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已知△ABC≌△EDF,点F,A,D在同一条直线上,AD是∠BAC的平分线,∠EDA=20°,∠F=60°,则∠DAC的度数是( )A.50° B.60° C.100° D.120°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⑤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5个3.如图,乐乐书上的三角形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画出一个三角形与书上的三角形全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B. C. D.4.下列选项中,不是依据三角形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是()A.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工人师傅用角尺平分任意角C.利用卡钳测量内槽的宽 D.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触角5.(2016福建省莆田市)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C,D分别在角的两边OA,OB上,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POC≌△POD的选项是( )A.PC⊥OA,PD⊥OB B.OC=OD C.∠OPC=∠OPD D.PC=PD6.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A.∠A=∠D B.AB=DC C.∠ACB=∠DBC D.AC=BD7.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在△ABC中,P为BC上一点,PR⊥AB,垂足为R,PS⊥AC,垂足为S,∠CAP=∠APQ,PR=PS,下面的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CSP.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9.如图,已知∠C=∠D,∠ABC=∠BAD,AC与BD相交于点O,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____.10.如图,已知EA=CE,∠B=∠D=∠AEC=90°,AB=3 cm,CD=2 cm,则△CDE和△EBA的面积之和是____. 11.如图,OP平分∠MON,PE⊥OM于点E,PF⊥ON于点F,OA=OB,则图中有____对全等三角形.12.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 = C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13.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但是,小亮发现: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时,它们会全等,除小亮的发现之外,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它们也会全等;当这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时,它们一定不全等.14.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点F,若BF=AC,则∠ABC=_____度.1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DO.下列结论:①AC⊥BD;②CB=CD;③DA=DC;④△ABC≌△AD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16.如图,已知△ABC中,AB=AC=20 cm,BC=16 cm,∠B=∠C,点D是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2 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A点向C点运动,当△BPD与△CQP全等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______. 三、解答题17.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 .18.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90°.(1)求证:△ACB≌△BDA;(2)若∠ABC=35°,则∠CAO= °. 19.如图,AB⊥AD,AE⊥AC,∠E=∠C,DE=BC.求证:AD=AB.20.如图,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点E在AD上,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21.杨阳同学沿一段笔直的人行道行走,在由A步行到达B处的过程中,通过隔离带的空隙O,刚好浏览完对面人行道宣传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其具体信息汇集如下:如图,AB∥OH∥CD,相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AC,BD相交于O,OD⊥CD,垂足为D,已知AB=20米,请根据上述信息求标语CD的长度.22.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垂足分别是E、F,求证:.23.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求证:(1)BD=CE;(2)∠M=∠N.24.如图①,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1)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2)如图②,如果∠ACB不是直角,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在(1)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A2.A3.B4.D5.D6.D7.C8.A9.AC=BD(答案不唯一)10.611.312.AC=DF(答案不唯一)13.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14.4515.①②④16.cm/s或cm/s17.证明见解析.18.(1)证明见解析;(2)2019.见解析.20.△ABE≌△ACE,△EBD≌△ECD,△ABD≌△ACD. 以△ABE≌△ACE为例,证明见解析21.20米.22.证明见解析.23.(1)见解析;(2)见解析24.(1)FE=FD (2)答案见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