枫林。相机理解:坐。
    (4)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鲜艳。相机理解:于
    5.指导学生带着理解读古诗
    四、想象画面,诵读悟情
    1.过渡:同学们,写景的诗就是一幅画,这幅画就藏在诗句里,藏在我们每个人的想象里,让我们穿越时空,在深秋时节和诗人杜牧一起行走在山间,你看到了什么呢?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同桌交流画面,指名说。
    4.抓住“爱”,体会诗人情感,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后两行诗句。
    5.拓展含“枫叶”的诗句
    6.学生再读古诗。(配乐)
    7.背诵古诗
    五、指导观察,练写生字
    1.出示两组生字:径一斜 寒一霜
    2.指名读。
    3.观察每组字的异同点。
    4.学生提醒书写注意点。
    5.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诗题,初读古诗
    1.出示诗题,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这首诗中,谁给谁赠东西了?赠的什么?
    3.齐读诗题。
    4.借助注释了解人物关系。
    5.出示要求,初读古诗
    (1)先借助注音自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再和同桌一起读,争取读出节奏
    6.检查朗读。
    二、理解词语,初感诗意
    1.再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交流: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1)出示图片,结合注释,理解“擎雨盖”的意思。
    (2)出示字典中的解释结合诗句和插图理解“菊残”中“残”的意思。
    (3)结合插图,理解“做霜枝”。
    (4)出示图片,交流“橙黄橘绿”的情景。
    3.小结:你们把这首古诗读成了三幅画—荷尽、菊残、橙黄橘绿。透过这三幅画,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秋天。
    4.再读古诗,读出画面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情
    1.三读古诗:苏轼对秋天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2.出示一、二句
    (1)体会:诗人更喜欢哪种情景?为什么?
    (2)指导朗读。
    (3)小结:诗人认为傲斗风霜的菊花是“一年好景”。
    3.出示三、四句。
    (1)观赏图片,想象说话:朋友啊,你要记住,一年当中秋天的景色
    最美好啊!你看——
    (2)指导朗读。
    4.练习背诵
    四、资料链接,感知劝勉
    1.出示资料: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他们俩都喜欢买书、读书,都很有才华,都关心国家和百姓。写这首诗时,苏轼54岁,刘景文58岁了。这样的年龄对宋代人来说已经属于人生中的深秋了。
    2.思考:苏轼把这首诗赠给刘景文,想对他说什么呢?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4.配乐诵读。
    五、观察交流,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
    2.学生观察,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4.在方格中补充诗歌,写好生字。
    六、初读指导,读出节奏
    1.检查朗读,指导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练习,如果能读出诗的节奏,就更好了。
    3.指名朗读,指导停顿和节奏。
    4.齐读古诗。
    七、合作交流,了解诗意
    1.自主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默读古诗,认真思考每一句诗的意思,将不能理解的词句用横线画出。
    2.组内分享:将自己的理解与他人分享,不懂的请教同学,如小组不能解决的提交班级讨论。
    3.小组汇报
    4.集体讨论,理解“送寒声”和“动客情。
    5.讲述诗意:将几个画面连起来,说说诗句大意。
    八、讨论探究,感悟诗情
    1.出示讨论探究题
    (1)讨论:题目是《夜书所见》,诗人到底见到了什么?同桌讨论讨论。
    (2)探究:诗人为什么会猜想那是儿童在捉蟋蟀?先自己思考,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展示。
    诗人见到儿童在捉蟋蟀了吗?“知”是什么意思?
    3.思考交流: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
    (1)想起了家中的妻儿。
    (2)想起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
    (3)教师引导感受诗句里秋的意象。
    品味诗情。
    (1)这首诗里的秋藏在何处?你读到了怎样的秋?(板书:景冷)
    (2)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篱笆边的一星灯火,心情又变得怎样了呢?(板书:情暖)
    (3)指导朗读。
    5.诵读全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冷中有暖的诗。
    九、观察交流,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送 挑
    2.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4.在方格中补充诗歌,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教者作画) 菊残傲霜 景 冷
    橙黄橘绿 情 暖
    一年好景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设计,共4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