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1939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分析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
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质。
4.会分析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将滑轮抽象成杠杆的展示及分析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2. 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对比分析、归纳在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交流,养成互动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难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资源
演示实验器材:滑轮、钩码、铁架台、细线、测力计、米尺,自制PPT幻灯片。
四、教学的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生活情景引入滑轮概念,通过体验活动,得出滑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情况,并对比两种情况的不同。通过体验滑轮的使用引入对滑轮省力情况的探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定滑轮的使用特点。
第二环节,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第三环节,通过讨论和课件的分析过程,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第四环节,小结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由古代工具“桔槔”引入问题“在生活中如何方便地将水桶提升到需要的高度?”,引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解决办法,引入课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预习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的定义来源:学.科.网]
2.课堂探究
活动一、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①提出问题:直接用手和使用定滑轮提起的是相同的钩码,
拉力相同吗?省力吗?省距离吗?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②猜想: 。
③验证猜想、进行实验。
1、根据甲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即:G= N
2、根据乙图组装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滑轮,自主学习,诊断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