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959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959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1959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和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四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和场景为描写对象,表现了周围世界的五彩缤纷。《搭船的鸟》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主要呈现了“我”长时间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的范例,并以课后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细致观察和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意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 教学要点 |
字词识写 | ◎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会写25个字,会写24个词语。 |
语言积累 | ◎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初步了解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持续进行观察可以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
口头表达 | ◎能和同学交流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能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情况。 |
书面表达 | ◎能结合日常观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清楚,并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习作。 |
15 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开满野花的草地、舒枝展叶的杨梅树、毛色漂亮的泰迪狗、月色朦胧的群山的图片;小猫捉老鼠的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聚焦单元目标。
(1)学生欣赏图片:课件依次出示开满野花的草地、舒枝展叶的杨梅树、毛色漂亮的泰迪狗、月色朦胧的群山。教师引导:看完这些,你最想说什么?
(2)教师小结。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都是美。
(3)明确目标。
①出示单元篇章页,引导:学习第五单元,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②引导:请浏览整个单元,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交流后,教师提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单元,叫习作单元,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指单元篇章页,再次让学生读单元目标)
2.“搭”字入手,揭示课题。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板书“搭”,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是如何认识的?(相机板书:搭车、搭船)
(3)引导:谁能用“搭车、搭船”各说一句完整的话?
(4)小结:从刚才大家说的句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搭车还是搭船,主人公一般都是人。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个特殊的搭船乘客,那是一只鸟。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6)教师梳理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设计意图】聚焦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单元的特殊性。由“搭”字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
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通句子。
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用以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再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要搭船?
2.随文识字,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
外祖父 船夫 翠鸟 鹦鹉 静悄悄 沙啦沙啦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读准多音字“啦”。
lā 沙啦 哗啦 呼啦 哇啦
lɑ 他来啦! 你怎么啦?
(3)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再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词是人或鸟的称呼,第二组词与声音有关。)
(4)过渡:同学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今天大家要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一起来学习。
3.关注习题,整体把握。
(1)引导学生交流: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它为什么搭船?
(2)默读课文,思考:“我”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引导:谁能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读通、读顺是了解文本的前提,读后解疑、整体把握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这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本阅读的规律。
板块三 直奔重点,指向目标
1.聚焦外形,说我所见。
(1)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翠鸟。
①填上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将翠鸟的特点说具体。
(红色)的嘴巴(翠绿)的羽毛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黄色)的腹部
②用一段话介绍翠鸟。
(2)图文对照,解密作者的观察。
①引导:让我们回到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②读第2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③引导:作者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美,是因为什么?
④小结:作者能把翠鸟写得这么美,是因为作者用自己的眼睛细致地观察了翠鸟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写出了它与别的鸟的不同。看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发现。
(3)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介绍翠鸟。
提示:这是一只(彩色)的翠鸟……
翠鸟的美不仅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作者细致观察后,又对翠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2.聚焦动词,想象情景。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动作敏捷)
(2)引导: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圈出来。(冲、飞、衔、站、吞)
(3)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①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
②教师范读,引导:听老师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③学生交流: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仿佛看到一只漂亮的小鸟在捕鱼吃的场景。这是因为作者进行了细致观察。
④梳理小结:在我们身边很多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作者把这复杂多变而又转瞬即逝的连续性动作观察得很细致。
(4)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动作和你想象的一样?哪些动作出乎你的意料?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初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受观察的乐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书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学习观察
1.引导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2.了解作者对环境的观察。
(1)学生默读,思考:除了翠鸟以外,作者还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次怎样的旅行?
①引导抓住“天下着雨”、雨点“沙啦沙啦地响”及“坐在船舱里”体会旅途的平常。
②填空。
在这次极为平常的探亲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给“我”的旅途增添了许多乐趣。
3.了解作者观察时的想法。
(1)启发思考:浏览课文,这篇文章除了写作者去乡下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还写了什么?
预设:第3自然段写了“我”观察翠鸟时产生的疑问;第5自然段写了“我”明白翠鸟搭船的原因。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②指名朗读,引导:读完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的疑问一个接着一个。
这3个疑问体现了翠鸟的突然出现让“我”感到好奇、惊喜。
③小结:看来,留心观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3)学习第5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
②指名朗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小结:留心观察,能让我们有新的发现。
4.回读全文,梳理观察方法。
(1)自由朗读全文。
(2)引导: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
(3)小结: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平时我们也应该像作者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明白留心观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能让我们有新的发现,进一步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从而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板块二 拓展延伸,尝试观察
1.播放视频,尝试观察。
(1)播放小猫捉老鼠的视频。
(2)引导观察:小猫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捉老鼠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小猫的外形,发现小猫捉老鼠时的连续性动作。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尝试观察小猫捉老鼠的情形,交流观察所得,迁移本课习得的观察方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板块三 书写生字,评价指导
1.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羽、翠。
①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预设:“翠”的上面是变了形的“羽”字。“羽”是“翠”的部首。
②说说在田字格中写“翠”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翠”是上下结构,“羽”的钩不见,“卒”字首横起笔在横中线上,下面的长横托上,竖在“从”下面。
④学生练写,展评,再写。
(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啦、响、嘴、哦。
①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口字旁,“口”作为偏旁时写在左上方。
②引导:在这4个字中,哪个字最难写?要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③老师范写“嘴”,边写边提示:口字旁写在左上格,稍小;“止”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变成提;“匕”的竖弯钩起笔稍高;“角”写得稍扁。
④学生练写“嘴、啦、响、哦”4个字,全班展评。
(3)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搭、悄、捕。
①引导观察:这3个字也是左窄右宽的字,请仔细观察,要写好它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②提示:注意3个字在横中线或竖中线上的笔画。
(4)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亲、父、沙、吞。
①学生自主观察,提示:“父”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亲”的第二横是长横,在横中线上;“吞”的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口”。
②学生自主练写。提示方法:一看二临三对照。
2.抄写词语。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翠鸟 捕鱼
(2)抄写词语。
要求:①以词为单位抄写,看一个词,写一个词,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②注意写字姿势。③写完后认真检查一遍。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刚性要求,虽然到了中学段,学生已能较为工整地书写汉字,但是对于一些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仍然很重要。另外,写词语的正确方法及书写习惯的要求也很重要,值得老师重视。
板块四 课后观察,尝试实践
出示要求: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完成记录单。(出示记录单)
课件出示: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
|
观察时间 |
|
观察地点 |
|
观察所得 |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本次观察实践,记录观察所得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也为单元习作做了必要的铺垫。关注单元前后的联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
【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一个特殊单元——小学阶段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它的编排与其他单元明显不同,体现出鲜明的“读写结合”的特征。上课伊始,我即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习作单元的特点,聚焦单元学习目标。《搭船的鸟》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它不同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功能定位不是指向阅读,而是指向写作,即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我带领学生“发现”,发现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抓重点段落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体会观察的细致和观察的作用,收效较好。让学生写课后观察记录单时,提醒学生:观察不要局限于自己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还要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有的甚至可以尝一尝。看来,课后观察一定要注意观察方法的指导。
2021学年15 搭船的鸟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5 搭船的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观察的细致,联结生活,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